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封与网友的回信

火烧 2015-02-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分享一封与网友的回信,内容涉及英语教学方法与思想教育,强调结合古今中外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体现教学反思与课堂实例。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用了两个晚上选了些资料发给你,这些文章多数是我教过的英语原文,想必你看后未必有什么新奇感,因为类似的东西多的是。不过从我的角度而言,是我部分思想的写照和生活的反映。我历来反对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讲解语法、词类等不动脑筋的东西,而是经常把古今的、中外的事例结合进去,把他人的、自己的经历渗透进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观,达到育人的目的。在教《矮人》这课时,我这样地说到: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裕和高贵,千方百计地包装自己:20多年前,你到处可见提着个四喇叭、六喇叭录音机的人走街窜巷;不久,就流行佩带金器。你看:脖子上套一个——犹如紧箍咒,耳朵上挂二个——听似报警器,手指上带几个——仿佛仙人指路。可惜的是这些人没有全部的武装起来,怎见得?皮鞋上少二个;再不久,大哥大蔓延开来,一向懒惰的、不把时间当宝贝的中国人也会在自行车上通起话来。诸位看官:他们富有吗?未必!这些破玩意儿不就几千块大洋吗?有本事你给我吃白粉——一日三餐的吃!现今的许多哥妹们,也学起洋人来拉——染着金色发毛、披上洋装、哼起洋井帮。不过,还是有漏洞,西方人是白种人,高鼻粱,蓝眼睛。要加工就得加工全,不要弄得洋不洋、中不中、公不公、母不母的。有本事的中国小伙子娶上法国女郎,那才叫威风:跨上洋马,洋洋得意呢!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

  致

  礼!

  附:“《矮人》一文

  矮 人

  我曾认识一个矮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他的个子却一点也不见长。这使他很忧愁。他真希望自己能和别人一样又高又大。每当他听见人们说,“早上好!矮子。”他就感到受不了。

  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他可以到鞋匠铺去,让鞋匠在自己的鞋底钉上一双高高的鞋跟。他认为这样至少可以使他显得高一些。人们就不会再叫他“矮子”了。

  好心的鞋匠为他忙了起来。钉好鞋跟,拿到工钱后,他说,“但愿能合您的意,欢迎再次光临。再见,矮子。”

  这位矮个子绅士走出鞋匠铺,心里难受极了。这个鞋匠根本不尊重他的感情。“医生可能会不一样。他们无所不知,”他思索着。“他定会睁大眼睛,换个名字称呼我。”因此,他马上来到了医生的诊所。他一直把身子挺得笔直,那模样就好似一名站岗的青年士兵。

  “早晨好,矮子,”医生说,“有什么事吗?”

  想想矮子该有多伤心。他的高鞋跟居然没起一点作用。他转过身,匆匆地走了。路过一家帽店时,他决定进去买下店里最高的帽子。他刚踏进店门就听见店主招呼说:“早上好!矮子。今天您想买点什么?”

  “我想买顶高帽子,越高越好,”他说,“戴上它我就显得高了,大家就不会再叫我矮子了。”

  店主把店里最高的帽子拿给了他,收了钱,他说,“谢谢,很高兴您能喜欢这顶帽子。再见,矮子。”

  矮个子绅士这回可是非常恼火,但他却没有吭声。他想,“这回医生可要改变他的看法了吧。”他像英国人那样把帽子斜戴着,急忙又来到诊所。

  “早晨好,矮子,”医生十分友好地笑着说。“这一次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可以想像;这个打击有多么沉重!穿这么高跟的鞋,戴这么高的帽,大家视而不见,又有什么用呢。他在街上踱来踱去,逢人就问:为什么他穿了高跟鞋,戴了高顶帽,人们却仍叫他矮子。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也没人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这更是使他愁上添愁。

  当然,您是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他是个傻瓜。但世上像他这样的傻瓜还多着呢。您听说过吗?有人甚至认为穿戴华丽服饰便可成为伟人呢。

  写于2008-02-01晚18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