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门槛3000万是个筐,什么烂东东都往里面装
http://agrobj.blog.163.com/
[博主按] 国际种业巨头对我国种业公司3000万门槛是乐见其成的,当然他们可以外交辞令地表示欢迎把这个门栏抬的更高。因为就不要他们亲自动手把游击队似的中小公司消灭掉,这个门槛就可以办到了。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要不然就凭他们要消灭这些游击队只有在他们的梦里。那么,将来若干个可以数得清清楚楚的大型种业公司,是由于行政、非市场的途径促成,虚胖而已,核心竞争力空洞化,那么由不得你的意志被国际巨头控制的局面可以预期。我们这些个可以数得清清楚楚的虚胖的种业公司,将会演变成推销国际巨头品种的爪牙,控制我国种业与农业的傀儡。
我国种业有真正的精英吗?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标注的种业精英是假冒的、是右倾的。当然,他们肯定认为博主所描述的将来的景象是不会到来的。果真如此吗?现在的情景就会给人们更好的警示,登海——先锋、敦煌——先锋不就是沦落为推销先锋335的爪牙吗?难道敦煌、登海不是所谓的大公司吗?我国的种业还是回到种业自身的发展轨道上来,提高品种审定标准,不抗常见病虫害的、不耐常见逆境的品种还能通过审定吗?品种审定黑幕重重还要一直黑下去吗?种子质量是公司自己的事情,把种子质量监管的权力还回给公司,把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剥离出来作为第三方检测,种子管理机构严格执法做好裁判,为健康的种业发展保驾护航。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改革的,拿这3000万这块遮羞布,掩盖了大大小小利益集团的利益。
这个注册资金、这个研发能力真的就能净化国内种业市场吗?市场的净化并不见得,也许依然如故。唯一变化的,就是国家为此特别地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这才是这些利益集团为推出这个政策真正的目的。没有这个借口,哪来套取国家巨大资金的理由。注册资金的解决不是很难的,找个代理公司什么的,弄个基地什么证明材料也容易。研发能力吗?更不用担心了,以前是审定后购买转让,现在早已就提前下手了,做育种者背后的推手区试的时候就把老子公司的大名写上,拍着育种者的肩膀说:你就等着吧,看老子就得让这个品种通过审定。这样也好,国际种业巨头与国内假冒精英希望这个政策联手把神出鬼没的种业游击队扼杀的愿望也许也会落空的。
http://agrobj.blog.163.com/
目前我国种子公司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种子市场次序混乱。按照主流的意识,导致这些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因为种子门槛太低。按照这个逻辑,提高了种子门槛,这些问题似乎就迎刃而解了。而这样对种业的认知、理解与政策,可能与实际的情况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种业整个链条其实很简单,育种人员选育出过硬的品种、营销推广人员把过硬的种子放到农民的手上、农民把过硬的种子播种到土地上按照栽培要求种庄稼不就结了吗?就这么一看,就拿这个3000万的门槛说事像话吗?这个3000万的门槛是种业的遮羞布,掩盖了太多的东西了:种子管理机构躺在留下权力运作空间的腐败温床上的官僚与不作为,种业企业四处出击寻找腐败的缝隙试图找到对财富贪婪的捷径,而对种业链条上育种人员勤勤恳恳对品种进行创新的劳动与农民对庄家辛苦的耕耘留下了冷漠的背影。
谁在对提高种业门槛那么起劲?种子管理机构!对。你说对了。因为把种业这些问题归结于门槛太低,掩盖了它们的官僚与不作为。说不作为,主要指品种的区试与审定没有把好关,让有潜在风险的品种通过审定,在这个不作为中隐藏了腐败的可能;其次,没有根据国内外种业的发展形势,提高品种审定的标准,在一定的程度上浇灭了育种人员进行品种创新的热情;在农业生产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维护弱者农民的利益,找一些没有诚信下三滥的所谓专家鉴定最后把问题推到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上。说官僚,主要是对于那么复杂的种业混乱问题,它能以最简单化的提高门槛的办法去应对。以种子管理机构最省事、最简单的办法,这就是十足的官僚。毫无疑问,这个3000万的遮羞布就把种子管理机构的问题掩盖了。关于监管的问题,不少网友是看在心里的:
优乐美 :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不咋为。
bukulianghao :不管可行不可行,即便是可行,如果执行力度不够,提高了也是白纸一张,空头支票而已,市场还是那么混乱。
瓜果菜 :提高入行门槛值得推敲,当前着重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素质培训和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种子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9766:我赞成提高种业公司注册资本金,不再给中小种子企业发展机会!但同时要彻底改变我国现行的品审制度,在预试、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品种审定意见,各种业公司可在通过审定的品种中选择进行推广,在推广区域要实行备案制度,如果备案品种出现重大推广缺陷,则要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种业公司推广备案品种的同时,政府可同步扶持保险公司跟进再保险业务,这样既可做大种业企业,又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种粮者利益。假冒伪劣现象的存在,就是中小种子企业作乱。当然,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也做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如金色农华、奥瑞金等,但更多的是当地企业一个品种上多个包装当多个品种卖。其实,如果严格执行两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种业企业的经营区域范围,就是不提高注册资本金,中小企业也必死无疑,你想限制你在一个地区生产经营、一个省经营,再有能力,你会做到多大?可笑的是,现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本不管理,有的种业公司拿着一个县内的经营许可卖周边地市,有的拿着地市范围的经营许可卖全省、甚至卖全国,这不荒唐透顶吗,可你见谁管理过?中小企业最大的区域经营许可一般限制在省内,如果严格管理,不会有发展前途。我的建议是:中小种业企业现在是选择退出的时候了!!!
谁在对提高种业门槛那么起劲?所谓的大的种业公司!对。你也说对了。因为把种业这些问题归结于门槛太低,掩盖了这些公司的不负责任和贪婪尽力做到最大限度对种业这个行业的垄断。首先种子公司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品种应该是创新的、提供的种子应该是高质量的。要真的如此负责任,种子市场怎么会出现充斥着假冒伪劣的种子呢?种子公司本来应该关注重视产品质量水平,然而却把这个问题当做别人家的事。这里有2个事实作为对这个认知的支持:第一、就算是大点的种业公司,他们经营的品种大都是从科研单位转让或者购买的,也有几个大点的公司自己育种,比如登海,却闹出了超级玉米的笑话,选育的超级玉米品种662、701在2010年生产上严重受挫。第二、那么时下的哪些大的、或者小的、或者没怎么听过的公司在一个玉米论坛上的招聘广告,它们在招聘什么人才与精英呢?博主就于2010年10月20 日下午把招聘的前2个网页的人员招聘无一遗漏的download下来,列于文后。从那个名录中可以看到,在招聘人员方面没有体现大、小公司的差别它们招聘的都是营销人员。唯有一家不同,在招聘营销人员的时候,也招聘育种人员,那就是河南金赛种子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给育种人员以希望,看好它能把品种创新推崇到更高的水平。博主那么赞赏这个公司对育种人员的招聘,其他人也许不赞同,可能认为那家公司育种不怎么样当然就招聘育种人员了。为了回应这个疑问,我们就要对所有的公司都在招聘营销人员这种现象的解读。这么多的公司在品种上没有什么多大差别的创新,产品是同质的,于是就只好招聘更多的营销人员去占领市场,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解读。那么就应该看到,尽管如此,那个河南金赛种子有限公司还在做出品种创新的努力。第三、所谓大的种业公司纷纷走向媒体,鼓吹提高门槛,流露出的首先是需求国家的支持以及对国库真金白银的贪婪;其次是国内就留下那么几个公司,想尽办法企图垄断。毫无疑问,这个3000万的遮羞布就把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掩盖了。
这个3000万的遮羞布压住了育种人员进行品种创新的热情,以及压住了耕耘庄稼的农民的利益受损的窘况。
为了这个种业门槛3000万的遮羞布,种业的主流意识对种业实际进行片面的认识,是一种忽悠更是一种欺骗。为什么要提高这个门槛,其原因按这些种业的主流意识说的是:
第一、我国种业公司的平均规模太小仅为美国的1/10。目前我国持证种子公司有8700多家,而美国只有1100多家。8700家种子公司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仅有200多家。我国前10强种子公司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而在美国,前20强种子公司垄断了其70%的市场。
在谈到中美公司规模对比,就不谈到中美农业生产方式的对比。美国主要是大型的农场进行农业生产的,我国主要是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的、是比较分散的。你看看美国能容纳那么多数量的公司吗?中国哟UNAM多农户分散的小农方式、生态气候多变,那么对应的难道也得拷贝美国式的公司类型别无选择吗?
第二、准入门槛过低,导致我国种业市场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
品种审定方面存在人为操作空间,往往是所谓的大的公司才能有这个财力去操作,而且在生产上出问题时往往又是所谓的大的公司对受损农民的诉求于不顾。例子呢,还是举登海吧。有不少业内人士就在质疑超级玉米662是如何通过国审的?2010年生产上出了问题一个县的副县长带着受损农民去登海公司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都被登海拒之门外。在某地区玉米出现奇高的空杆,由赵久然任鉴定组长出具的鉴定意见这么高的空杆率归结于气候,赵久然什么人?搞出的那个超级玉米的鼻祖,对这样的人主持下的鉴定结论想不质疑都很难。试想,要是一个小的种子企业,能请得动各路神仙对区试品种高抬鬼手、形成想要的鉴定结论吗?有那么大能量把受损的农民及其县太爷拒之门外吗?据媒体的报道那样,那些小的公司起码还知道自己犯错更不敢如此嚣张而是早已卷铺盖走人悄悄关门大吉了。可见,导致我国种业市场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现象是准入门槛过低吗?博主觉得这个现象是强加给过低的准入门槛。
需要这个3000万的种业门槛,说是因为我国种子公司规模太小、门槛太低,其实情况远非如此,仅仅是主流各方需要这块遮羞布而已。退一步说,在新年条例中许多规定,尤其3000万门槛以及有自由品种且以其销量为主能否得到落实?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规定几乎成为空文的可能性实在太大。非常明显,一个市场的问题,简单地用行政的官僚手段能解决吗?看网友的评论:
1、种业3000万门槛的问题。
神娃娃种业 :种业入行门槛或提至3000万,能否净化种业市场?看到很多关于此类的发言,认为市场的混乱是因为种业入行门槛低造成的,有人发言说,正规品牌种子在某一区域竟然卖不过游击队性质的套牌种子,不知大家如何看待这一观点。门槛高了竞争程度会降低吗?靠计划经济政策养大的种业公司会有市场竞争力吗?农民为因此享受实惠吗?经销商会更有发言权吗?
111.174.*.*: 凭什么说中小种子企业就是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的根源?这是不是有罪推定?这还是不是市场经济的原则?把一大批中小种子公司清理出局,符合中央新三十六条的精神吗?大家热议的登海劣质种子问题又怎么说呢?登海不是种业的上市大公司吗?按农业部老爷的思维,这样的公司不应该有任何问题啊!?
邯郸农喜植保:美国有多少农民呢?!且,靠这些大公司行吗?他们的背后都有外资背景,成为外资的控制子公司是早晚的事
luckywr: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真的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吗?
丰抗:种业入行门槛提至3000万,这是与市场经济相悖的官僚思路!
sjmly8385:注册资本可以靠代理公司来完成,500万的很多都是假的!
联合利民:提到一亿又如何,无非是让一些500万的公司多费些周折,多送些礼好升到3000万。想法提高注册资本,多纳些税。现在必须跟着政策跑,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人员还是原班人马,注册资金却是原来的六倍啦,你该纳税几何呢?到时三千万公司还是多部分缺少科研实力。服务能力提高几倍呢?回去种地等着种业的好政策惠及农民。
2、自有品种的问题。
玉米大王:我局的关键是要拿品种说话,不再注册资本是多少,这个没有什么用的。0 l6 g u8 i1 X, P0 l+ r: B! W2 o0 D+ b, K介绍介绍自家的品种倒是正事。想看看你们有什么好品种。
huafeixue311:品种才是硬道理。
种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种创新的水平,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总是谈与国际接轨,也就是与美国接轨了,那么我国的种业政策为什么不打破育种、营销等产业链条块分割的局面?种业的核心部分育种怎么还放在大学、研究院所由纳税人供养?为什么还要在种业产业链上留下种子管理机构等等太多的权力寻租腐败的空间?在这个条例里,没有出现如何促进这个创新能力提高的条文,而对这个核心之外的枝节无比的热衷。如此维系的种子行业,是右倾的、腐朽的、没落的,今天国内蔬菜种子由外企统治的局面就是这个大田农作物种子行业的明天的写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解决种业根本的核心问题,即使解决其他枝节问题,也没有用处。
以下是一个玉米论坛上的前2个网页的招聘广告:
马青坡:河南金赛种子有限公司招聘营销人员—大区经理1名、区域经理3名、管理人员—加工部主任:1名、科研人员—大田育种:1名(男性)
61.52.48.x:河南盛达种业诚聘区域经理10名
春种一粒粟:河南春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营销、生产人员
刘翔来了:河南省经研银海种业诚聘销售管理部主任1名、豫北区域经理1名、业务代表2名。
探索者: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诚聘小麦销售代表2人、技术代表1人
种业未来: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诚聘市场服务人员
金华隆种业:江苏金华隆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急聘销售和研究技术人员!
关注种业:三北种业山东分公司因目前业务发展需要,急聘有经验的种业精英一名,主要负责滨州东营地区营销业务,
chenghong1818:河南丰玉种业有限公司现特聘:区域经理8名
金色收获: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事业部销售经理、市场人员、生产管理人员
lantron: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招聘职位:市场营销人员(业务经理)招聘人数:6人
金苑种业:河南金苑种业有限公司诚聘精英营销代表:6人
yuankeman河南金诺种业诚招区域经理
纸做的水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市场招聘业务销售一名河北区域1-2名,河南区域2-3名
jzlqf:河南平安种业招聘市场部经理、区域经理
冷眼观世界:石家庄盛世高丰种业有限公司诚聘:销售副总1名大区经理4名
漫步者:金博士种业山西分公司招聘诚招一名种业营销人员
先锋良种:登海先锋种业公司,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招聘职位:田间技术员、工厂技术员、维权专员
pc吧: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徐州营销中心因业务发展需要,现公开诚聘市场营销人员3-5名
zhangyuqiang: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东北营销中心因玉米种子业务发展需要,现公开诚聘市场业务精英2名,
圣瑞元:郑州圣瑞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因业务拓展,现诚聘业务代表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