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向孔乙己学习

火烧 2015-02-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孔乙己》,探讨其与孔圣人之间的隐喻关联,揭示社会现象与政治隐喻,强调向孔乙己学习的深层意义。

  有两句话从记事起就在我耳边响着,几乎没有消失过,一直伴着我成长,那就是“响应党中央号召”和“向雷锋同志学习”。改革时代以后,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大家都捉钱这个耗子去了,耳边只听到搞钱的声音,“响应党中央号召”和“向雷锋同志学习”可有可无了,大家一忙,忙到现在就不响应党中央号召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正常人都不会去听,如果去做那就摊上大事儿了。

  然而最近这些年,虽然党中央没有做什么明确的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深谙政治生活风俗的潜规则。那就是国家领导人到什么巡访,在巡访中说了什么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就都自觉而迅速地做出回应。这就有了孔圣人巨型雕像在世界最大的广场、国家心脏的北京天安门广场高高在上、春风得意地鸟瞰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毛泽东长眠着让孔圣人目空一切!于是,祭拜孔圣人,讲解圣人言论,拍摄孔圣人电影,创办孔子学院,学习孔圣人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拜孔学孔,而且全世界各国的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拜孔学孔。

  本文标题原定“学习孔乙己”,后来一想,还是“向孔乙己学习”更妥贴,写到这里,会引来质疑,前面说了一堆有关孔圣人的话,标题怎么叫向孔乙己学习?是不是搞错了?没有搞错,肯定没错,孔乙己其实就是孔圣人。孔圣人就是孔乙己。我们来做鲁迅小说《孔乙己》的分析吧,不要从文学表现手法与美学层面去分析,而从孔乙己行状以验证,看看鲁迅先生写的是不是孔圣人。有人又会反对:“鲁迅是写的小说《孔乙己》,不是孔子传记。”,不错,小说不等于传记,可是,孔子自己没有写自传,连口叙都没有,《论语》等圣人之言论都不是圣人所撰,而是圣人的学生们凭记忆写的。学生们凭记忆写的能等于孔圣人吗?国家领导人说的能等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各国的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诉求吗?万历皇帝能等同于杨白劳吗?也不能,对吧。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原来,孔乙己是可笑之人,可笑之人可以打破森严的社会等级观念与行为规则,童工“我”怕的是老板“咸亨酒店掌柜”,咸亨酒店掌柜是一副凶脸孔,而做为上帝的“主顾” 也没有好声气,民国时代的鲁镇社会“教人活泼不得”,可见不是人人平等的开放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却可以“可以笑几声”,为什么?因为一个穷途末路的悲剧人物“孔乙己到店”!在不是人人平等的开放社会孔乙己都是一个可笑的丑角,在孔子时代,孔子本人的日子过的怎么样?当然,不能以一个人的地位论其优劣,那么,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孔乙己站着喝酒,那是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社会地位的人多了去了,干嘛还要“穿长衫”?因为穿长衫与短衣帮是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穿长衫有文化,孔乙己有文化却没有社会地位,“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姓孔的人是这么一个人,全世界都知道,这不活脱脱一个孔仲尼么?历史上的孔老二“惶惶然如丧家犬”,这位带着一帮粉丝满世界贩卖别人说的和做的孔大圣人,过着饥寒交迫的不及当今丐帮帮主生活的丐帮帮主,与孔乙己有什么差别呢?这样的一个人,在人类社会只有一个,在鲁镇那还不是“唯一的人”吗?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沦落到偷窃为生的孔圣人,是一个极端虚伪的人,偷窃成功有了几个小钱就态度不一样,对别人的议论,不屑一辩,又是要酒又是要茴香豆,而且还要两碗,而且必须是热的,不是热的要去温热,文化圣人的骄慢被刻画的入木三分!有了钱就“排”!一个排字把孔圣人的虚伪人格揭露得体无完肤!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圣人有钱的时候,态度强硬,这种强硬的态度,是对虚伪人格的维护,偷了不认帐,还污蔑别人对他是“凭空污人清白”,别人是不是“凭空污人清白”?孔圣人愚蠢,就像躲难的公鸡顾头不顾尾,说话没有逻辑思维性,说话没有逻辑思维性也就罢了,还要强词夺理,窃书不算偷!窃不是偷!现在的中国把孔圣人言论学到炉火纯青,比如把轮奸改为“轮流做爱”, 轮奸不等于轮奸了,能说这么无耻的话的人,是读书人而且是读书人早晚都要顶礼膜拜的圣人孔夫子!“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孔圣人言论统治中国几千年了,孔圣人言论对统治阶级是有益无害的,可是“读书人”孔夫子却这般命运多舛,这种奴才是悲剧人物还是喜剧人物?奴才失去主子的残羹剩饭,只有靠偷,作为偷盗者的孔圣人人格是分裂的,一面好喝懒做,一面手脚不干净,还总是断了自己的生存之道,要偷也不要把自己赖以生存的替人家抄抄书的饭碗给砸了呀,可见其多么愚蠢,愚蠢又自私,最后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孔圣人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之所以是孔圣人,不是讲仁义礼智信吗?故有“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之赞语。到他要喝酒的咸亨酒店,从不拖欠,有钱了还是要还的,比美帝国主义要讲人权的多,美帝国主义欠中国巨款是不会还债的。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质疑孔圣人不认识字是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虚无主义者,孔圣人很有圣人气量,懒得与你辩论,现在的读书人,就是喜欢辩论,非把别人驳斥倒争到自己第一不罢休。现在的读书人确实要向孔子学习,学习孔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杀开一条血路的偷窃精神才是!

  对“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种好事者我是反感的。半个秀才捞不到的质问是文凭主义!当今不少博士后回国捞不到饭碗,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不是很普遍么?捞到秀才与没捞到秀才是一回事,几十年来的高考状元们不是没有一个有出息的么?主子没心情不把孔圣人当回事,不是孔圣人的错。要历代帝王都有李大总理当村支书那会儿体贴社员给群众外出讨饭开证明就仁慈了,难怪孔圣人烦躁。生不逢时,没碰到好总理。和这种好事者交流没意思,还是孩子好,孔圣人于是“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说孔圣人命运不济吧,连孩子都反感:“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孔圣人好卖弄学问,可是连童工都觉悟了,他实在没有市场了,尽管如此,孔圣人是善良的,虽然出发点不敢恭维。给人以希望,按时下的话叫做“中国梦”,“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童工将来会不会做掌柜,孔圣人自己都四面楚歌要亡党亡国了,怎么会知道呢?何况童工觉悟了,不学你孔圣人的,不相信你的,就像当今左翼、毛派一样。别说回字有四样写法,就是有8样写法,童工也不信,天天在打老虎,孔圣人不是老虎谁是老虎?皇帝不是老虎谁是老虎?卖国贼不是老虎谁是老虎?回字有四样写法也不能让你孔圣人有碗正经饭吃,吃的是有毒食品,吃不吃都会被人所灭,学什么写法?有种你出钱买几碟茴香豆,把几百吨黄金、几十万亿血汗钱从强盗手上取回来,我就服你!

  “‘多乎哉?不多也。’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圣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我已经做了定论了,他不是一颗茴香豆都不给小孩的人,比法国那个葛朗台大方多了,而且比葛朗台有学问,尤其精通文言文,能满口之乎者也,在与小孩打交道的过程中,把日常白话也提升到多乎哉不多也这么简洁有水平的高度,全世界学孔子我想是有道理的。最起码孔圣人在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打骂小孩,也不作秀,没动不动因心中有鬼,老是在镜头前日本鬼子那样深鞠躬。

  “‘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孔圣人仍旧是偷,偷什么呢?什么都偷,在这里,偷的不再是换酒喝的东西,而是思想,是后来成为儒教灵魂的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三纲五常是仁义道德,仁义道德不是坏东西,前提不应是为敲骨吸髓的统治阶级服务的虚伪的仁义道德,虚伪的仁义道德是吃人的封建文化传统,吃人的封建文化传统是孔圣人偷窃而来的,为什么讲吃人的封建文化传统孔圣人是偷窃而来,从四书五经从封建传统文化中,我们知道,所谓的儒家主张都是从周朝剽窃的,不过在周朝政治文化中也引申了一些擦边球的东西,读过四书五经的人是了解的。不是说周朝政治文化不可以引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是了。

  然而,孔圣人不是这样,这与精英们玩的改开异曲同工,孔圣人反过来了,不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这么讲读者可能是一头雾水,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据说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互让国王王位,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后来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两人便长途跋涉来到周的都邑丰邑。周武王继位后征讨商纣的残暴统治。他们两人对投奔西周感到非常失望。周武王灭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以山上的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请他们下山,并答应以天下相让,他们仍拒绝出山仕周。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兄弟俩说:“你们仗义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后来他们饿死在首阳山脚下。

  伯夷、叔齐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而互让国王王位置国家命运于不顾,可当临阵脱逃论罪;周武王继位后征讨商纣的残暴统治。伯夷、叔齐兄弟反对周武王造商纣的反,认为周武王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周武王灭商是拯救商朝官民于万劫不复,伯夷、叔齐兄弟忠于纣王暴君视商朝官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于不顾,犯了反人类罪;周武王派人请他们下山,并答应以天下相让,伯夷、叔齐兄弟仍拒绝出山仕周,这是不作为罪。最后他们饿死在首阳山脚下。伯夷、叔齐兄弟这种人渣,孔子在《论语》中曾先后多次赞颂伯夷、叔齐,评价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孔子反对周武王以暴易暴,崇奉伯夷、叔齐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周武王灭了商纣,是“统治者改换了,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吗?孔子这不是颠倒黑白吗?几千年以来,纣王这样的暴君对天下百姓的残酷压迫与剥削不是暴力?反对纣王这样的暴君对天下百姓的残酷压迫与剥削就是暴力,暴君暴政合于仁义道德,反暴君暴政就是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这不就是典型的孔圣人玩的吃人的仁义道德吗?现在不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拜孔学孔,而且全世界各国的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拜孔学孔,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文中写道:“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我们来设想一下,设若孔乙己做了秀才又中了举人,那么孔乙己就是举人老爷了,我们看到,举人家的东西,偷得的吗?还用了个“竟”字,可见举人老爷是多么残暴,仁义道德是读书人必修课,换句话说,仁义道德是读书人的化身,这么说举人老爷对待读书人也不能残暴的,可是,社会上的人们的口吻已然告诉我们,举人老爷是暴君下面的一个暴徒。我想,幸亏孔乙己没中举,中了举,成了举人老爷,对小孩不会给茴香豆吃,也不会教人写茴字,也会又欠又赖咸亨酒店的帐,就像现在的中国有权有钱的邪恶势力一样,我是县长我就是王法,民主了杀你全家!举人考中进士,进士考中状元,这种进士,这种状元,是不是一级比一级比丁举人更残暴?那么孔圣人玩的儒教呢?那么君王呢?民众对丁举人都如此恐惧,对帝王呢?帝王讲仁政爱民,中国皇帝治下的黔首的命运呢?陈胜吴广、刘邦、黄巢、宋江、方腊、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共产党为什么要起义?是历朝历代君王爱民爱到民众幸福到发疯了吗?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沦落到用手爬行的生死边缘,孔圣人还在狡辩,“不要取笑”!还要撒谎,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孔圣人玩了几千年,被火眼金睛的鲁迅先生识破并揭露到这般地步,世人应该清醒了吧。后来被毛主席砸了个稀巴烂,国人享受了不被孔圣人忽悠的顶天立地的舒畅才二三十年,就又被请回来的孔圣人踩在脚下,做了家奴做洋奴,奴才兼奴隶的中华同胞与人类同胞,这么磨折何时才是个头?

  孔子阴魂不散,人民万劫不复!

  2015-2-15下午

  QQ群:39837415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