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两会记者会续用英语其实很蠢

火烧 2015-03-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两会记者会继续使用英语翻译引发争议,质疑其是否合理。文章指出中国已与国际接轨,为何仍用英语翻译?强调民族语言的重要性,批评全民英语政策,呼吁重视汉语地位。

  昨天晚上新闻,两会记者会依然沿用以往,使用英语翻译,看到这样的新闻,无异于让人吃了一只苍蝇,真的难受极了。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主流公知和官僚们最热衷的一个词就是“与国际接轨”,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已经早就“与国际接轨”了,中国记者会使用英语翻译,为什么就不能“与国际接轨”呢?

  两会记者会使用英语翻译,是国际惯例吗?美国举行记者会好像就没有使用任何的外语翻译吧。中国为什么一定要使用英语翻译呢,是中国自己的民族语言不够优秀吗?是不使用英语记者会就没法举行吗?好像不是吧,英语是中国的国语吗?好像也不是吧。汉语早就是联合国的几种工作语言之一吧,联合国都把汉语作为工作语言了,为什么在自己的国家开记者会还要使用英语翻译呢?这不是在作践自己,这是在作践自己的母语。

  两会记者会使用英语翻译,浪费记者的时间,浪费会议举办方官员的时间,更浪费广大电视观众的时间。中国的事情已经够多够复杂够需要大量的精力去办的了,我们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有些无聊的英语翻译上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一以贯之的惰性。

  中国的记者会使用英语,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全民英语,大学四六级考英语,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考职称考英语,已经遭到了人们多年的诟病。实行全民英语的弊病人们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中国的某些人究竟想干什么呢?中国可不是新加坡那样的小国,想把中国变成英语国家,把英语变成国语吗?

  中国搞全民英语,说白了是公知和官僚缺乏自信和自尊的表现,不改变这种局面,恐怕不止中国人民会看不起,就连外国人也会看不起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