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救不了亚速营说起
马里乌波尔的亚速营守军投降了,俄记者在钢铁厂的废墟中发现的乌军遗弃物中,有一本中国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平原公子写了一篇文章,《孙子兵法,也救不了亚速营》。牛弹琴也写了一篇文章,《乌军掩体里的这个发现,与中国的软实力有关》。
平原公子说,《孙子兵法》属于“道”的层面的军事著作,并不能在战术层面上对乌军有所帮助。而且还有具体战场情况具体对待的问题。亚速营困守钢铁厂地下,事实上已被泽连斯基政府放弃,没有补给,没有迂回空间,只能拿平民作肉盾,什么兵法也救不了他们。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妨
问一下,除了平原公子所说的困守钢铁厂地下这种情形,在有补给,有空间的其他战场,乌军可以运用《孙子兵法》作为指导吗?其实平原公子在文章的最后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正是在“道”上面,乌军及泽连斯基政府不具有“道”,什么兵法也救不了乌军。他说,“请问,乌克兰是有道?还是有将?还是有法?还是有谋啊?买办政府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死心塌地归附帝国主义主子,残害同胞和人民,维持自己的统治,从苏联解体、颜色革命、乌克兰内战到今天,这个国家的经济已被摧毁,脊梁已被打断,政治上纳粹复辟,道义上站不住脚,外交上一条道走到黑……这样的状况,是没有办法去谈什么军事和兵法的。”平原公子的观点我是赞同的。
就是说,由于泽连斯基政府是代表买办资产阶级的,由于它的反动性,它是用不了《孙子兵法》的,虽然《孙子兵法》不是无产阶级的军事学著作。至于无产阶级的军事方法,一切反动派更是用不了学不了的,这是由他们的反人民性决定的。毛主席就说过,我们的方法国民党是学不了。比如人民军队情报来源不仅仅靠的是军人,还靠广大群众地叁与。军事行动的保密性,更是与群众紧密相关。敌人做得来吗?因为我们有根据地,有良好的军民关系。再比如军队纪律问题,我们靠的是自觉的阶级觉悟,国民党军以及其他一切剥削阶级的军队要么有时纪律涣散,要么有时不得不严刑峻法。因为对于人民,国民党的军队是进行阶级压迫的工具,它的军队内部也存在着阶级压迫,所以我们的军事方法它是学不来的。就是说,军事科学是有阶级性的。反动阶级学不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方法,这是由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的。不但学不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方法,就是他们自己的军事方法中双标的、虚伪的要求也做不到,如军纪要求、俘虏对待。多说一句,优待俘虏,就是在共产党的军队中,也只有毛主席的人民军队做到了。优待俘虏,不仅是一个人道和文明问题,而且是阶级分析观点下的问题。因为敌方士兵,他的来源,也属于被压迫阶级。他放下武器后,不应 疟待杀害,经过阶级教育,有的可成为解放战士。就是回去的也会造成敌方士气的瓦解。
反动阶级学不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方法,倒不是说他们生性愚笨,或者能力不行,这是由他们的阶级本性和军事科学的阶级性决定的。军事科学并不是纯粹的谋略,武器装备等构成的。拿谋略来说,好象只要统帅足够聪明,能够灵机一动,想出点子,好象下棋一样,没有这样简单的。如果国民党某人一定要学共产党的军事方法,那就要打土豪,分田地,为群众办事,军队内部官兵一致,实行军事民主,那他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就把国民党都否定了。有一个日本侵略者,他看了《论持久战》后,成了日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有各自的军事学,虽然都是军事学,但他们的内在本质和最终要求却是不相适应的,矛盾的,冲突的。
资产阶级对他们自己的和以前的军事学是抱着实用主义的、双标的态度的,因而有时对其科学的成份也不能真正实践。对于无产阶级的军事学,则更不能实践了。而无产阶级能够批判地继承以前的属于剥削阶级的军事学中的合理部分。
不唯军事学有阶级性,政治经济学也有阶级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改开后不吃香了,西方经济学却大为流行的原因。
在雇佣劳动制、私有制的今天,号召人们爱厂如家、乐于奉献,号召人们学雷锋、爱集体,不是十分别扭、十分可笑吗?当初说的是引进先进技术,技术没得到,倒是失去了市场,引入了外资控制,得到了所谓的先进管理制度。所谓的金钱刺激、利润挂帅、减员增效、绩效考核、末位淘汰、能者先上、专业管理,以及产自本土的九九六、福报说等等,不一而足。本来当初有着先进的管理方法,鞍钢宪法,却弃之如敝覆。
再说说牛弹琴的文章。文章说国外出版《孙子兵法》是中国软实力的表现,可惜只是两千多前的文化影响,外国人只谈论我们的孙子、老子、孔子孟子,我们现代人应当羞愧。我要说地是,我们是应当羞愧,但不包括毛时代的人民,反而那时的我们称得上十分的自豪。在那个东风压倒西风,连基辛格也不得不承认在人权问题上中国处于攻势,美国处在被告席上的时代,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與论上、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力怎么就弱了呢?这是真实历史吗?不幸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后来攻守易势,追随别人(实是投降),不被认可,没有了所谓的软实力。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让我们走到这一步的?我们又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这还不是因为,我们放弃了阶级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