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高税负与低福利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中国一大耻辱!

火烧 2015-02-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指出中国高税负与低福利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国家耻辱。同时分析全球通缩危机下美国独秀原因,批评出口退税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并揭露国内房价与CPI数据矛盾。

  全球“通缩”性经济危机来临,为何美国一枝独秀?

  经过美国多轮QE(量化宽松),欧洲、日本紧随,中国人民银行在2014至2015年期间也定向降准开始试探性金融开闸放水,但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拉低物价水平,除了美国之外,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乏力,而且通缩压力正在积聚。有国际媒体报道,全球除美国外,发达国家都在与低通胀抗争。

  以包涵国外GNP占比GDP百分之六十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若将房地产作为消费品,纳入CPI数据,中国的通膨负增长状况远比世界通膨持续低迷的欧盟更严重,因为不仅仅是消费信心疲惫,而是房地产消费信心逐渐在丧失,中国与欧盟、日本的状况,直接证明了全球经济进入准通缩期。

  从世界百年经济发展史分析,比起通货膨胀带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一旦形成大面积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杀伤力与危害性会更大更广。商品价格的适度下降,有助于商品的消化,但长期下降的低迷,会给企业带来压力。裁员、减薪,到消费者降低消费能力,债务到破产等问题,将会使社会经济进入到恶性循环中。

  一个变态的出口退税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世界各国普遍进入通膨低迷期,美国为何能够一枝独秀?甚至在上一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期,美国经济反而不受损失?除了金融渗透和操控,资源进口型经济隐含税负的转嫁国外,其中还有一个很大的经济亮点就是美国不搞什么出口退税。综合性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国民税负很大程度上是国外人民代替支付了。

  出口退税是国际上一种变态的税种,尤其在欧盟流行。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价格竞争上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最终目的是创汇,这就牵扯到外汇问题。适度的外汇,可以给国家带来一定的产品技术等购买力,中国过度的高额美元外汇储备,已经带来了国家经济的诸多困境。

  简单说,出口退税就是出口国的征税权的自动放弃。这种征税权的放弃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中国最奇怪的是对已经造成森林资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木材制品进行出口退税。这说明中国出口退税与资源保护理念严重不协调。更离奇的是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看到CPI涨到4%以上就大叫要升息,要调控,警惕高通胀,但对国内房价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涨幅却视而不见,反而称之为很正常。这种经济如果不叫谎言经济,那么世界就不存在谎言了。

  随着中国出口经济、出口退税的增长,与此对应的是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已经验证了严重依赖出口的贸易失衡导致了国家经济战略上的严重失败。 中国连续多年出口退税每年高达万亿,所换取来的包括了美元,美债,黄金,澳洲资产,欧洲资产等等在内的外汇储备总合没有超过4万亿。

  与美国消费经济的GDP占比70%比较,消费经济在中国GDP占比中已经逐步滑至35%以下,为主要经济体中的最低水平,而投资占中国GDP的比重则升至45%以上,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比例最高的。出口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近20%,对外贸易依存度60%,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比较,显而易见,问题出在一进一出里。在中国出口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每年出口退税也不断增长,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国民人均收入世界排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商品消费“价格负担”不断提升,有报道指出,2014年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已经下降到了148位。虽然美国在工业化国家行列中国民的社会福利待遇比较低,但中国的国民福利水准却无法与其相提并论。以福利提升消费经济,以消费经济为主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似乎与中国相去甚远。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安全形势很不乐观。

  尤其是经济杆杆操纵失去了民主法制的约束,由税务总局制定税收政策法令,严重背逆法制的民主精神,很容易形成权力的任性寻租,产生严重的官僚(社会肿瘤)资本。

  高税负与低福利,是摧残国家的一剑双刃。 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意义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中国人均税负率世界第一!高税负与低福利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中国一大耻辱性的特色!

  不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从权治过渡到法治,如果缺失民主的根本,法治也就是空谈毫无实际意义,更无法从法治过渡到社会安宁稳定性很强的法制社会。

  在经济杆杆中,税收杠杆是运用税收形式,利用物质利益原则间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手段,是政府运用经济杠杆的重要形式之一。国家利用税收给予纳税人以有利或不利条件,引导其经济行为服从于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税收杠杆其实不仅仅具有国家的经济行为规划作用,加上国民的福利待遇保障的支出,税收杠杆还具有国家本质上的政治意义。因此,被称为税收负担率的侠义上的税负,可以延伸到政府行政开支、国民福利保障、军费开支等上面。高额税负,并不代表政府的贪婪腐败。高额税负对应行政开支为世界平均水平,国民福利待遇保障必然很高甚至军费开支也很高。于此相反的是,中国行政开支在财政支出占比上远远超出世界水准,军费开支在财政支出占比上相对性很低,国民福利待遇保障完全可以归纳到极低国家范围。

  2012年,财政部纪检组组长刘建华一句“中国人均税负1166美元”,令人震惊!因为全国人均收入还不到1000美元!中国人均收入仅为发达国家的8%,为美国人均收入的2%,为日本人均收入的2.5%。加上商品消费价格实际负担,中国真实意义上的人均收入更低。

  另外,对于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具体有多高,尚无统一的说法,不同部门、单位和机构披露的数据也各不相同。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曾发布“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目前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从财政支出角度看,中国宏观税负的水平和社保福利、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世界难得一见的高税负与低福利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宏观税负远不止表面列出的数据,以2012年为例: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地价格统计,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金额达4.1万亿元。显然,12.9万亿元的财政收入口径并没有将土地财政包含在内。如果进一步剖析,中国还有很多的费用收入并没有统计在内。因此,当我们比较人均税负的时候,必须是全口径的财政收入,而不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绝大多数民主国家的税收支出必须要向国民交待,中国的税收很多都“不知所踪”,单是三公消费每年就达九千亿,支付给人浮于事的庞大公务员队伍的费用更是天文数字。美国人均GDP贡献税收3%,中国人均GDP贡献税收26%。美国人均收入贡献税收3%,中国人均收入贡献税收22%。美国直接税和间接税较平均,中国间接税比重高,企业缴税多,最终转嫁消费者。

  高税负与低福利决策难道不是中国经济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败?谁夺走了我们的本应该对应高税负的高福利?谁让我们承受沉重的商品消费价格负担?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通缩逼临时期,中国老百姓活路在哪里?这是每一个有良心有思维能力的人必须思索的问题。

  有网友一段文一直勾起我的无限遐思,他说:如果我们选择漠视谎言,慢慢的谎言就变成了真理;如果我们选择忽略质疑,质疑慢慢的就变成了默许;如果我们选择了沉默,慢慢的沉默就变成了国情;如果我们忘记了追问,慢慢地追问就变成了奢侈;如果我们习惯了奴役 ,慢慢的就变成了奴隶...

  在中国社会主义宪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公民有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清清楚楚列出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权利,还可以看到我国公民具有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我们所看到的是中国基本宪法属于世界民主潮流的大趋势,并没有特色。

  一篇《中国房地产经济纯属谎言经济》招惹博客的封杀,我不感到愤慨,而是担心,在当今社会主义宪政民主已经成为上下凝聚的共识,在权治走向法治的档口,在法制社会的追求梦中,一些习惯性的专制蛮横,会在内外交困的多事之秋,把民族引向断魂谷。因为否定宪法或者与宪法基本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法治,不过是变态的权治而已。认为变态的权治能够步入法制社会,只能是自欺,不可能欺人。

  当初人民代表确实代表人民,有一定程度上的人民民主是不能否认的。如果人民代表不代表人民了,完全彻底是官商代表,那么我们可以下结论:在人民代表唯一体现人民民主的途径上,人民民主已经被官商代表“暗杀”。是专制还是民主?是威信还是独裁?不言而喻了。

  至于我们习惯了特色社会主义称谓,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选择漠视谎言,选择忽略质疑,选择了沉默,习惯了奴役 ,这将会让社会主义在渐渐的过程中完全蜕化变成独裁专制。

  如果一个政府远离了鞭策,人民失去了责备的权利,西学经济理论不能柔和本国历史经济理论而成为扭曲理论,那么社会学科只能成为权杖理论,毫无学术价值;那么严重扭曲本意表达的策略言辞与歌功颂德的奴才言辞就会成为学术言论的两大途径。两大途径最终目的地必然是民族的断魂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