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图:鼓吹改制别急于此时,严厉问责才是当务之急!
有着美国背景的《每日经济新闻》的写手叶檀女7月26日在东方早报撰文《拆分铁道部变成铁监会》,抨击723事故的原因是体制问题,强烈要求借此机会对铁路系统进行彻底的市场化。
悲剧还未结束,丑剧又要开场!笔者仿佛看到:在723事故中罹难的同胞们尸骨未寒,资本的秃鹫们就目光贪婪地聚集着,急着要分享又一道私有化大餐了。
出现安全事故,首要的是实现真正的问责,而这些资本的代言人们在事故调查结论尚未公布之前,就想当然地将责任一古脑推向了体制问题,迫不及待地要进行私有化。30年以来,见过太多见利忘义的资本家代言人,但没有见过一群如此丧心病狂的资本代言人:为虎作伥,原来是因为没了人性。
723事故发生之后,事故原因被各方玩弄的得是扑朔迷离,替罪羊找了一个又一个,但是却越来越难以在逐渐觉醒的民众面前交差,因为,经过30年的市场化下的生活的深刻教育,民众早已不是一群被自由派一煽动就跟着上街的炮灰了。当今中国,只要不是精神上的流氓无产者,绝大多数老百姓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利益到底是什么?
别看网络上私有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如今这年头,水军的存在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大家也心知肚明:穷老百姓是雇不起水军的,这些水军受雇于哪些集团,也就不言自明了。
723事故原因有那么复杂吗?我们不妨先列举一下网络和媒体上比较典型的混淆视听的几种托辞:
1、高铁事故频发是刘志军贪污腐败的结果;2、是铁路系统垄断的结果;3、是大干快上导致技术不过关的结果;4、是天气原因导致系统失灵的结果;等等。
刘志军被撤已经半年多过去了,把责任推给前任,这是一种典型的无赖做法。俗话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没这个勇气抗下这份责任,当初就别去挑这个担子!如果说铁路系统垄断直接导致了这次事故,1998年德国高铁的重大伤亡事故怎么说?如果是大干快上导致技术缺陷,动车组在此之前运行了那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出现事故,却偏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密集地出现故障,最终酿成了惨案?归结到天气这个原因,难道动车组之前那么多年的运行就没有遇到过雷击?
在媒体上胡扯了那么多的淡,就是不谈安全生产这个最直接的原因,才导致无论怎么使劲地公布事故“调查结果”,最终还是疑点重重。
只要查一查两车的运行时刻表,事故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事故发生时,原本在前的车却在后面进行了追尾,这只能说明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列车的调度程序出现了重大失误,才是导致本次惨案的最直接的原因。即使信号失灵,监测系统不工作,跟这个原因相比,也都只能是间接原因了。
那么,在723事故之后,最应该被立刻问责也是事故调查过程中最该予以回避的铁道部总调度长,却立刻调任到了捅了漏子的上海铁路局,并且在第一时间负责了对事故的调查组织工作。这样的安排是出于疏忽,还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改变事故结论?也难怪民众非常愤怒地质疑在现场何以如此着急的要掩埋事故车辆的残骸了。笔者不愿意去揣测所谓的阴谋论,但是,这样的人事安排不能服众!
如果事故的导火索是因为调度混乱这样一个非常低级的失误,那么这个事故是否是一次罕见的偶然呢?
就在723事故发生的前3天,即7月20日,铁道部刚刚召开了《关于延伸铁路货物运输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实施意见》的全路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经营向市场化转型。而在铁道部新旧领导班子交替之后,铁路系统市场化的呼声就一直不绝于耳,新部长上任以后,在人大会议期间还表态说暂铁道体制改革暂无计划[1],然后时隔才一个月,再次在公开场合讲话时就剑指政企分开了。变脸的速度不是一般地快:
人民网4月9日:铁路经营权下放年内或试点,市场化改革启动
《时代周报》4月14日:刘志军之后,铁路改革重启
《财经国家周刊》5月2日:推进铁路运输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各路局进行市场化转变的探索;铁道部正在讨论放开地方的部分经营自主权,采购权、配置权、客货运价格调整等方面的权力正在酝酿适度下放给地方,规划草案已经基本完成。
2011年以来,在市场派人士的眼里,似乎是一个等待了许久的铁路市场化、民营化、私有化的春天的开始,但伴随着这个春天的脚步的,是京沪高铁一次次的停车,以及723的国殇。
而据政协委员何新透露[2]:我近日与铁路人员曾有接触,听到的反映是:市场化运动毁灭了铁路部门。目前该系统人心混乱,举步维艰,腐败黑幕多多。运行秩序有失控崩溃的可能。
铁道部内部对放权持谨慎态度的官员也曾经在媒体上表达过了自己的担忧。“一旦放权过多,难免导致混乱,反而违背了初衷。”
刘志军曾被广泛认为是阻碍铁路体系改革的人,“早在2003年,铁道部内酝酿的铁路体制改革方案(讨论稿)就被揭晓。此讨论稿低调诞生,不仅从没有公开讨论,也少有内部讨论,但被认为是最接近高层想法的方案。 ……一位接近铁道部人士表示,刘志军不走改革派路线而讲究发展建设,曾提出牺牲三代铁路人建设高铁的说法,近乎激进地建设高铁。[3]
所以《时代周报》这篇文章读起来,味道就显得非常特别了,《时代周报》透露[4],铁道部在此次温州事故以前,正在进行内部洗牌,这个事件以后,洗牌的幅度将会更加剧烈。关于刘志军的腐败案,该报透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正是2011年的铁路市场化的改革,导致了“人心混乱,举步维艰,腐败黑幕多多。运行秩序有失控崩溃”这样的一个局面,如果真要在往体制上找原因,723事故恰恰是激进的铁路体制改革之祸。
正是由于刘志军时代对“铁路系统改革的抵制”,新的铁路部长上任伊始,就被贪婪的市场派们给予了厚望。新任部长也不负众望,对改革的呼声迎合备至,拉开了被媒体称为“xxx新政”的改革大幕。
笔者突然想到了公元前262年的一场血战,老将廉颇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执行赵王的主攻攻击政策,坚守长平,几乎把秦军拖到绝望之时,秦人一个反间计,让军事门外汉赵括领兵替换了廉颇。赵括虽然在军事上是门外汉,但政治上却不是白痴,为迎合赵王的心意,主攻出击而最终致赵国40万将士被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纸上谈兵”的悲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http://politics.gmw.cn/2011-03/07/content_1684804.htm
[2]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32&articleId=28446
[3]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225/22559436194.shtml
[4]http://time-weekly.com/story/2011-07-28/117452.html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