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以及我的思考

火烧 2011-07-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胡锦涛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两大理论成果展开,重点分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强调其历史地位与理论创新价值。

 (一) 在"七一讲话"中,一个新的提法特别值得关注.即提出了"两大理论成果".他说:"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两大理论成果"新的提法,以实事求是的总结摆正了毛泽东思想应有的位置,以其系统性和丰富性单独成为一大理论成果,而将其他的理论思想归纳为另一大理论成果.一方面回击了非毛者歪曲历史的企图,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毛泽东的反修防修理论就是"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外,将其他的理论思想归纳为另一大理论成果,结束了以往把每一届领导思想作为一大理论创新的混乱现象,且自吹自擂有失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现界定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重申这一界定是非常重要的!

我一直主张"两大理论创新"的提法.在"我为"12.5"建言:树立新三面红旗"一文中我写道:"理论创新不是人头脑中唯心主义的产物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苏东全军覆没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是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继续革命永不变色预防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的理论.应该说,到目前为止,马克思主义划时代的理论创新也只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宣言",是吹向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号角.二是马列毛主义的诞生,标志着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继续革命永不变色预防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的时代的开始.在第一阶段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的中国模式.而现在的第二阶段中,新诞生的马列毛主义是将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反修防修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活力有生命的整体,专门来解决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的世界难题."

还应该说,现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即开始了解决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继续革命坚持反修防修不断进行思想文化和生产关系的革命永保红旗不倒的新纪元.开始了 解决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的世界难题的历史新阶段.这就要靠马列毛主义这面红旗.马列毛主义丰富了反修防修的新内涵.总结了共产党变质变色的历史教训,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补充.
 

因此,一些人随意以每代领导标榜划时代的理论创新.这既不严谨也不科学.当然,每代领导都有一些因应具体情况而提出一些"紏偏"理论.因为社会主义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式的,必然是偏“左”偏右的矛盾进展式前进,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这过程中产生的"紏偏"理论应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继续革命永不变色预防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这大题目为衡量标准.才能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来评价其社会价值和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历史定位。也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继续革命永不变色预防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这一世界难题为衡量标准.才能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来评价其社会价值和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历史定位。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过程.脱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去谈"中国特色"或"中国化"甚至搬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来"中国化",必然背叛马克思主义和走修正主义道路.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定位应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继续革命永不变色预防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这一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世界难题为衡量标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猫论"的实用主义表现了理论上的不成熟;而"摸论"也表现了政治上的不坚定.所以,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需要以科学发展观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向全面恊调可持续转变,向公平正义转变,向公有共富转变,向红色回归转变.因此,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继续革命永不变色预防无产阶级政权得而复失这一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世界难题,必须提出三面红旗,树起三大精神支柱:马列毛主义.包容和谐和以人为本.

马列毛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坚持反修防修不变质不变色.最有效地保证绝不改旗易帜;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良性发展良性互动的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灵魂;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既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也是全民参与.支持和分享.是社会主义成功的保证.

 马列毛主义.包容和以人为本这三面红旗也是逻辑的整体。一条坚持反修防修不变质不变色的道路;一个良性发展良性互动的过程;一个一切为人民的坚实的立足点.三者缺一不可.离开马列毛主义.打着包容的旗号搞"接轨论""融入论""普世价值论"意在放弃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投降;离开马列毛主义的“以人为本”搞“全民党”“全民军队”就会走向赫鲁晓夫的超阶级论去.只有同时高举这三面红旗,才能使社会主义由弱变强,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