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源清流洁,根深叶茂,秉笔为旗,舍我其谁——解读张承志

火烧 2006-12-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30
文章深入解读张承志的文学精神与创作历程,结合其成长背景与思想根源,探讨其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及时代使命感,展现其文学价值与精神力量。

 

源清流洁,根深叶茂,秉笔为旗,舍我其谁——解读张承志

风云啸

这是一座知名的中学,我站在门前,朋友告诉我:对面是圆明园。刹那间,一种冲动的忧愤挟裹着我,眼前仿佛又弥漫着百年前那漫天的火光。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刻骨的耻辱,默想中的我眼中冒火,深刻的浪冲击着心灵。

校史馆,我独自站住一方展台:一九六五年,学校师生编剧演出的音乐舞蹈剧《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遍北京,时称“小《东方红》”;教师们自编的教材与学生密切的契合着。是的,我所看到的时空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正是一个真正栋梁生长的地方。

后来,我联系起来了:这就是张承志的母校,这就是年轻的张承志成长时所在的时空。独特的时空,甚至让他们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的直接继承者自居,他们认真的思考,交流着那些幼稚然而独立的想法。

开阔的视野启蒙着张承志,回族的热血催动着张承志,故乡济南的厚重和仁义涵养着张承志,昂扬向上、舍我其谁的时代旋律造就着张承志,就这样,一个充满着阳光色彩、磅礴气势的作家诞生了。

读张承志,让我屡屡想到鲁迅,那是一个“两头不见太阳”的苦人,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危难中新生时挣扎的灵魂,他的笔只能是充满着深刻而凌厉。而张承志,曙光、红旗、激流、大陆,太多的钟情于他,他的笔的最终结点应该是中华民族兴起时期的黄钟大吕。他们都钟爱着母亲、人民、生命,都在不息的战斗着,他们的文字是那么多的使人心怀敬意。他们是相通的。

我对一个朋友说:要了解张承志,读一读他的《音乐履历》。

这一篇文字,和这么多的其它文字一样,折射着这样一个事实:他总是深深地和人民结合着,和生活态度认真端正的人群在一起。他的插队,他的交友,他的信仰,甚至于他的屡屡遭到责难的哲合忍耶。

是的,有源于基层的这么多的切身体会和养育亲人,有“同声相和同气相求”的这么多的底层交心兄弟,有遍布近半个大陆的深深足迹,张承志的文化之根是深的,正因为此,当其伸展着思想之叶,奉献出作品之果时,我们品尝到了什么是充实。

我从来不认为他是狭隘的,即使在我读他的《心灵史》时。我总是这样感到:他在终其一生、义无反顾的与人民在一起,做毛主席的好学生。我曾经这样评价他:时代变化的太大了,战斗的对象也不同。但是,立场,从历史上来讲,是一致的。《心灵史》等作品中的色调,是一种过程,一种表象。甚至,是对自己执著的一种掩盖。张承志只能属于这整个大陆,他不会是局促于一方的清流。是的,我没有失望,后来我一次次看到了他基于全球的宏观视野,源于全人民的辽阔胸襟。

我对一个大学生说:读——,读张承志的《以笔为旗》。

说这话的时候,我的意象中涌现出《金牧场》封面那光焰四射的华彩太阳,热血和极致在这太阳中发挥的畅快淋漓。梵高和张承志好像都在现实中苦苦的煎熬着,“经卑污之路至糜欲城邦,经死亡之路至黄金牧地”,读他的文字,好像就注定和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拉开了距离,往往会因在现实世界“缺乏”变通而碰壁连连。然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转眼看来,这种文字会这么有益的涵铸高尚的骨格。

《以笔为旗》中,序言里张承志以自己深爱着的人民为皮,以自己为皮上之毛,作为一毛而求其皮的嘶喊让我震栗;人文地理文件夹里的向着背人类准则而无耻扩张的资本说不的努力让我撼服;在中国信仰中与百姓紧紧相接的水乳情分让我心仪,这是我的榜样,这也是我的旗。

我曾经将十几本书借给一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军人,他还书的时候,留下了那本《荒芜英雄路》。我没有说什么,我知道,理想主义者在这世界还存在着,他们需要旗,那么,就把这本书当成他的旗吧。我不仅允许了他甚至还产生了一种相知的感觉。

张承志的文章中充满着一种张力,一种昂扬的气象,一种捍卫清洁和心灵的大 气,在对美式靡欲文化围堵的抗击中,它显得那么的鲜艳,那么的深沉而光洁。这正是我们的旗,即使旗下战士的路是那么的艰难,那旗仍然是那么生动而猎猎作响。

我知道,那旗正为整个人类突破作为物的资本的控制而飘扬,那人文主义、理想主义的指向是多么为我们这群亟待突破沉疴的人类深切需求。

张承志曾经有过幼稚,有过错误,有过局限,然而,他有爱,他有担当,他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这是一个在青少年啸声即产生巨大共振的人,他要担负起这个共振结果所产生的重压。然而,在这重压中,一声声啸叫也毅然改变和支撑着世界。《骑手为什么要歌唱母亲》,《黑骏马》让我们真正深入看到了那个常被扭曲的时代的美;《北方的河》,短短百字的导言,帮我们匡正了对那一整个时代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一个因青春无忌燃烧而备受指责的人群树立了自信;《金牧场》复合式的结构更接近于密文,居然在那个话题禁忌的时代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时空的窗口,原来如此,原来有这样的美,很难说这在独特时期的社会意义有多大,然而,正是张承志,在一个萎靡横流的时代造就了一方真切的宏大磅礴。

以后的随笔,不必再多举。这样一个舍我其谁的人,这样一种舍我其谁的笔法,这样一派舍我其谁的精神,支撑了多么大的一片天空!在一个青年中流行着蝇蝇苟且趋向的时代是多么的需要!

张承志,你走在了前面,现在你看到了,你的后面,一群群曾经得到过你的指导的人正在前行,他们和你一样,深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歌颂着生命的伟大和壮烈,在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和大陆,为我们整个人类的自由贡献着自己的心和力。

二○○六年十二月八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