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商战构建中华帝国

火烧 2008-07-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商鞅变法如何通过‘耕战’制度推动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以农业为基础,结合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强调商业与军事对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

商战构建中华帝国  

   

一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383年的先秦,属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天下大乱,所谓“春秋无义战”的兼并战争频繁发生。变法前的秦国旧贵族势力较强,政治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中原各国又以夷狄视秦,魏、楚两国更是举兵侵迫。  

    在那物资匮乏、资讯阻塞的时代,不可能商业发达,受物资条件制约,能自给自足,温饱生活已经不错了。这种极其有限的生产力条件下,“重农抑商”是必然的。当时人口很有限,要发展生产就要极尽利用有限的人口,又生产主要靠劳动力而非科技,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才能最大地发展生产力。商鞅根据时代条件作出了“耕战”的经济政治改革。  

    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史记》: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的原则。“开阡陌封疆”、“废井田”、“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制,调动了耕者的积极性。一派“私肥于公”的景象,无形中确立了类按劳分配的生产分配制度。秦国最先发展了封建经济。  

    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无军功则无禄,《史记》:(秦)“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据《汉书》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战争是政治手段的延续,对内发展生产,对外兼并战争,在当时是无可争议的事情。在纷战形势下,要想赢得战争,只有从制度转变,在政治和经济上先打败对手,秦国最早确立了封建统治。  

    唯“耕战”思想,使秦国由奴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需要,最终一举歼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国。不管秦王朝统一之后的统治寿命多久,但其能统一六国完全是“耕战”制度的胜利。  

   

二  

   

    “耕战”促进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其实,“耕战”并不属于奴隶制或封建制,“耕战”只属于生产力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时期。而今,“商品经济”发达时代,农业只能是各大类生产的基础,商业才能使一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防雄厚方能保证一国经济的正常运转。总之,以商强国,以战立国。  

    以商强国,以战立国。并非对外只有发动战争,以战立国就是要用战争来换取和平的生存环境,争取安稳的发展空间。从事实来看,“以战止战”才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中华民族不侵略外邦,但也不会袖手旁观邻邦受欺。“以战止战”和保护邻邦,现在更应当秉承这一传统与使命。  

    当今,战争不限于战场,不限于领域,“暴力”战争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经济领域,大中华要取得国际规则的制定权,这样才能拥有公平交易,享受平等待遇。要取得这些权利,不仅仅单纯发展为经济强国,更要以优先发展武器为前提,有军事强国才能保证经济强国的利益。因此,大中华要强化“商战”战略,“商战”就是商业强国与战事立国。  

    当今世界,一体化与多极化并存,一体化有利于相互认同,多极化对圈外有排斥性,对自身又保持独立性。一体化使世界各国人民最终走向团结,甚至统一,多极化又破坏了团结,但冲突更加速了弱肉强食,最后还是统一化,却是奴役。要不被奴役,只有壮大自己。同时,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暴力主义”决定一切永远不会过时。  

   多极化格局的博弈,实质就是一国的国防、政治、经济、文化等与它国的相较量。目前,我们的政治体制内,官员与公务员不分是个严重的弊端,官员是决策管理者,公务员是日常执行者。决策管理者应该由社会来民主选举,现时却限于公务员里提拔。这样的体制明显失效无活力,更容易滋生官僚腐败。  

而官员由民主选举既易于监督,又是消灭权力世袭的有效措施。  

   

三  

   

    现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民的就业方向有个怪异现象,那就是去争挤“公务员”。按理来说,像公务员这样的政府职员应该不是国民的争夺职业,方能显得一国制度之优越。公务员像公司小职员那样是为民服务的,理性经济人是不会选择它来施展抱负的。  

    商战时代,国家就应该更提供自由的平台给国民,如美国在此方面似乎有更深刻的认识,在美国一美元可以注册公司,然而,我们中国的《公司法》明文规定为十万元人民币起,而且地方工商局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程度还可以另行拔高规定,如福州鼓楼区就规定为十五万元起。  

    从文化上看“商”对国民的影响。从商的人学会了精明,商业就是不断地竞争,从商的民族往往被公认为是智慧的民族,如犹太人民族。可见,建立全民向往商业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竞争力。另,从外国进口现成品是不利于本国工业发展的,而外国的高科技核心技术也不可能轻易对外开放,有钱想买也买不到,惟有能源进口才是大国商贸的重点,诚然,争夺能源更是政治和军事的目标,用经济的优化手段靠商贸来获取。  

    商业相应的是竞争学,与外国的交往无不是竞争,否则就是战争。战争不是现在的重心,所以竞争是主流,培养竞争力的国民是重点。这样的国民素质培植并非靠教材来完成,而是要有这样的制度环境提供。由商业而走向国际,从商的侨民带去了中华的文化,凭借在当地的富者身份,很容易将民族文化渗透进当地民族。至少,外来文化能被土著民族接受,也是邦交的前提。  

“耕战”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摧毁了奴隶制度。坚信完全贯彻“商战”也定能摧毁现时的剥削制度,使人类向文明再迈进一步伐,或许构建了中华帝国,一统世界不是什么妄想。  

   

新文明  

   

   

一、男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旧文明  

   

    人类历史从自然状态进入原始氏族公社,首先为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以女性主导社会的文明,显然是因为女性的怀孕功能决定的文明——换句话说——女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文明。——子不识父,只知生母,固然以母即女性为脉系的社会文明。人类的姓氏雏形也是在那时产生的,以母系氏族为发源的文明其姓氏固然以女性为标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最早的古姓氏都是“女”字偏旁的缘故,如“姚”、“姜”,甚至连“姓”本字也以“女”字为偏旁。  

    母系氏族公社并不长久,很快就被父系氏族公社替代。而推动这种进步作用的无异是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在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已经出现了财产私有,虽不起主导作用,但“私有财产”的积累使母权制解体,过度到父权制。也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平和的自然过度,并不血流的冲突。当然,男性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也是其过度的原因之一。父系氏族公社是私有制的发展与形成时期,父系氏族公社的文明已然是男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文明,因为子承父业,血缘关系决定的继承对象,这时候不能起生产主导作用的女性显然不能成为继承的理想对象。“……废止了按照女系确定血统及母权制继承的办法,而确立了按男系确定血统及父系的继承权。这一革命在文明民族中间是怎样及在何时发生的,我们毫无所知。它是完全属于史前时代的事。不过这一革命确实发生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1954年版本,第53页末段)  

男性的威猛表现在疆场的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脯上,在父权制的社会得到了体现。人类的自相残杀从此拉开了序幕,“……由儿子继承财产的父权制,已促进了家庭中财产的积蓄,加强了家庭以与氏族对抗……”(同上,第103页)但首先表现出来的应该是氏族间的械斗,其次才在氏族内部。为什么?“……财产的差别因世袭的新贵及皇帝权力底最初萌芽之形成而对社会制度发生了反影响;……;一句话,把财富当作最高福利而对它加以颂扬和崇敬,并滥用古代氏族制度以辩护对财产底暴力掠夺。所缺少的只是这样一种机关,这种机关不仅可以保证各个人所新得的财富,以避免氏族制度底共产传统,它不仅可以使以前被轻视的私有财产成为神圣,并宣布这种神圣化为人类社会底最高目的,而且对一个跟着一个发展起来的获得财产的新形式,也就是说对于财富底不断加快的积蓄,盖上社会普遍承认的记号了,所缺少的是这样一种机关,这种机关它不仅可以使正在开始的社会的划分为诸阶级永久化,而且可以使有产阶级剥削无产者底权利及前者对后者底统治永久化。”“而这种机关毕竟出现了。国家被发明出来了。”(同上,第103-104页)  

简单说,就是因战争胜利的氏族不断扩大,达到一定程度及私有制发展到足以要催生“国家”来保护私有财产的时候,氏族内部就需要分化阶级,而分化的过程当然是由杀戮反抗者即使用暴力来完成的。所以,以男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文明是部哀鸿遍野、血杵漂移的历史,却不能否定它的进步意义。其次,女性转入男性的从属地位的变化。男性以绝对的体能优势扭转了社会地位也具有决定性意义,才能将财产直接继承给其子女。从两性看,失去物质数据保障的一方便要从属于另一方。当成为依附者一方之时,必然要寻求某种东西来谋取到依附,由被依附者嗜好决定的美貌和智慧就是女性的最佳首选。如楚宫之腰、汉宫之鬓,后有三寸金莲。因此,女人先天的诡计不亚于男人后天的谋略,这在女性的生理上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把女性的诡计锁定在男权社会安全的允许范围之内,必然产生约束女性的文化,如三纲五常就是其鲜明的成文法。可见,以男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文明还表现在对异性的歧视与压迫之上。直至今日也未必完全解除,甚根本无以解除。  

    权力是因为保护私有制的需要而产生的(见上段),权力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占有财富和扩充财富。消灭权力就等于消灭国家这个机构。这可能吗?显然是个未知数。既然是未知数就不加入考虑范畴。国家这个机构萌芽于父系氏族后期,最后以暴力定乾坤。国家也就是为男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文明的需要,中国的文明史就是如此,虽然历史上出现过名副其实的女皇帝武氏,但绝未断续过父权制的体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都不出这个樊笼,到如今,反反复复,却已经迷惘在探索着人类进步的新文明。——对旧文明的修修补补,而根本未曾考虑要动摇旧文明的基础,旧文明即“男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文明”的基础就是财产的世袭制。能否保留国家这个机构又消灭旧文明呢?既然男性的生殖工具决定的文明能够取缔女性的,那么,不以性工具决定人类的新文明来替换旧文明也不无可能性,只是既得利益阶层的不愿意而已。  

   

二、新文明社会不允许存在VIP公民  

   

新文明社会首先不允许存在VIP公民。所谓的VIP公民是什么?VIP公民就是执政党徒,执政党徒拥有超越普通公民的权利。公民在法律上应该是平等,但VIP公民却具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利,甚至法外的附加权利。为什么称呼为VIP公民?任何政党的初始,寻求党徒无不是自愿者即登记,在近代中国就出现过一人多党身份的。跟做企业一样,规模成立后就要追求集约的质量和效益,党徒的素质要求提高了,直接从各个群体的优秀人中选拔。久而久之,对被选拔的对象产生共识。于是,能成为其党徒是份荣誉,实际的职责履行却被抛却,这对底层党徒的管理是难以到位的,原本的宗旨现在只剩下无相应义务的权利。同时,只有VIP公民才具备执政的条件前提,把拥有VIP公民的身份当成为个人的谋利便是其实。因此,VIP公民的存在,显然不利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社会。……(对此,只能谈这么多。题外话了。)  

   

三、打破“最好的职业是皇族”  

   

“最好的职业是皇族。” 是一法老说的。最好的职业是皇族,这皇族就是法律上的寄生虫,实质是权力的世袭。打破“最好的职业是皇族”等于打破“权力世袭”。取消“财产世袭”或许是空想的,但打破“权力世袭”是极有可能的。  

取消“财产世袭”或许是空想的,因为财产世袭在过去、现在都是构筑家庭的基础。取消财产世袭意味着要改变现在的家庭伦理。不以物质依附关系的家庭里,传统的家庭伦理将呈现绝对的平等关系,长幼只是个称呼的概念,这是最明显的表现。家庭没有过去那样的牢固,尤其夫妻之间不再过去的多少有依附关系那样牢固。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消灭世袭制应该是公有制的结果而不是前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比,前者是斗争学,后者是竞争学。斗争学偏向于暴力实现理想,要实现平等只有使用暴力推翻剥削阶级。竞争学教唆你工具理性,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唯利主义,但不被法律制裁的后果;同时,向弱势群体说教,机会平等的,只要你肯安于现有的制度去努力工作;潜台词——贫穷是对懒惰的报应。  

取消世袭制又有可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相信好的制度能够提供给每个人实现抱负的平等平台,而靠祖上的阴庇只会宠坏自己的后代。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开明人士更会赞同这点。他们相信社会的残酷只是个体成长磨练的介质,在有生之年他们就会把后辈引导,但不一定必须让其继承唾手可得财富。所以实施高额遗产税是可行的,并得到一些大富翁的支持,甚至根本不满足于此而宣称要全部捐献出去。无形中,把几千年来的“男性性欲工具决定的文明”社会向前推进一步。这就是新文明的曙光。  

权力世袭是最低等的文明社会意识,也是最卑略的行径。财产私有不一定是乱世,但职位私有肯定是最糟糕的社会。不是赤裸裸剥削的奴隶社会就是乱世。典型的以男人的性欲工具来决定人类的社会文明。权力世袭的社会必然垄断教育,扼杀才能,监控舆论。“防民之口胜于防川”真实讽刺味十足。当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方式来实施这一切。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让平民阶层上不起学。不从权力上来硬性手段,只要从物质上来限制下手,就可以将平民中的准杰出者也赶进奴役的生产领域。  

权力世袭是财产世袭的结果,而权力世袭更好地维护了财产世袭,财产世袭也就是权力世袭的丑恶目的。这与权力的目的是财富无区别。如此说来两者就难以割舍了吗?亦是亦非。如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创造了极其自由的社会形态,只要有金钱,自由之门永远对你大敞开。金钱使你在自由市场上平等,交易只认钱而不认对象身份,这种交易扩展到人格和尊严的交易,只要叫得出名字的都可以成为交易对象。所以自身去垄断权力显然无意义了,职业代理人这行当便突显起来,且成为最荣耀的行业。表面上权力世袭已经被打破,实际上还是牢牢掌握在“资本”的手里。而靠权力世袭的旧贵族若不转化为“资本”的新贵族者就日渐没落,因为职业代理人的素质往往超过旧贵族,与职业代理人共事,旧贵族的存在便显得式微。旧贵族对社会进步的反弹是反动的多,他们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可以不惜牺牲国家人民的利益,这点新贵族也不逊色。只要能够自身获利,管你百姓买得起房还是看得病,若动乱就镇压,历史上不是没先例。  

埋葬封建王朝后,权力世袭的臭名昭著已是共识。虽仍未名实全亡,却也不敢公然。权力由独裁分化为管理委员会。这个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总是在集团内部选拔轮流,这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民主。整个集团无形中形成了类古代的皇族,集团的永久职业——管理委员会。  

   

贱民新论  

   

汉语辞典里,贱民的意思是:“旧指社会地位低下,没有选择职业自由的人。”对于这样的定义,现在没有人再是“贱民”了。其实,在统治阶层的眼里,除了统治阶层之外都是贱民,非“士”即“庶”,也就是“贱”。作这样的论述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胜利几百年之久了,中国人还不能在潜意识里摆脱掉封建伦理,装进自由与民主。贱也好,贵也罢,关键是自我意识问题。  

奴隶统治就是因为有大量的甘愿奴隶存在。这些甘愿奴隶的人,他们的自我意识就是“贱民”,他们的出路意识就是顺着奴隶主设置的统治制度去奋斗,只要统治者能给自己存在生的希望就存有幻想。只有统治者给予的生之希望渺茫时候,才拿出生命来当赌注,如陈胜吴广的起义。所谓的逼上梁山,相信也不是什么思想意识的觉悟,难听点是为了苟活世上,当招安令一来就把浩浩荡荡的起义运动平息了。  

正因为社会有大量贱民的自我意识的人存在,才使得奴隶统治能延续下去,并且使得志士被一个个地杀头。贱民只要有靠近奴隶主的机会,会随时出卖掉替自己翻身的志士。因为贱民的潜意识里没有翻身的概念,只有依附于奴役自己的人并得到其重用才是出路。所谓“树大好遮荫”,是贱民经验的总结。要觉悟贱民是件棘手的事情,哪怕你用鲜血来教育,他也只会拿馒头来沾取去当灵药。晚清的留洋学生带回来了什么不用讨论,但他们的潜意识里都有非贱民的思想,这是他们在非贱民的环境里深受潜移默化的结果。所以,要使得贱民觉悟见效的灵丹是给予民主与自由的环境。但这是不可能的,那只有创造这样的环境,而创造这样的环境就等于推翻奴隶统治的社会,推翻奴隶统治还是要靠大量的贱民觉悟,因为推翻的力量在贱民身上。  

没有贱民意识的社会,奴隶统治无以延续,尽管奴隶统治由大量的暴力工具,而暴力工具还是由大量贱民意识的人组成的。所以社会制度安排是取决于这个社会里的大部人的潜意识,他们的潜意识是贱民,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个奴隶的社会。  

奴隶社会因贱民而存在,贱民间接地维护着奴役自己的社会。在贱民的意识里,只要自己不常被偷、盗、抢,且税负不太苛,都是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他们就会跟随着奴役自己的人去消灭替自己翻身的人。  

贱民的定义特征是“没有选择职业自由”,不知道定义者是怎么理解的。搬运工与工地民工可以互调,权力世袭下吃喝玩乐的政治谁都会当政但轮不到你,只有那些专业性强的职位的流动性才小,如运动员刘翔没文化,脑力者偶尔还能从事一下体力活,但刘翔从事不了脑力活。马克思经典著作对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划分是是否属于雇佣地位和被雇佣地位,同时说明了资本主义里的自由只有选择雇主的自由而没有不受雇佣的自由,所谓的自由是一无所有的自由。换句话说,就是受雇佣于资本主义这个制度,所以说,缺少自身摆脱受奴役制度雇佣的意识的人都是贱民,而知而不思变的也有且多,真正的贱民正是这些甘愿奴隶的人。那些完全缺少主人观意识的是彻底的愚民,愚民是人文关怀的对象。贱民不是从经济层面去区别,如汉奸能够丰衣足食吧!但意识里是个不大折扣的贱民,而且是民族的贱民。可见,财富不是判断贱民的依据,是否贱民在于个人的认识,否则作愚民。  

贱民的定义前提是“社会地位低下”,也不知道定义者是怎么理解的。社会地位低下无异于针对社会关系而言,士族与庶族不相往来,久而久之社会分化为两个等级,差距越拉越大,士族凭借掌握的权力即所谓的合法暴力工具来欺压庶族,被欺压又无处伸冤且忍受当然被鄙视,而有骨气的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甚至生命的代价。让统治阶级头疼的被唤作“刁民”,刁民指刁钻的人,这些人善长于诡辩,未必有翻身的意识,但刁民更容易接受斗争,刁民的极端是暴力组织。刁民的投机倾向最大,与官僚勾结欺压弱势群体是常事。最忠厚实在的中国的农民,地位不能再低下了,农民淳朴老实,巴结讨好的事不会做,除非被惹急了才发彪。农民懂得官僚与资本家的卑鄙,为了日子过得安分,总是忍耐,但忍耐并不等于屈服,时机一成就群起揭竿。地位与农民相当的工人也差不多,现代的罢工都是底层的工人牵起的。由于穷得一无所有,才无所顾忌,所以他们无谓奴颜婢屈来求取工作,而他们遭受最多的来自底层管理者的辱骂。因此,贱民中最贱的是中低级管理阶层,广义讲是一般的白领阶层,他们的意识最高,但也最容易屈服,他们是内耗的大军,同阶层之间互相竞争而相互出卖。  

未来,领导罢工斗争的定是一般白领阶层中的走投无路者。但我们的宪法不知从何时起变为罢工非法了,因此,只要有罢工违宪行为而被镇压是合法的,可以牵警犭去咬,也可以开装甲车去碾压。  

   

两大类生产  

   

    两大类生产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之物质生产,及为类种之延续而进行之自身生产。两大类生产之提法并非新鲜事,远在上古已经被发现,告子:“食色性也。”孔丘:“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过,这种提法只限于生理层面,未扩展向其它领域,以至后来西方的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将生产与人口联系起来,延展出新理论——《人口论》——虽然第一次把人口问题在经济层面提出来,但缓解方法为瘟疫或战争,又似乎反人类的,最后沦落为肤浅的资产阶级说教。续《人口论》之后,西方精英之反人类理论便更加阴险,在人口与生产问题上,他们竟然加以“二八定理”,炮制出“垃圾人口”论,地球不堪负重时就先灭绝掉80%的“垃圾人口”,留余自称创造了80%财富的占人口比例20%的精英。  

    人类之两大类生产,构成社会文明之基础,阶级统治亦围绕此为主轴来展开。在物质生产文明领域,阶级统治以私有制的方式对人民劳动力的支配。在性文明领域,阶级伦理以礼教的方式使男性支配女性,于此,或许只是“夫权”,其实不然,倘若无男性支配女性的“夫权”前提,“君权”、“父权”则无实际意义。因为男性不支配女性,即使女性自己能确定亲子的生父,父系社会的继承制也将被打乱,则意味着“以男人的性欲工具决定的文明”失效。可见,解放女性对瓦解世袭制有一定之作用意义。  

    男性对女性的支配主要通过占有的物质。同样,受控制物质能力的约束,个别男性可以支配着数量不等的女性。控制着权力的男性也可以支配女性,权力的体现还是在于对物质的控制。只要私有制存在,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永远不会消灭。过往的就不说了,以现代来看,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力仍然不减过去的。媒体频频暴光官员养二奶现象,多者达几百个,如此规模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是罕见的。而女性地位的进一步沦丧,还体现在卖笑的收入上,据悉,当前物价急剧增长,惟有“嫖娼”费不涨,且有反降现象。  

    只要是私有制,女性就难免于沦落的遭遇。析开复杂的社会现象,所有的阶级统治无不是在两大类生产上做文章——对生存资料的无偿占有,对性欲对象的强力支配。这也完全符合人的生理需要,只是这种需要通过权力与控制资源的方式得以最大程度的占有。“一般人除了挣钱外,生活就是吃喝和性生活。”(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俗话说:男人不坏是因为口袋不够,女人不坏是因为诱惑不够。“口袋”实质是控制资源的能力。倘若已经拥有了这一切,那么就会去极力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正表现于此,种种“屁股决定脑袋”的决策结果,又无不是加大了“诱惑”力。  

    与过往相比较,现代对性的强力支配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奴隶制下,为保证等级的血缘纯份,阶级间不通婚,对被奴隶阶级的子女限于女俾,属劳做使用。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支配,以封建主最典型,但有限制,选宫女的对象也不过限于未婚嫁的年轻女子。而纳妾也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更多的是一些女人寻求救济式生存。而今,成批的农村无业女性涌向“卖身”的肉体交易,难道只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吗?显然是难以圆说的。先是农村女性,接下来已经有普通白领妻女也沦落的端倪,难道还能说是经济进一步发展到此阶段的必然产物吗?而经济发展到过往任何时代都无以比拟的当代,怎么反而使人民更加沦落呢?不言而寓,社会资源被非常不合理地分配了。  

    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的差别。那么,分工的不同却有着收入的悬殊,这显然不能说明没有地位的差别。从按劳分配看,虽然按劳分配是私有制的前提,但能够真正按劳分配了的也好,事实是非常不等价的劳动交换。按劳分配的不等价交换由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介入来实现的,把不等价交换掩藏,呈现出收入悬殊的原因,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  

    社会主义建设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由于受生产力的约束,现阶段只有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无论谁都不存在什么生产要素,即根本没有个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因为生产要素是国有的。  

    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这两大基本国策不就是对两大生产巨大调整。对于计划生育,有教授喊出《大国空巢》之危机。至于改革开放,其是非对错已然昭著于国民。按生产要素分配好象在一夜之间冒出,正如国有资产一夜间被所谓的管理阶层“收购”了一样,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在一个公有制的天下,即使再怎么生产没效率,也不可能存在资不抵债的问题,除非是人为的数据作弊,因为公有制下的生产是国家宏观调配,就算“大锅饭”造成了生产不效率,底线也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好在胡温政府一上台,就当即阻止了管理层“收购”再演化下去,保住了军工企业。  

    人类的文明无非是围绕着两大类生产在转的,从近20多年的改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政方针也是围绕着两大生产在转的。对于物质生产,无非是考虑做大蛋糕,及怎样分配蛋糕。做大蛋糕需要调动劳动的积极性,而分配蛋糕则完全取决于劳动力受谁的支配,其分配之公平与否也便由支配劳动力者在掌控。支配劳动力先要通过支配生产要素来实现的。生产要素在国家手里,那么劳动力由人民来支配,生产要素掌握在私人手里,劳动力就被个人所支配。被个人所支配的劳动力很快就变成为劳役的奴隶地位,状态什么样呢?仅可获取为维持自身生产的生存资料。  

    可见,在两大类生产问题上人类已然伤透了脑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微小的变动,都能牵引起巨浪滔天般的后果。短短的20年间,公有制能在众人眼皮底下变换私有制;男女比例失衡已经威胁到将来的社会稳定,而这危机之爆发比任何战争都可怕。据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当前有5000万的失恒数量,进一步恶化,则只有开放妓院来缓解危机了,否则,光棍大军的动乱比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还破坏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