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形式主义的左行右立也是北京地铁自动扶梯悲剧原因之一

火烧 2011-07-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北京地铁自动扶梯左行右立存在安全隐患,引发事故风险。分析形式主义政策对电梯使用的影响,强调右立左行更符合人体习惯,呼吁改变现有规则以提升安全。

形式主义的左行右立也是北京地铁自动扶梯悲剧原因之一

   引言:  

日前,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提出,提倡走自动扶梯时“左行右立”,其实从设备使用来看并非好事(详见附件)。道理很简单:长期一侧载重量高于另一侧不导致事故才怪!另一位电梯业内人士表示,我看到人在扶梯上走,就知道北京地铁迟早要出事。因为没有一个电梯业守则说扶梯可以行走的。  

对左行右立的问题我曾在17个月前就发过一篇反对的帖子(详见下面正文),尽管当时是因为别的道理才反对的,还没有象上述业内人士这么专业的思考到左行右立会导致自动扶梯故障惨剧,但殊途同归——反对“左行右立”主张的先见性还是可见一斑。现在我更加认为所谓的“左行右立”完全是形而上学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官僚主义行径!  

   下文系17个月前今天我在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论坛首发:

http://club.metrofans.sh.cn/thread-99494-1-1.html

   自动扶梯右行左立才是符合所有右撇子(大多数人)习惯的最人性化的  

                                  

      

由于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所以一般在自动扶梯上大多数人都是用右手提包甚至提行李,左手扶电梯扶手。所以右立左行才是最符合大多数人习惯最人性化的。  

      至于国外、什么国际惯例的,我不知道是所有国家都是左行右立,还是有些国家左行右立另一些国家右行左立?就算大多数国家甚至其他所有国家都是左行右立,难道就不能从我国做起改变这种根深蒂固不符合大多数人人性的坏习惯吗?  

   附1:  

转自:http://xieerduo.blog.sohu.com/177972230.html

   专家解读扶梯事故如何自救 靠右让行他人系误区   

  4号线扶梯事故的善后工作已初步结束,但有一些疑问正在大众心头萦绕。  

  乘坐扶梯是否安全?处于这样的事故现场,普通人应如何自救和互救?平时出行时如何避免类似的危险?  

  昨天,就这些问题,本报分别对话了相关领域的三位专家。他们是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公共安全专家王大伟、北京120急救中心宣传中心主任李坚韧。  

  扶梯上靠右站让行他人是误区   

   

  京华时报:一般来讲,扶梯突然出现逆行有哪些原因?  

  张乐祥:可能是驱动链断裂、功率不足、供电电压太低、超载等原因。经过验收的扶梯内部都有防逆转的装置,这次事故发生,说明这个装置失灵,未起作用。  

  京华时报:有人说,这次事故是扶梯的载重量过大引起的。你认为这个解释成立吗?  

  张乐祥:我没有到现场,不清楚事故具体原因,但扶梯确实是有载重量的。一般出厂的时候,一部扶梯的运行时间、负荷都有设计指标。扶梯分为重载和轻载两种。轻载的用在商场等地,地铁特别是流量特别大的地铁出口应该使用重载的。它是地铁运行系统的一部分,属于交通工具。当然,我不是针对北京的这次事故。  

  京华时报:去年12月深圳地铁国贸站5号扶梯出现故障,也是逆行,导致25名乘客受到挤压并擦伤,这和北京4号线扶梯事故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张乐祥:那次是扶梯的后期维保出了问题。北京的这次事故具体是什么原因,还要等待调查报告。但有一点需要说明,一般出现这种事故,首先应该由扶梯业主负责,因为业主有责任进行后期维保,并且确保乘客安全。当然,业内很多业主都是将扶梯的运营委托给制造商或者第三方维保公司。业主一旦发现制造厂和维保服务提供方存在问题,可以再进行追责。  

  京华时报:我们日常乘坐扶梯有没有误区?乘客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张乐祥:最大的误区就是让人站在右侧,留出一侧给人通行,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扶梯上的台阶不符合人体功能学的设计,造成在扶梯上走动很不安全。所以建议广大乘客,在扶梯上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把手,站定了乘坐,尽量不要行走。此外,一级扶梯台阶上承载两个人,这已经是最大的承载量了。乘客如果看见扶梯上人过多,应尽量走楼梯。这应该是一个安全上的常识问题。  

  京华时报:在扶梯的使用方面,国外有哪些经验可借鉴?  

  张乐祥:国外的经验来讲,首先是电梯要比扶梯安全。美国的扶梯事故是电梯事故的20倍。韩国75%的相关事故是扶梯造成的。但是因为考虑到输送的人流量大的这一优势,我们还是大量采用了扶梯。  

  京华时报:有句话说电梯、扶梯行业“三分产品,七分维保”。你怎么看这一说法?  

  张乐祥: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有很多国家在同一地铁口设计多部扶梯,其中运行和维修是交替进行的,这样能够确保设备的维保可以循环进行。但在国内,地铁口一部扶梯早晚连轴转的情况很常见。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既然考虑到人流量大,必须要使用扶梯,那么就应该确保维保工作的有序。当然这也跟中国人口太多的特殊状况有关。  

  京华时报:对这次事故的后续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张乐祥:虽然一部扶梯出现事故,但应该对相似工况的扶梯展开一次彻底的检查,包括检查扶梯的零部件,一定不能马虎。连续运转、客流量大这种北京地铁的特殊情况,决定了所使用扶梯的检修次数、频率一定要较常规有所增加。  

  京华时报:如何看待部分乘客因本次事故造成的“扶梯恐慌症”?  

  张乐祥:这是没必要的。有关调查显示,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扶梯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事故的发生概率非常低。作为乘客一方,只要掌握正确的乘坐方法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恐慌。倒是业主等相关方,一定要深刻反思这次事故带来的教训。  

  阶梯、通道是踩踏高发地点  

  京华时报:地铁中最应该防范的事故有哪些?扶梯事故伤害主要有哪几种?  

  王大伟:各国地铁基本事故预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恐怖袭击、拥挤踩踏、火灾、水灾、扶梯事故、自杀、撞车等。其中,扶梯事故伤害分为三种,一是自动扶梯突然倒转,引起巨大伤害;二是自动扶梯断落,引起巨大伤害;三是自动扶梯缺齿,卡掉孩子手指。  

  京华时报:我们乘坐地铁时,有哪些安全问题需要注意?  

  王大伟:乘坐地铁出行,需要避开过多人流,避免争吵与起哄。同时,自动扶梯、门洞、站台黄线旁、照明灯下均为事故易发地点。在人多拥挤时,自动扶梯、门洞等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从而导致人员伤亡。广告牌下、照明灯下面很不安全,固定不好的物体下落,也会伤人。如果我们去公共场合,要预先知道这些地方可能会有危险,并尽量躲开危险。  

  京华时报:此次事故中有一个孩子不幸死亡。儿童乘扶梯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王大伟:自动扶梯有时很危险,可能发生断裂或倒转,缺齿的自动扶梯容易卡住小孩的手,因此儿童上梯要有专人看管。  

  京华时报:如果在公共场合遇到爆炸等突发事件,应该如何应急疏散?  

  王大伟:我们周围发生炸弹爆炸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要知道防范炸弹的技巧。万一听到爆炸声,应当马上趴下,切勿惊慌乱跑。爆炸会产生火焰,必须立即弯下腰捂住嘴巴,防止被烟雾呛到。为防止踩踏,要保持镇静,不要扎堆,尽量躲开人流。但一旦进入人流,切勿逆行。阶梯、通道等是拥挤踩踏的危险高发地点。  

  京华时报:如果真的遇到险情,救助应当依据哪些原则?  

  王大伟:发生突发事件救助生命为第一要义。突发事件的救助顺序为:第一救人、第二疏散、第三报警、第四保护现场,而且应当优先救助未成年人。  

  京华时报:你认为,这次地铁4号线扶梯事故,需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王大伟:此次事件是对地铁安全预案的考验。我无数次呼吁要加强对地铁安全的关注,制订主动先发的预案,开展突发事件演习。以往预案有三个误区,必须纠正。预案不是事件后的应急反应,而是事前的主动防范;预案不是放在领导办公桌上的空头文件,而应该藏于每个员工与乘客头脑之中;预案不是空洞的理论性文件,而是实际的、可操作的自救自护的技能。  

  轻易移动伤者恐致高位截瘫  

  京华时报:就你的医学知识来讲,这次4号线地铁扶梯事故,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  

  李坚韧:主要有摔伤、挤压伤、踩踏伤三种,其中挤压伤包括骨折、皮肤挫裂伤等。当然严重者还会出现休克、窒息等。  

  京华时报:如果我们在现场,如何开展自救?  

  李坚韧:如果伤势较轻,可以移动的话,应立即离开事故现场,并请求救援;如果不能移动的话,则须原地等待救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脖子疼、意识不清等症状,这很可能意味着脊柱受伤,如果轻易移动或被移动,而采用的方法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高位截瘫。  

  京华时报:那什么样的方法是正确的?  

  李坚韧:当脊柱发生骨折时,患者极易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瘫痪,如胸腰段骨折时常引起截瘫,颈椎骨折时除了截瘫部位升高外,还会引起呼吸肌麻痹,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在搬运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时,要特别小心,应几个人配合将其放在硬担架或门板上,保持患者身体平直。而患者发生四肢骨折时,应尽量不要搬动,可就地取材用夹板或代用品做简单的固定后再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以免患者出现骨折并发症。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没有经验的人员,最好呼叫急救人员进行救治。  

  京华时报:互救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李坚韧:一般而言,突发事件中的伤员都会比较惊恐,建议有相关救护经验者在开展救治前先说明来意,告知对方你的意图,使对方安心接受救治。同时,如果没有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建议不要轻易搬动伤员,以免造成骨折程度加剧或导致高位截瘫。  

  京华时报: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有哪些自救或互救方法?  

  李坚韧:可以充分利用周边伸手可及的物品来自救或互救。比如骨折伤,可以用毛巾和杂志充当绑带和固定夹板,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骨折的断端扎破血管、刺伤神经;对于外伤出血患者而言,可以利用皮带、书包带等充当止血带,系在出血点处,且距离心脏较近的一方,减少出血量,为抢救赢得时间。  

  京华时报:从医学角度来讲,如何避免在这样的事故现场受伤?  

  李坚韧:此次4号线的事故伤者,最多的是挤压伤和跌落伤。这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和前后人保持距离,尽量远离拥挤人群。人多时,靠边不居中,贴墙不贴人。一旦遇到拥挤伤害事件时,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颈椎,可一手抱住枕部,一手护住后颈,身体屈曲,不要乱跑,就地保护;遇到扶梯倒行时,迅速紧抓扶手,压低身姿保持稳定,并和周围人大声沟通,保持冷静,切忌拥挤踩踏。  

  京华时报:就个人而言,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将伤害减少到最低?  

李坚韧: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加急救培训,危急时刻最可靠的还是自己的应急避险能力。同时,突发事故现场人太多的话,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拥堵,因此,公众不要围观,以免妨碍公安、医疗人员等开展工作。  

(记者张然 邓杭 李秋萌)  

   附2:  

转自:http://news.itxinwen.com/IT_life/2011/0707/315763.html

   业内人士谈北京地铁事故 “左行右立”未必符合国情

2011-07-07 10:09:08 中国青年报 【大】【中】【小】 评论:[0] 条  

今天下午,北京市召开此次事故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京港地铁新闻发言人杨苓说,事故中的24名乘客伤者已经出院,还有6名伤者正在医院治疗,没有生命危险。地铁方面正与死者及伤者就治疗和赔偿问题进行沟通。   

昨天发生的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事故,彻底改变了吴娜的生活。  

14岁的女孩本应欢度暑假,如今却躺在病床上,她的脊椎、腰椎在事故中受伤,头上还有一个大口子。吴娜现在还不知道,小她一岁的弟弟已在事故中丧生。“伤情惨不忍睹,肩膀被切开,血肉模糊”,孩子的舅舅说,他们不知未来怎样,只想着“不能一下失去两个孩子”。  

今天下午,北京市召开此次事故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京港地铁新闻发言人杨苓说,事故中的24名乘客伤者已经出院,还有6名伤者正在医院治疗,没有生命危险。地铁方面正与死者及伤者就治疗和赔偿问题进行沟通。  

发布会上通报了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动物园站A出口电梯的固定零件损坏,导致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断裂,致使扶梯出现逆向下行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自动扶梯事故导致25名乘客受伤。当时公布的事故原因与此次近似:“故障扶梯的主机固定螺栓松脱,其中一个被切断,使主机支座移位,造成驱动链条脱离链轮,上行的扶梯在乘客重量的作用下下滑。”  

奥的斯扶梯是否存在缺陷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两次事故涉及的电梯均为奥的斯公司的513MPE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  

这是否意味着,该品牌这一型号的电梯存在设计、制造缺陷?  

就此,奥的斯公共事务部人士表示,两部事故电梯虽然均为513MPE型,但细分型号和产地并不相同,深圳事故的电梯是天津厂生产的,北京事故的电梯则是广州厂生产的。她没有透露513MPE型电动扶梯在中国的销售数量,“事故的根本原因正在进行内部分析,现在还没有最终结果。”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轨道处处长张文强表示,相关部门已经对奥的斯扶梯设计、制造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必要时启动召回制度,以确保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调查处理期间,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单位暂停采购奥的斯扶梯。  

据他介绍,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和京港地铁公司在事故调查期间,停止运行奥的斯品牌自动扶梯。由厂家逐一进行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投入运行。  

事故发生当夜,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和京港地铁运营公司连夜对北京全部的地铁自动扶梯、竖梯进行了维护和检修,目前地铁4号线上的全部214部电梯都进行了检修,而在北京地铁路网上,除了257部奥的斯扶梯已停止使用外,1331部自动扶梯和竖梯都已经组织运营企业进行检修。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介绍,经过验收的电动扶梯内部都有防逆转装置,即使链条断裂也能紧急制动,防止下滑。这次事故发生,很可能是该装置失灵。而这一装置未起作用,理论上很可能与维修保养不到位有关。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一“保险阀”似的系统很难检测。“厂家在设计和制造时应该会检测,但在使用时,拟定电梯在上面站着人的情况下突然下滑,来检测制动装置,这非常困难。”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的杨勇志说,这部事故电梯具有突然反方向下滑的保护装置,在该扶梯的故障代码显示中,未显示保护装置的代码信息,事发当天的保护装置没有动作记录。  

这一专业性较强的表述,是否意味着,该装置未启动?对本报记者这一追问,杨勇志并没有给予回答。  

事故电梯还在保修期内  

另一家在北京地铁4号线也有电梯项目的公司的销售经理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地铁电梯分两种,一种是扶梯,一种是供残疾人使用的直梯。因为牵涉到公共场合使用,投标扶梯标准较高。扶梯外部设有很多安全装置,比如出入口两侧的照明灯,两个阶梯之间的闪动绿光,都是提示乘客的。而入口处的棕毛刷子,是防止乘客的鞋带卷入滚动阶梯的。  

据上述人士介绍,一般的电梯安全标配有十一二个,扶梯内部的安全装置一共有三十一二个,但是电梯业竞争非常激烈,为争取更大的利润率,就有厂家维持最低的安全标配,只要甲方不要求,就不增加安全标配。这样电梯风险系数就大大提高了。  

他还表示,扶梯一般有一段免费保养期,在此期间厂家定期对扶梯进行免费保养。过了这段时期,可能由厂家直保,或者交给维保公司保养。  

奥的斯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质保期外的维保工作由厂方承担还是第三方承担,要尊重客户(比如地铁公司)的选择。厂方没有剥离维保业务。相对而言,厂家更了解自己的产品。  

“目前超过业内2/3的维保工作由第三方公司承担,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第三方更具价格优势,理论上让厂方维保效果会更好些。”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这就像4S店和普通修理厂之间的竞争一样。西方也是存在这两种维保方式,以便客户能有更多选择。  

不过,那位销售经理特别指出,当电梯的免保期和第三方有偿保养期交接时,很容易出事。  

今天,京港地铁新闻发言人杨苓表示,奥的斯扶梯在北京地铁4号线上有10部,分别是在动物园站、菜市口站、宣武门站、海淀黄庄站和西直门站,每个站两台。根据之前京港地铁运营公司和电梯生产厂商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事故电梯的合同有效期到2011年8月10日,也就是说,目前还在保修期内,最近的一次检查在6月22日,现在这些维修和保养都由奥的斯公司进行。  

左行右立未必符合国情  

为何一趟地铁上有多家电梯公司,甚至每个站都有不同品牌电梯,这样是否不利于统一维护和保养?杨苓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地铁内的电梯安装都是根据电梯高度、承载能力综合考虑,通过公开招标才确定的。  

一份2007年1月的公开报道显示,奥的斯为深圳地铁一号线一、二期工程提供了288台自动扶梯设备。文中还特别提及,奥的斯513MPE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特别适用于人员密集的地区:它经久耐用,抗冲击力超强,载重能力超强,能承受高密度、大流量人群的巨大压力。”  

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安全不容忽视,而一些习以为常的交通做法在事故发生后被拿出来重新审视。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提出,提倡走自动扶梯时“左行右立”,其实从设备使用来看并非好事。国外提倡人们走扶梯时站在右侧,但到了中国,大多数公共交通人流量很大,一些时段自动扶梯上挤满了人,这时候再提倡“右立”,反而使得机器右侧更易磨损,影响机器寿命。  

另一位电梯业内人士表示,我看到人在扶梯上走,就知道北京地铁迟早要出事。因为没有一个电梯业守则说扶梯可以行走的。  

他说,上扶梯的时候,最好隔人站立,因为前面人打电话或者背着包,一旦往后跌落,如果站得太紧,就会形成多米诺骨牌,一下子全倒下去。如果隔人站立,则可以一边扶扶手,一边推着前面的人。而直梯也需要人经常用,地铁里的直梯很少开,电梯不用反而不好,因为不用的话,导轨无法给钢绳刷油,造成钢绳生锈,增大危险性。就像自行车一样,经常使用反而会降低故障率。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四号线 左行右立                                                                                 (责任编辑:扬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