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行员罢飞来论证绩效工资的恐怖
从飞行员罢飞来论证绩效工资的恐怖
宋公明
去年曾发生过飞行员罢飞事件,这是某种社会矛盾的表面化,其本质,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
在骆驼祥子的年代,人力车曾是先进的代步工具。中国人原来是坐轿子,抬一个人,到少要两个人,而且既吃力,速度又慢。而人力车一个人就可以拉一个人飞跑,既省力,速度又快,当然先进多了。据说这人力车是从日本传进来的,所以又叫洋车。南方人叫黄包车,就不知是何道理了。那时在街上招手叫人力车,就和现在打的一样。有钱人可以自己备专用车,雇人来拉。当然,不愿意买车也可以包车。
当年骆驼祥子自己买不起洋车,只好替车行老板拉车。车行老板有钱,可以买好多辆人力车,租给祥子们拉,而祥子们每月向老板支付份子钱。拉洋车的卖苦力,车行老板则坐收渔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资产性收益。当年骆驼祥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买辆车,自己掌握生产资料,自己挣的钱自己化,不受老板的气。
现在的出租车司机,和当年的骆驼祥子也差不多,每月要向公司老板交份子钱。不过现在的出租车司机连汽车也要自己买。那么自己买的汽车为何要向公司老板交钱?因为营运证在人家手上。没有营运证,你有车也不能经营,否则就是黑车。而营运证,一是你个人买不到,二是你个人买不起,一张营运证比一辆汽车钱还贵。所以出租车司机既要供购车的贷款,又要支付公司的份子钱,所剩也就不多了,即使每天要干12小时。而出租车公司照样是坐收渔利。
人力车和出租车的这种管理方式,就和小岗村当年分田单干差不多,所谓“交了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种管理方式确实简单明了,不费力气,双方省事。过去地主对佃户也是如此,佃户交完租子,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很多行业很多企业都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企业不发工资,让员工拿业务提成。
但是业务提成的前提,是业务要有保证。例如出出租汽车的业务量,是因为有营运证做保证的。如果黑车数量多了,就会影响到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所以要严打黑车。但是有些行业的业务是没有保证的,例如律师,也是没有工资,只靠业务提成,如果没有案源,律师就只好喝西北风。
业务提成,不仅要自己找饭吃,还要养着老板和老板背后的利益集团。而老板则是旱涝保丰收,稳坐钩鱼船,把经营风险转嫁给员工,自己坐收渔利。而国家对业务提成的做法,一直没有规范,似乎也不打算规范。什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在业务提成面前毫无作用。出租车司机向谁主张八小时工作制?向谁要节假日?向谁要加班费?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干活都是实行计件承包,早干完早拿钱,好赶紧接下一个活,谁不是起早带晚的干?向谁要加班费?律师一个月接不到一个案子,这个月就没有收入,向谁要最低工资保障?不都是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吗?
那么对飞行员能不能也学一学出租车司机的办法,把飞机卖给飞行员或者让飞行员承包,航空公司老板也来个坐收渔利?这肯定是不行的,原因很简单,航空运输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力车、出租汽车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经营方式和分配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必须要和生产力相适应。社会化的大生产,拿固定工资,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并非是马列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发明。飞机是迄今最先进最复杂的运输工具,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而航空运输系统庞大且复杂,固定工资制度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先进生产力。先进的管理系统,就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管理系统不允许个人的意志违背系统的管理,当然,也就必然要负担和保证其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在固定工资制度下的职工,其收不仅是工资,而且还包括各种福利和奖励,最大的好处就是个人不承担经营风险,而且终生有保证。
当然,固定工资制也要合理,包括系统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负担和责任要合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也要合理。如果负荷重责任大的成员利益少,而负荷小责任轻的成员利益多,那么就必然会产生矛盾。具体多少才是合理的呢?这在客观上必然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而合理地分配系统内各成员的负荷、责任和利益,则是现代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管理系统是否先具有进性和能否长期稳定的关键所在。
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就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罢飞事件,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以上所说是的是企业的工资分配。那么事业单位如何呢?事业单位能否采用所谓的绩效工资呢?
所谓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如工商管理、医院、学校、科研、市政、环卫、文艺、体育团体等。这些单位已经改革过多次,一是将其卖掉,例如有些地方就将学校、医院、自来水厂卖给了私人或外国人。二是将一些自收自支的单位改成企业,让其自生自灭,例如银行、保险、律师事务所,原来是事业单位,后来已全部改成了企业。三是将全额拨款又负有管理职能的单位改成行政。那么所剩下的,就是差额拨款的单位。
事业单位的共同特点,一是投资兴办的主体是国家,其资产属于国有。二是非赢利性和公益性。有的事业单位是可以收费的,而且收入颇丰而且稳定。对于有收入的事业单位,国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的收入应视为国家财产,单位自己无权使用。因此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理所当然要实行固定工资制。
企业的改革,明确了企业要以赢利为目标、为原则。企业职工的收入要和效益挂勾。据说,只有与个人利益挂勾,才能调动积极性。最终结果,是企业落到私人手里,而职工大批下岗。企业的分配经过层层分解和承包,形成了以业务提成为主的分配形式。前年央视春晚蔡明女士表演的小品《梦幻家园》就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售楼小姐没有工资,卖掉房子才有业务提成,卖不掉房子,不仅没有工资,还要被爆炒尤鱼。其他如酒水推销小姐,产品推销员,企业业务员,保险推销员,乃至律师等等,都是靠业务提成。老板将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员工。而职工的收入极不稳定,也没有保障。农民工也是大多实行计件承包,有活就干,没活就散。这种管理方式,带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简单原始,野蛮低效,违反人性,当然,和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其恶果,已经不断显现,而且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分配难道又要重蹈覆辙?
如前所述,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公益性和非赢利性决定了事业单位不能追求经济利润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业绩很难用量化来考核。事业单位也是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才产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当然不需要这么多事业单位。由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其管理也必然要走向成熟和理性,不能停留在“所见即所得”阶段。如果说飞行员都不能实行绩效工资,那么事业单位就更加不能采用这种原始落后的方式了。
企业的唯利是图,已经造成了腐败丛生,矿难不断,大头娃娃,三聚氰氨等一系列严重的恶果。如果让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也走上唯利是图的道路,那么必将产生更加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如果说这个话是对牛弹琴,就是牛也会知道害怕。难道我们的精英们就是充耳不闻,就是要一意孤行下去吗?
20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