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公安局礼堂对外开放利国利民

火烧 2011-07-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公安局礼堂对外开放可解决群众合法开会难题,保障安全,同时便于领导掌握动态,节省维稳开支,实现利国利民。


  各省市公安局的会议室、礼堂应该对外开放,这种主张我已经提过多次。我认为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值得考虑。


  我曾经参加过企业职工的维权活动,感到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一个合法的开会的场所。据当地派出所民警说,只要是上了50人,就可以认定为“非法聚集”。这就比较可怕。派出所民警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因为现在普遍有一种“聚众恐惧症”。有些事本是合理合法的,无可非议的,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做,那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是一旦和“聚众”、“聚集”扯上了关系,前来干涉的部门和人员就多了,所以,要想成功,一定要避免“聚众”的情况发生。否则,本是有理的事马上就会被认为无理、甚至有罪的了。这是经验之谈。


  过去常说“有困难找民警”。现在常说的是“要创造条件让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两句话加在一起,公安局会议室和礼堂对外放的主张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让维权群众有一个合法的、安全的开会场所,免得善良的百姓被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和利用。同时也给群众一个安全感,大家到公安局的会议室或礼堂开会,有公安同志保驾护航,总不会有国保大队冲进来抓人吧?可以让群众放心。


  二.让领导放心。据说,国家每年用于“维稳”的开支非常巨大,主要原因是领导们心中没有数。不知道那些“聚众”的群众都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由于群众开会“不透明”造成了干群隔阂和猜疑。如果公安局的会议室和礼堂对群众开放,领导就可以通过会议室和礼堂中安装的监控摄像头随时掌握群众的动态。若有异常情况,随时可以处置。若无异常情况,则领导们可以深切感受中国百姓是多么好的百姓,也许会心生感动呢。


  三.有利于“创造条件让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现在的《信访条例》规定,群众性的上访只能推选5名代表。这显然是有局限性的,难以让领导亲身感受群众的情绪和愿望。现在好了,领导上一是可以通过公安局的会议室和礼堂安装的监控摄像头随时取得感性材料,二是公安局也可以将摄像资料汇编成《舆情剪辑》,供工作繁忙的领导抽空观看,省时省力,事半而功倍。当地领导同志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监控系统的荧屏,就可以对当地的热点问题、百姓呼声很高的问题,一目了然,胸有成竹,正可以顺应民意做几件大事。于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社会和谐得以保证,民声民意又可得以畅通,岂不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好事?


  四.节省开支。这样一来,原先因群众集会和群体活动而派出的大批公安、国安等人员全都可以撤回。这既可以节省开支,又能够让公安人员集中精力对付犯罪份子和黑社会份子,让国安人员集中精力对付外部的反华势力和颠覆力量,社会稳定和安定定能够跃上一个台阶。


  至于具体的做法和程序,可以逐步加以细化和制度化。比如,群众要想到公安局的会议室或礼堂开会,应该先填表登记,写明开会主题和议程,参加人员,时间,等等。视人员多少而定,人数不多,可以到会议室开会;人数很多,则可以申请到公安局的礼堂里开会。公安局可以根据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予以审核,同意的,发给许可证,并在开会期间保证茶水供应和照明通风音响等事项。如果不同意的,应及时给予回复,讲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允许讨论这方面的事,所以不予批准等语。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既然不批准,当然没有强行要来开会的道理。这样,官方和民间都“透明”了,有事说在明处,省了多少麻烦事,也避免了多少冲突和纠纷,一举而多得,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之?


  最后说一句,如果公安局的会议室和礼堂对群众开放,应该是免费的。为百姓参政议政创造条件,政府部门责无旁贷。这无需多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