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国庆感怀

火烧 2009-10-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国庆假期中的文化活动展开,重点分析《复兴之路》与《东方红》的对比,探讨历史叙事与文化表达的差异,引发对国庆文化意义的深层思考。

国庆感怀  

   

(一)  

享受国庆节8天长假,实际是从9月30日晚间就开始的。在这之前,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被媒体翻炒熟透以后于当晚在央视一套播出。上午,往北京的朋友办公室里拨了一通电话,电话中除了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生日的祝福,也感激身为首都人民一份子的他的辛勤付出。这好像是自己多少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礼数,每逢十一都会同北京的朋友海阔天空一阵子。我当然知道,首都人民欢度国庆比传统春节还热烈。电话中朋友告诉我,北京30日上午基本就不上班了,因为有些路段要限行。我的朋友为人处事历来尽心尽职,放假之前人都不到班了,他还上办公室转上一圈。  

   

(二)  

抱着很高的期待看完了二个半小时的《复兴之路》。看这出戏多少有对张继刚本人的那么一点点崇拜,不是因为他是现任总政文化部部长,而是他连同他的“千手观音”一起从过去走上了奥运的舞台。  

不可否认,《复兴之路》的演出是成功的。当到场观看演出的喝彩声掩盖了电视机前的扼腕声,张继刚当然不知道现代光电的舞美设计造成了人们过度的审美疲劳,而这种冗长的视力冲击最后导致了角膜受损。很遗憾的是,现在缺岁数的大部分年轻人坐不下来看这出戏,就像很多人不看春晚一样。文化的多元使得他们有自己追逐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过了50的人看完后多半记不起来也说不上来戏里的哪些情节更精彩,都精彩就变成了不精彩。不像《东方红》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说是《复兴之路》超过《东方红》,那是自己跟自己爽。  

   

(三)  

《复兴之路》以历史时间为脉络,通过序曲和五个章节的构成,努力来展现1840年至2009年这169年间,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史上历经的悲壮、惨烈,宏伟、瑰丽的历史画面。既回顾了历史,也展演了现在。应该说主题和立意都是好的,但出现偏颇,且前后比重失衡,让人有平铺过度在前,歌颂拔高于后的感觉。《东方红》大手笔描写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长征,用了强渡大渡河、跨越铁索桥、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等多个片段,《复兴之路》吝啬到只用“过雪山草地”一首歌一带而过。地球人都知道,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竭力表现“抗洪抢险”,为什么不说说中国人蒙羞和遭辱的“炸馆事件”?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场景中,为什么不浓墨重彩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那首诗?而在表现文革的处理上,文化部长却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因为如果没有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段的一个交代、一个表现,那么人们就会问,那么三中全会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它是一个历史的转折,为什么它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它的针对性是什么,就是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所以必须要讲到‘文化大革命’,所以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又不去渲染它”。好一个“不回避”和“不渲染”!请读读戏里头这首《沉思与抉择》的朗诵诗:  

   

如果不是为寻找历史是在哪里转弯  

如果不是为寻找民族复兴新的起点  

谁还愿意揭开往日的伤口  

谁还想回首那曾经的劫难  

大地说 那十年她很累 很累  

因为她的上空有一个沉重的云团  

天空说 那十年她很苦 很苦  

因为她的眼底有一场不停的动乱  

小草 惊奇的问 参天大树为啥还会折断  

田埂 不解的说 杂草怎么比麦苗还光鲜  

人们发现 民族的脚步 在渐渐放慢  

人民在问 这样的折腾何时能完  

那一年 曾经在历史转弯处站立的伟人  

一个 接着一个 地去了  

迷了途的马儿 在大野上嘶鸣  

飞散了的孤雁 在苍天里呜咽  

恸哭后的民族开始思索  

思索 那已经走不下去的道路  

能不能峰回路转……  

雷终于来了,撕开阴霾万里  

风终于来了,荡涤尘埃漫漫  

雷电中回响着人民对“四人帮”的宣判  

风雨里人民在寻找道路,中国在寻找航线  

历史在选择中国  

中国在酝酿改变  

1978年的初冬是一个特别的季节  

冰河在撞击  

地火在翻卷  

当钟声在十里长街上再一次响起  

一个震天动地的消息让世界惊叹  

这一天中国拨正了航线  

这一天人民扬起了风帆  

共和国从此又一次走进春天  

历史的老人笑了  

因为在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人的雷霆之声  

又一次在大地和天空中回旋  

   

是谁在揭伤疤?又是谁在我们民族的伤口上撒盐!政治人物对“文革”用“劫难”这样的词儿来“彻底否定”本身就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者,投机者们还时不时就拿“文革”来消费全国人民的感情!那么就以山河的名义(戏中的《山河祭》)来祭奠我们民族的英灵吧——  

“盘古开天,三皇拓土;五千春秋,文明尽数。  

历代贤哲,礼仪昭睦;山河垂统,盛德卓著。  

列强入室,赤县刀俎;割我宝地,掠我财富。  

欺我父母,奴我同族。外患内祸,疮痍满目。  

悲夫!悲夫!  

   

金瓯被其践踏,生灵任其屠戮。  

社稷丧权蒙耻,九州积贫受侮。  

饿殍遍地,泣血当哭;家国破碎,何以存乎?  

志士仁人,饮恨寻路;前赴后继,誓雪我辱。  

天怒!天怒!”  

悲夫!悲夫!  

天怒!天怒!  

   

(四)  

10月1日起了大个早,面对央视早6点开始的现场直播。一整天,几乎都同步在祖国母亲的生日庆典里。最让人感怀的,当然是“毛泽东思想万岁”那个方阵,不管因为什么也不管它的来龙去脉,它毕竟在共和国的生日里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只是庆典活动上午10点钟才开始,在这之前,如果有一个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从天安门城楼下来,通过金水桥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的设计那该都好,毕竟是60周年一大庆啊!更何况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的标志,毛泽东主席亲自拟定的碑文祭悼的就是上溯到1840年以来死去的先烈们。共和国的列祖列宗啊!  

听到总参原防化部部长姜志增从彩车上下来后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从天安门广场的东华表开始至西华表结束,我举起右手向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敬礼”这句话,我在内心由衷地向他致敬!继往开来的所有人,如果没有毛主席哪有我们的今天啊!  

   

(五)  

有专家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已经和正在做着三件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因为毛泽东等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新中国在第一个30年里实现了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为标志的“站起来”,并为后来的“富起来”和“强起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说毛泽东不仅缔造了新中国,还强大了新中国。毛泽东主席不仅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毛泽东思想还使中国人民硬起来。毛泽东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现在变成了“真老虎”。家里有钱怕贼偷,生活富裕怕地震,不吃粗粮导致天生缺钙。现代的中国在“富起来”和“强起来”之后,什么时候才会再真正的“硬起来”呢?  

   

2009年10月9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