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国家”为何并不民主
选举定“终身”的弊病是明显的。在这种制度下形成的选举政治表演,是真正的对人民的欺骗,一旦上台不兑现承诺也无追究机制,导致失信于民,成为西方政治的常态。这种民主是真正“欺世盗名”的政治病态。西方政治制度不改革,不提高政府效能,不获得民意支持,将很难保持政府的稳定,很难产生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最近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G8峰会,很热闹了一番,大谈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据说G8都是民主精英俱乐部,所以可以代表世界,给其他国家一些教益。但有一则消息很耐人寻味。这八国中,美国总统布什的国内民意支持率只有30%,是历届美国总统中最低的,英国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齐民意支持率比布什好不了多少。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民意支持率只有20%多一些。只有德国总理默克尔、加拿大总理哈珀勉强算及格。俄罗斯则被认为不属“民主”国家。但梅德韦杰夫当选得票率超过70%。这就很令人不解。西方自称是民主国家,但其领导人、执政者都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其“合法性”何在,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民主呢?按照西方民主政治的逻辑,既然不能得到大多数的认可,就应通过“民主程序”下台,但这几位并无此意,而这几个“民主国家”也处之泰然,对这种“不民主”现象习以为常。
也许有人说西方国家领导人是民主选举产生的,是有任期的。但这其中英国首相布朗、日本首相福田并不是普选产生的,为什么却有“合法性”,而且还很“民主”。而就算普选产生的领导人和执政者,如果执政中屡犯错误,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在笔者看来,G8国家领导人的现状,反映了西方“民主”制度的脆弱性,不可能产生一个具有真正民意的强有力的政府。
选举定“终身”的弊病是明显的。缺乏纠正机制的恶果是导致近代史上西方国家战争频发、动辄侵略的制度根源。在这种制度下形成的选举政治表演,是真正的对人民的欺骗,一旦上台不兑现承诺也无追究机制,导致失信于民,成为西方政治的常态。这种民主是真正“欺世盗名”的政治病态。但西方国家对此不以为意,不思改进,这是对本国人民的不负责任。而四处推销这种病态政治,则更是反民主的。而不完善的“民主”导致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走马灯”式的换内阁,彰显了政府的不稳定性和缺乏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有人认为民主制度促进了西方的发展。这确实是事实,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小政府和代议制使公权力最小化、私权利最大化,释放了社会能量,使生产力得以发展。但当资本主义制度深层矛盾显现,利益结构亟待调整的时候,政府作用不彰,加剧矛盾发展。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停滞,美、英、法、德等主要西方国家近20年来增长缓慢,不能不承认是制度原因。
又想到台湾地区的“民主”。8年前选出陈水扁当领导人,经过此人折腾,台湾经济已大大落后于亚洲新兴经济体。最近换上马英九,也被经济和民生问题搞得焦头烂额。而且其间台湾曾爆发百万人反贪腐大游行,要求陈水扁下台,当时他的支持率也不到30%,也是不合法的,但所谓“民主”并未发挥什么作用。台湾又继续沉沦了数年。其代价是由人民的痛苦来承担的。
从G8国家的不民主现象,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政治制度不改革,不提高政府效能,不获得民意支持,将很难保持政府的稳定,很难产生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兴发展中国家面前将很快失去竞争力。虽然他们还在利用话语霸权指责别人不民主,要求新兴发展中国家按他们的路子走,但毕竟已力不从心,日显虚弱了。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就是改革、改革,不断推进改革,从不满足已有进步,也不迷信西方的模式,因此具备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就笔者了解,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民意支持率、政府执行力大大高于西方所谓民主国家。这已经成为本世纪世界发展的一大现象,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深入的研究。
(摘自《北京日报》 2008年7月20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