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又是一出愚民的闹剧

火烧 2010-11-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批判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价值观撕扯问题,质疑其是否真正有助于孩子成长,同时反思民国教育的失败,并呼吁回归新中国教育的正向价值。
不可否认如今的教育是存在问题,尤其是小学教育的确存在令人愤慨的现象,而问题的所在,就是把现在的孩子从天真和纯洁的心灵在似乎导向一个迷茫和混乱,而傅写手却认为,让孩子多接受各种价值观的课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表现,那种让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去接受各种价值观的撕扯,到底是让孩子更能清楚的看世界,还是让孩子更糊涂的学课文呢?这位傅写手所谓的救孩子不是杜绝这种误人子弟的思想航标的错乱,而是为其推波助澜,他所谓的救孩子,仅仅是觉的这种乱向教育还不够分散,令这位傅写手咬牙切齿的不是现行小学教育的注水,而是他所谓的什么“课文为政治”服务,且不说,新中国的课文有没有为政治服务,单讲我们的国家之所以在49年之前受尽屈辱,不正是因为民国对于子民的政治教育在发挥着苟且偷生的作用吗?民国的“顺民”教育差点把中国的老百姓教育成日本的“顺民”,退一万步讲,就算《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课文是为政治服务的,而那篇课文激励了多少人去图强斗志?中国在被日寇和民国洗劫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茫茫国土,中国人如果不自发的提炼和激发自身的潜力和耐力,又能依靠什么在危机四伏的世界环境下站立起来呢?然而《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记录的是朴实士兵的真实事迹,那些催人泪下的真人真事,傅写手在用什么心态把她和政治联系起来的呢?傅写手又是什么样的心理要把爱国的血泪图上别有用心的色彩呢?

   人性化在今天某些人嘴里出来总是显得那么暧昧,商人可以把自己的产品标以人性化来推销赚钱,某国政府可以把自己的政治手段标榜成人性化来让百姓盲从接受,而今的人性化似乎成了任何事物叫卖的敲门砖,那么这个人性化,到底给民众带来了什么?无非是让民众纵容私念,妥协自私,这种做法不是人性化,而是人兽化,原因就是人性化会在第一时间让人的感觉器官得到快感,然而时间长了就变成不是让人控制感官,而是让感官控制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家可以细心观察,当下人性化的事物哪一个没有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和恶性循环?而这位要“拯救中国孩子”并且“憎恨着为政治服务”的傅写手也抄起了人性化,让我们的教育更靠近“普世价值”,而所谓的“普世价值”这个玩具,让人感到它的上面似乎还有美国人的余温,不知道傅写手到底是在提倡民国教育还是在提倡民国政治呢?

  一个初学儿童,无法辨别文化的优劣,只有在经过精心删选之后才能让一个孩子正常的成长,这一点,49年之后的教育做到了,从我们的父辈看来,接受过新中国教育的人,具有着中国历史上难能可贵的品行和素质,那一代人从纵向上比,是最开明的,从横向上比是最卓越的,既继承了传统的谦逊,好学,又铸造了时代需要的自立,自强,并且延伸出了一个崭新的民族品行,那就是自强不息,爱憎分明,可能这短短的8个字,会被我们今天的某些人嗤之以鼻,因为,那笑声是从他们骨子里的市井顺民的德行发出来的,然而,他们顺的不是天道,不是民生,更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腐朽和妥协,腐朽于自私自利,妥协于人性劣根,民国的教育从历史上看,是失败和倒退的,民国的教育没有让民众认清世道,走上正道,它只是民国的腐败政权和对日绥靖政策的延伸物,历史的新陈代谢已经把这种倒退文化排泄掉了,不知道傅写手把这种东西拿出来,到底是救孩子,还是救自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