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拜读老师近作有感

火烧 2011-07-26 00:00:00 文艺新生 1033
文章围绕老师近作《耄耋之忧》《春燕之悲》《铁树之泪》展开,通过细腻描写自然与社会现象,表达对现实的忧思与反思,引发读者对道德与社会问题的深思。

  

   

 

昨日老师来电,发来三篇近作《耄耋之忧》、《春燕之悲》、《铁树之泪》。学生读后不觉怅然若失,深感老师在耄耋之年心系天下苍生、情绕大自然!优美的倾述,无助的忧思,让学生无以言表!不知天下之乐,学生何以稍减老师几多愁?  

 老师在《耄耋之忧》、《春燕之悲》、《铁树之泪》分别展现了小脸花狗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坚守旧家园沦为流浪狗,后陷于不良民工追杀谋其肉的悲惨境地;颇有诗情画意的春燕尝试着含泥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广厦之间楼廊上筑巢,却被人们弄得家破雏亡,空余斑斑驳驳的几点泥痕,污黄污黄的,像是泪,也像是血;千年难见的难得开花的铁树,且是两颗并蒂而生的花蕾被人无情的摘取,未等到长出成串地垂垂朵朵的铁树花像一双花枝招展的双胞胎小姐妹迎着春光争芳斗艳时就已被摧残……。这一幕幕场景令人哀伤,老师挥洒忧患的笔触欲唤醒在自私、贪婪、无知和丧德的路上渐行渐远的人们。  

在2011年7月1日这一天,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老师竟然写下了《春燕之悲》及《铁树之泪》。曾经的几何时,老师志在天下、壮心不已、忧民为国至苍苍白发而不减少年!曾几何时上书中央,睿智谏言!然而今天,老师如泣之述,叫学生情何以堪!     

几月来老师引领学生解读《尚书》中的典、谟篇目,去追寻尧、舜时代的人文科学、民本思想、政治体制、德治观、天下观等古代圣王的闪光点,学以致用、解惑当下。共产主义在中国发展最为辉煌,弹指一挥间已九十年,老师追随共产党已近六十年,近年来老师未向学生推介现代共产主义(或者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指向了那遥远的过去,让学生“仰望星空”,欲与隐隐约约的星辰(即圣贤)对话。难道共产主义毕竟是国外传来,不是中国圣贤思想传承,让民众信仰又陷入了三十余年的迷茫?如今谁要是喊一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闻者无不面带微笑。  

七一前夕国家主流媒体推出了电视剧《永远的忠诚》,老师教学生认真观看、领会其的精神,该剧反映了“私有制”与“公有制”相互尖锐地对立、斗争,直至融合到理想的境界——和谐!三十年前小岗村的18位村民冒险开全国的先河,用鲜红的手印宣告了强大的集体农业格局的瓦解,实行“共产”(即公有)小岗村没有走向成功!其根本原因是村民的自私自利,没有集体观念不能适应集体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可能“跑步实现共产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小岗村民“包产”(即私有)仍然没有改变自私自利的思想,小岗村依然是贫穷、落后!其历任村长就是自私自利思想的代表人物,这样的领导班子不可能让小岗村走出困境。共产党要把小岗村这一面旗帜树立起来,下派了许多干部去担任支部书记以助其发展。村长贾治国竟然采用卑劣的手段将其一一逼走,并提出“岗人治岗”,意欲独霸一村施行强权。这“岗人治岗”与香港的“港人治港”在剧情中有联系,不知道究竟在讽刺谁?一个在省财政厅平平凡凡、升迁无望、前途渺茫的共产党员沈浩被下派到小岗村任支部书记,他用生命中的最后六年去诠释什么是对党、对人民忠诚?什么是共产主义思想,天下为公的圣贤境界?面对村霸贾治国的恐吓、威逼、毒打,沈浩逆来顺受,颇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菩萨心肠。他大公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才智,甚至连每个月的工资连同家里的积蓄都用在了小岗村的发展事业上。小岗村终于富起来了,老三爷说“靠的是共产党”,沈浩就是共产党派来的真正共产党员,其思想高度堪称楷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沈浩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然而他走了,未带走一丝云彩!  

沈浩同志圆满的画上了他高尚人生的句号,让人失落,让人悲伤!正如焦裕禄同志、孔繁森同志英年早逝,教人怀念!如此坚定、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在党内也许还有很多,但往往却受到一些“贾志国”们的排挤、压制、、、、、、,《典谟》中的惟贤才是举的思想难以实现,是尧舜时代质朴的民众催生了圣王,还是当今具有“自私自利”倾向的民众决定了为政者的无奈?沈浩同志的德行与忠诚也许能够唤醒民众,也许民众本是觉醒的,只是在等待尧舜式的“圣贤之王”! 世风日下,教人彷徨,也教人忧虑。  

七一之际,老师托物言志《耄耋之忧》、《春燕之悲》、《铁树之泪》,深虑子孙未来,这就是高尚的共产主义革命情操,也是圣贤的品质。勇于担当历史重任,着眼于未来。  

学生惟愿老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状态,健康长寿,把忧民之愁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