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计划生育下的超生内幕
揭秘计划生育下的超生内幕
王 镇
看了午夜星辰1968在《放开二胎,计划生育不能走极端 》中“放开二胎”的呼吁,不觉好笑,真是隔行如隔山,你哥们那里知道计划生育的真实情况!----基层人口监控机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已形同虚设,多胎出生已如雨后春笋遍地而起。如果你认为危言耸听,看几个方面就可窥见一斑:
(1)康检制度流于形式。康检即孕检。计生部门把孕检称作 “康检”。因为,“孕检”有侵犯人权之嫌;“康检”,意思则是给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有关心、爱护之意;其实质就是对育龄妇女进行孕情检测,一旦发现怀孕,只要没有准生证,都必须引产或流产;以达到有效地落实人口计划。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口监控制度。过去是逢单月康检,现在是一季度一检。目前,只有很小一部分老实巴交的育龄妇女参加康检,乡镇政府任其康检制度流于形式。因为,如果制度落实到位,计划外怀孕的都引产、流产了,乡镇政府就断了几乎是唯一的、能常年流淌的财源!所以,利用康检监控人口已经失败。
(2)二胎监控流于形式。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办理二孩生育证大致有如下几个条件:一是少数民族;二是“海龟”;三是居住深山十年且还要居住下去;四是男到女家落户;五是家居农村,第一胎是女孩且家中确有实际困难的。
过去,不具备前四条的农民家庭,要办理二孩生育证,一般都是按成人残申报。向计生办缴纳2500元左右的检查费。通过象征性的检查,一般都批复了,人口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到落实。近年,由于上级三令五申不得在办理二孩生育证上收取费用,计生办没了利益,就干脆在申报二孩生育证上搞政策棚架,让农民随便生去,生后罚款。所以,说“黑孩”遍地也不为过。有传言,这次人口普查,一些地方领导是定了上报数量的,无论你普查出本地多少人口,你都得按不影响地方政绩数量上报。无风不起浪,中央现在知道什么?
(3)人口检查流于形式。检查是衡量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监控人口计划的重要措施。计生部门的检查是常年不断地的,省市县三级调研、检查,如走马灯。调查员深入乡镇,进村入户。但其结果,却根本查不出什么问题;也起不到什么监控作用。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令人无奈的因素。
以省检查为例:省检查组是抽调各市、县计生委人员组成。直接进入被查县乡镇。为迎接检查,各县计生委一方面组织几十人的陪调队,把着进入本县的各个路口,一方面千方百计打听什么时候进入本县。一旦检查组进入本县某个乡镇,县、乡陪调人员就前呼后拥,变相干扰调查;两个调查员能跟上10个20个人陪调,成为计划生育检查的一大奇观。同时,乡镇计生办早已将红包准备好,每个调查员1000---2000元不等,带队的组长翻倍。所以,在计生系统,能参加省市检查的,除少部分业务骨干外,大部分人员都是领导亲信。尤其省检查一次,回来差不多都能成万元户。能查出问题吗?
退一步讲,如果有调查员真的查出了问题,比如,在该县查出一个三胎出生,那么该县会不惜一切代价消化此事。什么概念呢?送钱!找到带队的送钱,三千不行五千,五千不行一万,至到带队的说,这件事不上调查表为止。每检查一次,县里都要化掉三万、五万,甚至十万八万。能查出问题吗?查不出。计生系统内部领导也知道基层什么状况,但为了自己和他人(各级党委、政府首长)的政绩,也说假话: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所以说,不用再为二胎没放开操心,严格控制三胎倒有必要。
上述情况,仅是本人所见所闻,可能会以偏概全,仅供探讨的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