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评《观音山》

火烧 2011-08-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33
本文围绕《观音山》展开思想内容分析,探讨爱情与物质关系,批判资本主义爱情观,强调爱情作为高级情感的重要性,同时表达对电影艺术思想追求的肯定。

评《观音山》  

在这里我不对《观音山》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评论,因为作者对电影艺术实在是个外行。在这里我只想对《观音山》的思想内容进行批评,并借此表达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所以,这不是纯粹的对《观音山》的思想内容的批评,而主要是表达的个人观点的评论。  

《观音山》的整个色调是阴沉的、灰暗的,让人不高兴的。可喜的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导演对人的命运的探讨,对人生苦难的观照。在这个普遍商业化的时代,仍然有人执着于对艺术思想的追求,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一部《观音山》比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要好的多。  

《观音山》首先探讨的是人的感情问题。  

  对于爱情,其中有这样的片断。当时,男女主角都躺在铁轨上,男的说“一个男人只有在拥有很多后才能拥有自己心爱的女人”。而范冰冰饰演的女主角则说“就算你一无所有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导演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很多”到底是什么,可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很多”就是金钱与地位。  

一个男人只有有权有势了之后才能得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否则“煮熟的鸭子都会飞掉”,这几乎是当代男女的共识。可导演却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而表达了另一种爱情——即建立在男女真实感情上的爱情。  

记得去年热播剧《蜗居》,表达的则是另外一种爱情。剧中的主角之一,海藻对爱情有这样的看法“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做炕头,可是不能反过来说,老婆孩子做炕头,三亩地一头牛啊”。显然,这种爱情观是一种物化的爱情观。她把对物质的依赖凌驾于人与人的真情之上。对于这种观点,稍明事理的人都会问“她到底喜欢的是人还是物,她到底是和人生活还是和物生活呢,为什么她不能和她的男朋友一起为了物质财富而努力奋斗呢?”  

  明眼人都知道她这是一种拜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爱情观的表现。  

我们知道在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人们对金钱都疯狂的崇拜,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建立在物得交往上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的实际,一切也都变得那么的功利。所谓的爱情,家庭,统统都以金钱与物质为基础。而人则是“金钱的动物”。所以,我们看到社会上许多荒谬的现象,妙龄少女要嫁给有钱的老头子,而朝气蓬勃的穷小子却愁眉苦脸讨不到老婆。  

  资本主义便是这一切的社会根源.  

  然而,我在《观音山》中则看到了一种更为积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爱情。爱情,不管人们对它有怎样的误解,它都是一种高级感情,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生,是我们生活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那些一切向“钱”看的人从来就没有认真的探讨过自己的生活意义,而一味的追求物质只会丧失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人生不幸。同时, 我们也会发现社会越文明、越发达,人们越是要追求爱情,对爱情的追求几乎是人的不可阻挡的天性。我们看到在我国每年有那么多的人结婚,也有那么多的人离婚。而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人们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物质的贪婪上——而这种婚姻其实只是“卖淫的官方形式”。(恩格斯语)这种婚姻自然是长不了的,因为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是没法消除的,对人生的追求是没法忽略的。  

  所以,我觉得《观音山》表达的有积极意义的爱情,是一种对现实社会有批判意义的爱情。  

   

第二,《观音山》中表达的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影片中的人,几乎都是不幸的人。他们都有不幸的家庭、父亲、主要的是不幸的人生。  

那么多的不幸层层淤积起来,几乎窒息了呼吸。  

可是我们看到导演没有让影片中的人反抗不幸,而是求助于神灵——即观音菩萨。  

我们知道观音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的神,是保佑人们幸福生活的神。在影片中,主角们多次的提到观音,观音山,并且还重建了观音庙。  

  这些都表达了影片对人生的看法。然而,我们是否应该这样看待人生呢?对此我们还需理性的分析。  

首先,人生有的苦难是“偶然性”的苦难,现在的我们根本无法主宰控制的苦难。像影片中的“5.12”地震,车祸。  

任何一种灾难都会给人带来痛苦,都会损害人们的感情。可对于像地震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将来科技的发达,对像车祸、火灾、空难等人们无法预料的灾难,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影片中的“常姐”因无法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而选择了自杀,这样的结局显然是悲哀的。可见一个人重感情是好的,可是太重感情则是有害的。周星驰的无厘头精神是不值的提倡的,可对于我们无法释怀的悲伤,我们还得有一点无厘头的精神,我们也还得学会忘记。  

  记得鲁迅在死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写过这样一句话“忘记我,顾自己生活,否则是傻子”。这正是一种面对灾难时我们需要的人生智慧,对于经历过不幸与灾难的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智慧。  

  其次,人生还有的苦难则是社会的苦难。  

  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有不幸的家庭。女主角的父亲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整天就只知道酗酒,殴打老婆;而男主角的父亲则薄情、自轻自贱,没精打采。这些都让两个家庭都生活在非常压抑的气氛中。对于这种家庭生活的悲剧,我们又该如何呢?是逆来顺受,是祈求神灵的拯救?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神”早就销声匿迹了,我们也很难看到“神”的踪影了 。我想我们出了自己以外,别无所靠了。而现代幸福生活的所有保障都只能靠我们自己,靠我们积极主动的争取,主动创造,主动的改变现状。我想在中国的近代史上,那么多的苦难、那么多的不幸,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长达近百年的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不可能解决的。所以,要想改变自己人生的不幸也的要有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在此我们可以结束我们的这篇评论了。《观音山》是一部充满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的作品。它表达的爱情是有积极意义的,可它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柔弱。  

这种文化缺乏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说的那种“处现实之世,而有勇猛奋斗之才,虽屡屡僵,终的现起理想”的精神。所以,这部片子整体上让人兴奋不起来,而是让人觉得压抑,让人看了后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鲁迅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处那些企图复活传统文化的人应该谨慎。  

最后,对于那些面对苦难和不幸持有和《观音山》有相同观点的人,我们则向他们大声疾呼  

  “每个人的人生和幸福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2011.5.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