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137)2009-9-22

火烧 2009-09-2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中国奢侈品消费居世界第二,反映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化严重,民间抗议频发,官员财产申报与反腐政策成为关注焦点。

网络时政文摘(137)2009-9-22

奢侈消费创纪录,贫富差距有几何
官员财产申报 反腐愚民新政
奥巴马对俄鬆动对华紧迫
奥巴马朝四暮三


奢侈消费创纪录,贫富差距有几何

太阳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内地媒体大为炒作,以此作为中共建政六十周年盛世繁荣的标志,但实际上,这个「世界第二」是贫富差距愈来愈大的真实写照。

金融海啸使欧美日奢侈品消费需求普遍萎缩,中国奢侈品市场却依然向好。今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以豪华汽车为例,今年前七个月,宝马、奥迪的全球销量下降,惟在华销量增长。意大利顶级跑车製造商林宝坚尼刚向中国发布新款超豪华车型,又表示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顶级跑车。

奢侈品位于消费品金字塔的顶端,这是社会精英人群才有能力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奢侈品消费猛增,并不意味着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提高,而是权贵阶层的消费能力不断扩张。以北京市为例,当局为解决道路交通阻塞难题,根据车牌单双号进行限行,一般老百姓一车难求,富人家中却有多辆车,统吃车牌单双号,限行根本限不住他们。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人均收入不到三千美元,却是世界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这本身就不是很正常的国情,说明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在一小部分权贵阶层手中。有一项统计显示,中国不到百分之五的家庭拥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国民财富,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社会分化民怨滔天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官员像大款,农民像难民」,这是现代中国的真实写照。但遗憾的是,当局对贫富加剧分化的危机却是採取鸵鸟政策,充耳不闻。中国官方一直宣布,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但这个皇帝新衣被世界银行捅破。世界银行今年初曾宣布,按照当年的美元购买力,中国仍有二亿五千四百万人,每天的花费低于国际最新贫困线。

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主要是贫困线的标准不同。中国官方划定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一千一百九十六元,相当于每天不到四元人民币,但世银依据的人均贫困线标准是每天一点二五美元,两者相差逾一倍。


中国的贫困线标准远远低于现实生活需求。人均每天四元,在百物腾贵的内地,连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费都不够,加上高额的医疗、养老、教育和住房等民生支出,逾二亿五千万人连维持基本生存都相当困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差距扩大,已经使内地的社会阶层产生断裂,中下阶层民怨滔天,各地群体性事件风起云涌,上访民众络绎不绝。

最近在北京前门发生的两宗血案,已折射出社会矛盾、官民对立的激烈。从这个意义上说,奢侈品消费世界第二,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来说并不是福音,而是敲响警钟,如果当局继续掩耳盗铃,置若罔闻,一旦民众揭竿而起,必然地动山摇。

东方日报:官员财产申报 反腐愚民新政

上周六召开的中纪委十七届四次全会决定,要求中共官员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申报内容,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表面上,这是中共反腐的一大步,但实际是内有乾坤。

按照决定,官员申报的内容从过去仅「收入」一项,增加到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多个项目,这多少有点进步,但魔鬼都在细节中。申报并不等于公开,也就是说官员申报的住房、投资等事宜,依然只是由有关部门负责受理并实行保密,并不向社会大众公开。如果有申报而无公开,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终会因缺乏公众监督而名存实亡。

实际上,中共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已实行多年,但有多少贪官是因为申报而自投罗网呢?相信一个都没有。以贪污受贿两亿元的中石化前总经理陈同海为例,作为副部级官员,每年进行财产申报都是例行公事,他会在申报财产时多填两个亿吗?最近被揭露的重庆黑势力保护伞、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坐拥上亿财产,光别墅就有四座,他会如实申报吗?

由于缺乏外来监督,官员财产申报不过是官官相护走过场,直到东窗事发,外界才会发现这个贪官居然这麽有钱。没有舆论监督,没有老百姓参与,所谓官员财产申报,只是骗人的把戏。

不见阳光 纵容贪腐

其实,许多国家的财产申报制度都是通过讯息公开的办法来体现其价值。美国的《道德改革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上任后还须按月申报,同时还必须申报包括配偶或受抚养子女的有关情况。

更重要的是,当局对于官员的财产申报,往往是以政府公报形式对外发布公示,任何公民都可以随时查阅。正是因为有了这项制度,美国高官在财产申报时都是万分谨慎,惟恐漏报错报,否则便有鞠躬下台的危险。

在中国,当局却不断掩饰官员的有关资料。广州市几年前出台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中,甚至明确规定「领导成员廉洁信息」不应公开。如此为尊者讳,相当于保护贪腐,纵容贪腐,完全是逆潮流而动。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当局真要厉行反腐,就应该将官员财产申报情况彻底公开,接受民意的挑剔,接受时间的考验。

事实上,近年来未通过老百姓眼睛检验的贪官大有人在。南京市某区房管局副局长周久耕就是因为抽天价烟、戴高档手錶而被眼尖的网民发现举报,最终被查处下台。如果当局以人民战争的方式开展反腐败,相信所有的贪官都会像过街老鼠,暴露在阳光之下。反腐败,从来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决心问题,关键是当局敢不敢、想不想。

 奥巴马对俄鬆动对华紧迫

美国放弃在东欧的波兰与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同时宣布重返东南亚,一退一进,已彰显「对俄鬆动、对华紧迫」将是奥巴马外交的主轴。

在靠近俄罗斯边界的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前总统布殊的主张,其防备对象表面上是伊朗正在开发的核弹与远程导弹武器,但事实上对象只有一个,就是俄罗斯的远程导弹武器,故莫斯科坚决反对美国的做法。俄罗斯前总统普京严厉谴责美国,认为这一计划是「有害的、无根据的和灾难性的」。
返东南亚欲遏制中国

美国今次放弃部署计划,一方面固然是金融海啸令美国国力削弱,而导弹防御系统耗费巨大,为压缩国防开支,不得不如此;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强力反制,也迫使奥巴马不得不顾忌。当年布殊公布部署计划后,俄罗斯没有退让妥协,反而针锋相对,主动出击,除了口头上宣示放鬆核军备控制,还大量增加战略进攻武器,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巡航导弹。俄罗斯强力反弹,让美国意识到其领导层不惜一战的风险。

与美国在东欧的退却形成鲜明对比,华盛顿却在东南亚高喊「我们回来了」。这个政策转变,以国务卿希拉妮不久前出访东盟多国时达到顶峰。在布殊时代,由于反恐及遏制俄罗斯,美国对东南亚难以顾及,美国势力在当地呈现消退趋势,实际上是默认中国在当地的主导作用。如今奥巴马政府重回东南亚,目的就是收复布殊时代的「失地」,并遏制中国在当地发展。

从这一退一进可以看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殊时代有根本区别。布殊在大国遏制目标方面,俄罗斯是主要焦点,中国是次级目标;奥巴马则将中国当成美国遏制的主要目标,俄罗斯退居其次。奥巴马在东欧收缩战线,目的就是腾出手来在亚洲收拾中国,有所为有所不为,奥巴马对华露出了真面目。

最近,美国军方已经明显加强对华部署。半个月前,中美两国军方在北京举行海上安全磋商机制专门会议期间,当中国军方要求美方军舰和军机减少直至取消在中国南海的专属经济区活动时,美方坚决拒绝;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更表示,中国新式武器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威胁;同时,美国情治部门将中国列为四大假想敌。

美忧中共第五代更强硬

美国之所以在战略方向与重点方面做出如此大的调整,主要是针对中美俄三国实力与情势判断。金融海啸,美国受伤最重,俄罗斯也不轻,中国则最轻,相较于俄罗斯,中国更有实力挑战美国霸权。另外,中国领导层很快就要更迭,美国判断中共第五代领导核心有向左转的趋势,与美国进行斗争与较量的决心与意志将更为强硬。所以,遏制与消耗中国,成为美国决策层在外交布局方面的当务之急。(太阳报 冯海闻)

 奥巴马朝四暮三

美国政府事先张扬,总统奥巴马十一月完成首次访华行程后,将在华府接见达赖,这摆明是给中国政府难堪,但北京竟若无其事,奇哉怪也。在此之前,奥巴马表示下月不见来访的达赖,有人还以为这是向北京示好,原来这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奥巴马访华之前见达赖,或访华之后才见达赖,就好比狙公喂猕猴一样,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两者其实没有分别,但由朝三暮四改成朝四暮三,却能讨得猕猴的欢心。也许,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奥巴马访华后才见达赖,他们面子上可能会好看一点,心里面可能会好受一点吧。

美国佬一而再、再而三地耍弄北京,未免欺人太甚,但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洋人如此肆无忌惮,说到底还是咱们中国人自己不争气。有网民提议,奥巴马可以事先张扬见达赖,中国领导人也可以高调拒绝和奥巴马见面,甚至取消奥巴马访华,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问题是,北京当局有这种勇气吗?

去年,法国矮个子总统萨尔科齐以欧盟轮值主席国元首身份见达赖,北京反应强烈,又是抗议,又是谴责,甚至取消了中欧峰会。然而,今次对手是奥巴马,北京恐怕只能逆来顺受,唾面自乾了。如果说萨尔科齐表演的是法国式滑头,奥巴马表演的显然是美国式滑头,而中国领导人何时也能在洋人面前表演一下中国式滑头呢?(东方日报 陈竞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