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蛟龙闹海续新篇,深潜突破5000米

火烧 2011-07-2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8
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深潜,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此次下潜完成多项实验,为后续深海作业奠定基础,展现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从央视新闻中兴奋地看到,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冲击5千米的下潜目标于昨日凌晨圆满完成。4点46分时下潜深度达到了2千米,5点40分达到了4072米,6点07分成功突破了5千米级水深大关,6点17分下潜到了5057米。到了6点48分,潜水器抛弃了压载体开始上浮,整个过程历时近6个小时。9点23分,蛟龙号成功浮出海面,10点13分舱门打开之后,只见叶聪、杨波、傅文涛等三名潜航员搀着扶梯平安的走出潜水器,打开了五星红旗。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有些人想来,或许“蛟龙闹海”并没有“嫦娥奔月”那样辉煌,其实不然。无论从那个角度讲,我国的深海载人探海工程,均可与“神舟”载人航天工程比肩,深海探测与载人航天有着同量级难度。“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深度,就意味着我国深海考察的范围可以覆盖全球70%以上的海洋。潜航员在5千米水深时,对潜水器下的各项功能进行了验证,多次进行了座底的实验,同时拍摄到海底的生物照片,可以说此次下潜成功为后续第三次下潜开展海底的观测和取样等水下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熟悉物理学的都清楚,海水深度每增加100米,压力就会增加10个大气压。要去深达万米的洋底探险,人们乘坐的潜水器将承受1000个大气压,在7000米深海时要承受710吨的重压。而在电视画面中看到的外观像一颗胶囊药丸的蛟龙号潜水器里,能容纳3个人的最特殊和最重要部分的钛合金载人球壳,就是要能承受住700个大气压的压力,实现与航天相同的生命支持系统。目前,只有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拥有世界上仅有的5艘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而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是7000米,工作范围可以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代表着目前人类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作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深海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蛟龙号”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在材料、信号传输、数控机床、生命保障等方面的科研能力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和制造业等领域。  

   

  据介绍,未来“蛟龙”号的使命包括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有效执行各种海洋科学考察任务,开展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和捕获等工作,并可以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以及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  

   

  纵观我国研制深海潜水器的历史,在短短不到30年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创造着中国深海的潜水奇迹。从带缆水下机器人(ROV)、无人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和载人潜水器(HOV),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到了现在。在这个艰难的历程中,我国的潜航人形成了自己的深潜精神,那就是:“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每个参加“蛟龙”号研制的科研人员、海试队员乃至普通工人,都是用这16个字激励自己,忘我奋斗,才会有我国载人深潜奇迹的诞生。一面看着电视画面,一面在心里想着:身处茫茫大洋之上的海试队员们,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