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人民历史教科书——《人民资治通鉴》
下面是我今天早晨在一个高校史学论坛上看到的一位本科生对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评点,引起我的思考,分享如下。学生写到:
是宣传还是教育?
看了一些名家的历史著作之后,觉得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极大程度上骗了我们对历史的看法:
一,有些历史事件微不足道,教科书却大书特书,伟大的胜利,比如三元里人们抗英,英国人义律和卧乌古的正式报告里提都未提到。
二,有的农民起义几乎全是带来灾难却被认为是农民起义最高峰,如太平天国运动,15年的屠杀与饥馑,使中国付出了1000万到2000万生命的代价,所得又是什么?
三,对人物事迹评价有失公允,如琦善,真有那么坏吗,真是卖国贼吗?茅海建证明了不是。
四,对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不加以区分,至少在我们云南当地有许多传教士办了学校让当地人上学,说成是宗教侵略(二战时我承认有传教士充当间谍,文化侵略)。
诸如此类问题不绝于课本上。
我觉得教科书成了一种宣传品了而失去了作为历史这门学科应有的价值的体现甚至教育的目的都未达到。正如茅海建所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可是,我们对待失败却用错误的观念去面对,总认为中国当时还不至于不可挽回地失败,还有希望获胜。虽然说不服输,“是一种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一种挚爱”,但是作为一种宣传品就不应该用历史课本来唤起国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激情。
就上面这篇学生思考我评点如下:
一、 英国人义律和卧乌古的正式报告里未提到三元里抗英,难道就是我们教科书在骗人吗?试想侵略者带队的怎么会将自己被大清民间力量打败写进报告中,那样他们会得到本国上司赏识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它的价值在哪儿?价值在于中国民间对保家卫国是绝不含糊的,是誓死捍卫自己本民族利益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它掀开的是之后百年民间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史,我们教科书不是谈多了,我认为是谈少了。在一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腐败政府之下,我们的人民没有因腐败者制造的伤害,就放弃了保家卫土的责任。这种民间自发的组织抗英正如孔庆东笔下的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体现,这精神值得大书特书,教科书篇幅本来就少,分解到上千年的历史中去,其中许多精神都没谈透,才需要我们从事历史研究的去挖掘,为民族增加更多的健康精神食量。
二、 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起来的?难道是人民吃饱饭没事了胡搞吗?在一个腐败朝廷的治理下,民众本来就已经怨声载道,再加上外国侵略者逼迫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灾难负担都落在人民头上了。试想这灾难落到咱家身上,而政府不但解决不了,反而自己的官员还变本加利地豪夺,那非要人民等死吗?人民起义,问题不在人民,绝对在政府。想想,他们有多少不是良民,是政府把良民逼成了没有活路的“刁民”。要不饿死要不屈辱地活着,在一个儒与侠并存的民间社会,就会有人带头造这个反。谁愿意生活好端端地去送死,是为了走出屈辱获得尊严,是为了幸福,宁愿抛头颅洒热血,难道历代农民起义不是这样吗?生存权没有保障了,他们不起义还有什么活路呢?为了生存去死,死得其所。这也象选举一样让一个剥削人民的官僚社会垮台,只是用刀子选举了,因为没有大字报和民主投票,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最见效。就是毛泽东说的:造反有理。
三、 要想给琦善平反,那先证明林则徐做得不对,琦善的参照系是林则徐。腐败的中央将林则徐调离广东之日,就是反人民之日。琦善去了不坚持林则徐道路,就是维护中央的反人民性质。即使他个人品行和作为不是那么坏,但他是代表腐败中央执行错误路线的代表,就是黑恶势力的代表,就是坏典型。何况有林则徐参照呢?想为琦善平反,那就打倒林则徐或证明清中央决策是正确的、不是腐败的。
四、 确实西方传教士来华有不少人干了些义举,但他们来做什么来了?传教是核心。传教性质是什么呢?就是让中华人民跟着他们走,将身心交托给西方人开设的教堂。让其中的佼佼者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过上好日子。不是引进多少资金或送多少粮食,主要就是给大家换上一颗不同于以往的心,只是让人觉得有希望和变得富有了。这无疑是将中国的精神管理模式摒弃一边了,尤其他们的十一奉献,就相当于一个政府又收了一次税。那从政府角度讲,就是和政府争利,也是增加了人民负担了。何况我们并不缺少和他们一样精神食量。最主要是他们用炮舰来更有说服力地传播他们的教。让人很难分清楚究竟他们哪个是真的,是拿着武器的西方人真呢还是拿着圣经的西方人真的,何况他们军队中士兵也多是一手拿枪一手拿圣经。如果没有受到拿枪的西方人的伤害,中国人打死也不会对传教士下手。西方要真来传教,就坚决杜绝后面的炮舰跟随。我们今天依然看不到这种决策,看到依然是美国军队到处征伐,动不动就武力威胁制裁他国。那是相信圣经主导的西方呢还是炮舰主导的西方呢?我们始终怀疑他们的善意背后是否有侵略的图谋。就因为他们的宗教和战争永远纠缠在一起。让我们无法相信他们的善心!我们的课本这样宣传就是一种警惕,至少让一部分人不要麻痹大意,以便有战事还能应敌,而不是全部都举手投降。今天基督教在中国是历史上传教最广的时期,但纷争也在扩展。如果民众没有清醒的意识,那就是放弃本民族之教全部西教化了。这也是我们今天高举毛泽东主义的理由。我们毕竟有我们的传统,我们可以包容,但我们不可以全部被变质失去自我。这是我们的民族性,这是汉语的传统,除非让中国人都不说汉语了,彻底割掉这个传统脉搏!
看到该同学后面的评论,我觉得有几点需要提醒:
1、必须清醒各国都在教科书做文章,最近俄罗斯关于斯大林的评价就改写了过去的否定态势,日本人也从未将南京大屠杀写入自己的教科书,美国也不将自己在两次大战中卖军火写入教科书,这种常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2、 我们的历史承载的不止是揭示真相,还要追求善与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完善的合格的人才。只求真,仿佛今天理工科学生只关注那点专业,却连善与美都很少关注了,那生命就是残缺的。
3、 历史教育让人只记得屈辱和灾难怎么行呢,今天我们妖魔化毛泽东就是只说“饿死三千万和文革浩劫”,就连这两项真相也没搞清楚,那么就变相否定了毛泽东的全部和共产党的全部。这怎么可以呢?有些所谓“真相”未必就是真的真相,需要全面主流地去看。《资治通鉴》那是帝王的教科书,何曾是百姓的教科书。不过它编写的方法长编考异是好的,但就因为是写给帝王看的,就很难把类似三元里抗英事迹用人民立场写到通鉴去。因此我们为人民的教科书就该是人民吸取经验教训和弘扬正气的渠道。比如,毛泽东是人民英雄,他不是帝王,攻击他的绝对是站在剥削阶级和反人民立场的自以为高贵与高尚的。那人民怎么会相信这样的教科书呢?写给帝王去看还行,人民是不需要的。
4、 没有《人民资治通鉴》就很难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性依据的加强,是教育人民的重要举措。时代期待从事史学研究的人写出《人民资治通鉴》。我真担心我们的历史教育变成为剥削阶级张目,成为剥削阶级的应声虫。那就是罪莫大焉!呼唤反映人民爱人民爱祖国爱中华的真正的人民教科书!反对为少数剥削者服务有剥削教育取向的教科书!赞成为人民的教科书取向!
用毛泽东的立场、方法去从事历史研究才不会失去人民取向,本人就是从帝王权谋史学中走出来的,权谋要研究是为了人民认清权谋者的权术,但更要从事为人民服务的史学研究。
期待我们大学的历史教育全面从剥削阶级思想的牢笼中走出来!走向真正属于人民的历史教育之路!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