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教辅书中雷锋竟成日本兵?谁在毒害我们的下一代?

火烧 2022-05-3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小学教辅书出现侵华日军照片,配文误指雷锋,引发强烈不满。质疑教材审核漏洞,担忧历史被篡改,教育内容安全成焦点。

  人教版数学“毒插图”事未了,又有小学图书出大事。

  网上爆料,陕西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举一反三-同步巧讲精练》教辅书中,竟然出现侵华日军的照片!

  更让人大惊诧的是,此图配文竟然是“本文指雷锋做好事时付出的艰辛。”

  教材引用照片与侵华日军摆拍原照对比

  居心叵测,这已经彻底突破底线了!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作为中国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愤怒的?

  看到此,金子女侠拍案而起,哪怕把桌子拍烂,也恨不能一巴掌拍死这些祸害孩子们的渣渣。

  当记者提出质疑时,出版社人员语气风轻云淡,笑呵呵的答道“我们也正在找原因。”

  不出事就没问题,一出事,就四处找原因。

  他们绝不告诉你,出版书籍、教材,都需要严格的“三审三校打样试印”。

  这么多环节,这么多人经手,难道就没有人发现问题,提出过质疑?

  唯一的解释,这是有人故意为之。否则,这样的教材根本不可能出版、发行。

  所以,根本不需要找原因,因为问题就出在出版社,出在编辑部门,出在审核部门!

  这里面,一定有苍蝇,一定有老虎,一定有大鱼。

  想想看,雷锋的照片那么多,为何不用?

  国内好人好事的照片那么多,为何不用?

  为何偏偏要找一张侵华日军的照片为雷锋配图?

  难道不是有意在为日军侵华洗白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日军侵华不是野蛮杀戮,不是为了疯狂掠夺,而是跑来中国不辞辛苦的专做好人好事呢。

  这可不是笑谈。

  孩子们尚小,哪晓得日军侵华历史?他们看到配图,就会先入为主的形成这种认知。如果有人再别有用心的解释一番的话,这后果,香港废青就是先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材使用的对象,都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的少年儿童。如一张白纸,一旦被涂黑了,再想纠正,何其困难!

  毁掉一个国家,只需要毁掉他们的下一代,毁掉他们的下一代,只需要毁掉他们的教育!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修改教材就可以黑白颠倒,指鹿为马,就可以毁掉一代人,想想多可怕?

  想想看,《雷锋日记》、《谁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以及鲁迅的《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十多篇作品为何会被人悄悄的移出学生的课本?

  如果不是因为舆论倒逼,《谁是最可爱的人》恐怕将从新生代的记忆里永远消失。

  是这些作品“不合时宜”了吗?

  是这些作品“过时了“吗?

  问题是,民族精神岂能过时?爱国精神,岂能过时?!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配合敌对势力开始向我们的下一代动手。

  文化入侵,意识形态、潜移默化,不露声色的搞掉你,这就是颜色革命的厉害之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一书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时,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以前我们批评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没想到,在中国的教辅书里,竟然也有这种的错误。

  文化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决战,较量无声。敌对势力有预谋,有组织,有经费、有策划。它们内外配合,狼狈为奸!

  文化渗透无处不在,汉奸反贼无处不在!

  亲们,当我们还以为文化战争离我们很远的时候,谁料想,早已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打响了。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伟人曾在建国十年后忧心忡忡的说:“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几代人流血牺牲,艰辛拼搏,但是,要毁掉一个民族,只需要毁掉他们的下一代!

  所以,毒教材问题不仅仅只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更涉及到国家安全!

  教育战线,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

  如果在教育战线上惨败,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而是国家的未来。

  由此,国家安全不仅仅在强大的国防里,更在孩子们的课本里!

  所以,人教版毒插画问题,岂能道歉了事?

  既然违法事实清楚,难道不应该依法问责、追责吗?

  再如雷锋配图用侵华日军事件,触犯“英烈法”,难道不应该入刑吗?

  岂能任由汉奸们祸国殃民、名利双收,还能逃避法律严惩?

  当下,青少年儿童教材、图书问题多多、乱象吓人,岂能轻拿轻放,不了了之?

  在金子女侠看来,应该开展一场全民参与的大行动,一起对教材、图书进行纠错。

  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为了祖国的未来,应当“刑乱国,用重典”!

  否则,先烈们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