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主流”对“主体”的PK:这个世界谁怕谁?

火烧 2011-07-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探讨主流与主体之间的较量,分析七一讲话背景下政府与公民力量的博弈,涉及国家发改委权力、三公消费公开及政府透明度等议题,揭示社会舆论对政策的影响。

“主流”对“主体”的PK:这个世界谁怕谁?  

   

(一)两则新闻在“七一讲话”下的新写意  

第一则。社科院报告称:据对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研究,网络舆论近七成(67%),推动了政府解决问题。去年。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京华时报7.13)  

第二则。国务院规定中央各部门公布“三公”消费数据不得晚于七月一号。北京律师李劲松,碰了硬钉子:国家发改委称“不属于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范围,我委不予提供”(南方周末7.14)  

   

国家发改委。历来有“小国务院”之称。它不仅是国务院办公会议的基本主体,也是国务院近百单位衣领。它不仅统领各部委、安排中国人命运;还负责安排各地政府和央企命运。所谓跑“部”“钱”进。主要指,跑“国家发改委”,“钱”,才能进。  

所以称其为“主体”,就再恰当不过。  

   

这不:中国主流和中国主体,摆开了一幅决战架势,想不战都不行!  

此。乃中国决战。谁战胜谁——关乎社稷命运、国家前途。是一个一点都不含水分的干问题。  

   

观察胜负的双方:一方是,近千万人组成的国家机关(含派出)主体;另一方是13亿中国正试水的公民、准公民。  

   

(二)原来主流、主体一家,不存在谁怕谁;“七一”语境下,必须有一个“怕”?  

“四种考验”无所不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与消极腐败)  

   

锦涛同志告诫全党,人民不仅仅要求被关心、被爱护,更应是各种权利的参与者和拥有者。也就是说,人民不仅是国家方针的受益者,而且是自己意志的表达者。不仅是被关怀、爱护的对象,而且是决策的参与者。人民有机会表达和行使自己意志和权力,担负起复兴的历史责任。(瞭望东方周刊28期社评)  

   

五月四号,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代表国务院明确要求,各组成人员、机构六月三十日前,向社会公布:2010三公决算;2011三公预算。  

换句话说:“三公支出”,总理喊你晒太阳!  

   

   

(三)一个逻辑悖论:国家发改委为什么不怕总理?  

“小国务院”不怕总理,谁说的?  

如果。“不听话”,哪来晋升路?那一干主任们,疯了?  

   

中共六十年。除了焦裕禄任县委书记时代的兰考县,世界印象:领袖与人民心连心。那个庞大的官僚机器,从来擅长给人民全员冷屁股。即使人民个体总以一腔热忱烫脸相迎……  

   

惟国家发改委例外?  

总说。政令不出中南海,总理也怵头,问题出在哪?  

   

第一种情形。总理忽悠中国人。最知内情者,莫过“小国务院”?它不尿。  

第二种情形。国家发改委,始终是国务院各部门的表率: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作出着始终不渝的好榜样。  

第三种情形。他们掌握着这个国家最最重要资源。计划、权力、硬通货,全在这集中。这样的工作部门,假设不为执政党提气,党早垮了……  

第四种情形。“服务型政府”?根本就没这习惯,传统。领袖安抚老百姓,我管不着,你动我一下?鱼死,网也得破!不信,试试……  

   

主流瞪眼;  

人民瞪眼;  

总理,也瞪眼……  

全社会。等着你……  

   

(四)“被”人民安排,肯定不舒服?  

如果。已经习惯、擅长安排别人命运的人、机构,今天要被人民安排……  

如果。你屁股干净,……  

如果。你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  

如果。所有的事都见得了太阳,纪律,对你哪来的丝毫约束?  

……  

   

国家发改委,你是什么问题?  

问你呢……  

别。顾左右而言他。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219456.s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