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来不得八面玲珑---也说说诺奖与中国无缘的原因
搞科研来不得八面玲珑
------也说说诺奖与中国遥远的原因
诺奖的揭晓延续了夏日的火热,烧灼着每一个人的心。犹如干锅了倒入一滴油,13亿中国人的热血就跟着沸腾起来。不过有机构预测了一大串可能获奖者的名单,其中仍然缺乏中国人的身影。唉唉,老诺你可真辜负了13亿中国人的情感!没个功劳总该有个苦劳吧。
既然原汁原味的没有,沾亲带故的也行。刚刚得到的消息,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了。于是乎,国人振奋,华裔啊,中国血脉啊!报纸电视上连篇累牍,阿Q一姓赵,走路也飘飘然了。想起去年的这时,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那会儿,群情一样的激动。钱永健是何人也?钱学森的堂侄,还要注意他是美籍华裔。就是说,钱永健并不是中国人,更不是中国科学家。钱永健对中国媒体采访时的回答也证实了这一点。记者问:“您是中国人吗?您会说中文吗?”,钱永健回避了“您是中国人吗?”的问题,而是用英语回答第二个问题“不太会说”。再进一步被问到“先生的成就对于一个中国科学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时,钱永健说“因为我是美国生美国长,我不是中国科学家。”但同时又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中国人能为我的获奖感到高兴与自豪,并且能使更多的年轻人加深对科学的兴趣的话,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唉唉,怎么我们中国人就喜欢把热脸往贴冷屁股上贴呢?
不但喜欢以外国人为荣,还喜欢以死去的古人为荣。8月中旬以来,央视4套节目播放了湖北省安陆市“李白故里”形象宣传片,引起“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的不满。于是两家就打起了仗。这已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一个舜帝有三四个地方争;一个武则天有五六个地方抢;杜甫、关汉卿、曹雪芹也是你争我夺的;还争南北分界线;就连神话中的孙悟空也不放过,争得是不亦乐乎。真的是爱他们吗?叶公好龙也!背后是利益的冲动,打着文化的旗号而已。地方政府在争抢古人出生地时,请出专家学者开研讨会;一些企业为自己产品做广告时,也宣传说有多少专家参与了研发和论证。专家学者俨然成了利益集团代言人,不惜损害百姓利益。实事求是的学术操守消失殆尽,学术研究的公正与科学蜕化变质,暴露出丑恶的灵魂,躯体成了空壳,这样还指望什么获诺奖?
看看中国的科研能力吧。据资料显示,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我国科技论文八成来自高校,但从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所收录的中国论文被引用次数情况来看,在过去10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仅排世界第13位,而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似乎更少。不是比较优势吗?造不如租,租不如卖,还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做驴做马。“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技术主要靠自力更生,八十年代以后主要靠引进,近三十年来中国诞生的几乎所有新兴产业无一不是靠市场换技术得来的,大家不妨问一问自己,中国现在有哪一个国民产业的核心技术在自己手上(国防军工产业也是继承前三十年的基础)?”科研工作者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在金钱的诱惑下,不能沉潜,显得浮躁。跑公关,跑项目,弄虚作假,蔚然成风接二连三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从北京辽宁到广东,从上海到重庆,还有武汉,东南西北中,造假俱全了。若评一个“造假诺贝尔奖”,中国一定会获得。常有好心人劝我做人要八面玲珑,我想搞科研就来不得八面玲珑。科研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夸。
“1844年,当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基本形成时,赖尔、胡克曾一再催促他尽快发表,但一丝不苟的达尔文说:‘为寻求名字的优先权就匆匆发表自己不很成熟的著作是很卑鄙的。’他仍旧默默无声地埋头工作,完善进化论理论和《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到了1856年,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一篇论文稿,他惊奇地发现:稿中的内容与他12年前写的进化论理论提要非常相近,便建议赖尔将它赶快发表。赖尔、胡克都认为,发现这一理论达尔文在前,应将两篇论文同时发表才公平。但达尔文执意不肯,他说:‘我本来没有打算这么快就发表,现在华莱士把他的论文寄给了我,我就要发表,这样是不是光明正大呢?’他甚至表示: ‘宁愿把自己那本书烧掉,也不愿意使别人说我的行为是卑鄙的。’而华莱士也同样高尚。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谦虚地说:创立进化论‘完全是达尔文的功劳’ ,并力主把这一理论命名为‘达尔文主义’。我想,面对达尔文、华莱士一心追求真理、不争名利、谦逊互让的崇高品德,那些为贪图名利而抄袭剽窃作假的人该羞愧得无地自容了吧!
毛泽东同志说,科学家是老实人。这是因为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科学家只有以老实的态度、求实的精神从事科学研究,才能去假存真、由表及里地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对真理的认识。发现真理是科学家的神圣使命,而弄虚作假则是科研工作的大敌。坚持老老实实、反对弄虚作假,既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也是应有的职业道德,是取得事业成功的精神保障。抄袭剽窃作假是与科学的求实精神背道而驰的,为图虚名而将他人的科研成果窃为己有,其品行无疑与小偷窃取他人钱物一样低下、可鄙。再说,抄袭剽窃只是在转移和重复他人过去已经取得的成果,纯粹是一种浪费科教资源的‘ 负效’劳动,与科学的创新精神也是不相容的。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只求真理、不图虚名、品德高尚的老实人,他们从科研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科学精神就是‘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竺可桢语);科学工作者‘做人要正直’,‘不争名争利’(蒋筑英语);应以‘精研学术以资发明、崇尚道德而高人格’作为‘立身之要则’,‘勿沽名而钓誉’(詹天佑语);‘要狠狠地批评一切个人虚荣心’(白求恩语)。这些精辟的语言,浓缩了科学精神和道德的精华,真可以作为科研工作者乃至各行各业人士的座右铭。我们应该以达尔文和这些优秀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只求真理、不慕虚荣、反对作假的老实人。”
200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苏尔斯顿,只喜欢自己做研究,既不发表很多文章,更不追求论文发表到特别显耀的杂志。他若是在中国,肯定与诺奖无缘了。诺奖评委们指出,科学研究必须摒弃功利心,不要整天想着得诺贝尔奖,更不能把获得诺贝尔奖当作科学研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