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很多人害怕毛泽东思想,为什么害怕严打官僚腐败?看看毛主席当年为何反对私有化和官僚腐败?
1965年,毛泽东:“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节选自黎阳文集
毛泽东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坚决最彻底反对以任何形式抢劫老百姓的伟人。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严禁“持权抢劫”的时代。
“持权”可以抢劫,但决不是说“持权”必然抢劫。 “权力”有两重性,既能用于为害社会,也能用于造福人民。抢劫社会需要权力,造福人民也需要权力。不问青红皂白,一概反对争权是错误的。要害不在争权不争权,而在于用权力干什么:做官,还是做事;谋私,还是奉公;为己,还是为民。
做官——谋私——“取之于民,用之于官,惠之于私”——“持权抢劫百姓”。
做事——奉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公”——“持权造福人民”。
抢劫不抢劫,口说无凭,全看事实。“捉贼要赃,捉奸要双”。“持权抢劫”的“贼赃”是什么?——私有财产、私有制——不抢劫,何来私产?不想抢劫,为何非要私有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非要私有制,意在抢劫。“为了打鬼,借助钟魁”,为了抢劫,借助“私有化改制”。不实行私有制,有权也没法抢——有地方抢却没地方藏,众目睽睽一下子就暴露:权力本身不直接创造财富。当权者如果不抢劫,而是持权为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除必须的生活工作保障外一文不取,私人(包括家属子女)怎么可能有巨额财富积累?只要有,必是“持权抢劫”,“贼赃”铁证如山。曾经有个老八路回忆战争年代的情景说,那时他们打仗最想要的收获是弄支好枪。至于个人发财,想都不想:不仅上战场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不仅“一切缴获要归公”,而且部队天天行军打仗,动不动就轻装,生活必需品都要精简,何况不相干的累赘?谁打埋伏藏了私财一下子就能发现。
“私有财产”即“个人财富积累”,即社会的财富流通流到他那里不流了,停滞了,囤积了。“生命在于运动”,“气不走成病,血不走成疮,财不走成赃”,“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的生命循环要畅通无阻,社会的生命循环同样要畅通无阻。健康人体任何部分吸收的养分都应该不少也不多,足以维持生存需要即可。少了是病,多了也是病。健康社会任何个人获取的财富也应该不少也不多,足以维持生存需要即可。少了是病,多了也是病。人体一旦某些部位无限制吞噬养分,这个人往往就离死不远了。社会一旦某些个体无限制聚敛财富,这个社会往往就离垮不远了。这样的社会对普通老百姓没好处,却对“持权抢劫”者有好处:否则怎么能够“持权抢劫”,又怎么能够“合理合法”地占有赃物?
判断是否“持权抢劫”,头一条就要看是否相信马克思——主张公有制、坚持当权者必须是无产阶级(是自觉当无产阶级的那种。不得已才当无产阶级、一心找机会发财的不算)。
光谱里能包容所有颜色的光是白光。频谱里能包容所有频段的频率是零频。社会里能包容所有人的正当利益的阶级是无产阶级
——无所有者无所不包;心中无私无所欲求,精神上才能气吞山河包容宇宙。只有自觉自愿当无产阶级的人掌权才可能公平运用权力处置一切。
——有私产必有私。有私而掌权必不公
——警察如果拿案犯的好处,能认真破案吗?官员如果拿建筑商的好处,能认真查处“豆腐渣工程”吗?自己任命自己儿子当金融公司老总、外资金融买办,能严厉追究金融犯罪吗?打官司有权要求与涉案人员有私人关系的司法人员回避,逻辑内涵就是认同“无私之处方有公”。一处无私一处公,处处无私处处公,全面无私全面公,整体无私整体公
——掌管政权,管的不是“一点”、“一处”,而是“处处”、“全面”、“整体”。只有“处处无私”、“全面无私”、“整体无私”才能确保无“持权抢劫”
——“处处无私”、“全面无私”、“整体无私”者非无产阶级而何?
一个前提必须说明:只有自觉自愿处于“无私产”、甘当无产阶级的掌权人才不会“持权抢劫”。仅仅“出身无产阶级”或不得已才当了无产阶级的人则做不到:内心渴望发财、只是没有机会而未能发财,一旦掌权立刻就会向“持权抢劫”演变——内因具备,只要外因合适马上就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自觉放弃私产、自愿以无产者的状态掌权的人才是真有理想的人,才是真想“做事”的人。有些人可能本来家庭富有,生活无忧,但把理想看得比私利重,把“做事”看得比“做官”重,需要时宁为理想而舍私产,自觉自愿变成“无产阶级”——只有这样的人掌权才能抵制“持权抢劫”,才能打破中国历史“持枪抢劫”与“持权抢劫”的死循环。
天下有不把私有财产当回事、甘愿放弃私有财产的人吗?有。比如有人为电脑游戏废寝忘餐,花多大代价都愿意,浑不把私有财产当回事。这叫“为做想做的事不惜一切”。能有人对自己喜欢的电脑游戏迷恋得忘记一切,就能有人对自己喜欢的事业迷恋得忘记一切,同样可以为之不惜代价。比如,迷恋“两弹一星”,迷恋“歼十”,迷恋核潜艇,迷恋“哥德巴赫猜想”,迷恋“优选法”推广应用,迷恋“超级水稻”,迷恋大庆油田,迷恋修稳产高产大寨田……只要能做成自己喜爱的事,即便抛弃个人财产也不在乎——当年象钱学森那样冲破障碍从海外回国的,都是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计个人财产的。——或者说,人家把自己的事业当电脑游戏那样玩上瘾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人迷恋的事业更大:救国救亡,强国富民,为此同样愿意不惜一切——比如当年抛弃家财闹共产的,倾家荡产为抗日的……为了做自己迷恋的事,放弃个人财产就放弃个人财产,当无产阶级就当无产阶级——这就叫“为理想而牺牲”。这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心想“做事”,而不是一心想“做官”。这样的人从政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做事”。为“做事”的需要才“做官”。这样的人组成的政府是“做事型”政府,而不是“做官型”政府,一切都落实到“做事”——为人民服务上——“做事”第一,其他自然可以舍弃。“做官”第一,一切为了抢劫,放弃个人财富自然不可思议。
当今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些势力把“无产阶级专政”解释成“无产阶级出身的人专政”、“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出身”实际既是理论歪曲,也是政治阴谋。过去的王明、如今的“精英”都拿这一条来污蔑毛泽东:“农民出身=非无产阶级出身”、“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小资产阶级”、“农村没有马克思主义”……这种逻辑的结果就是用“出身”衡量一切,用“血统论”代替实践论,玩弄权术,排斥异己——按照这种逻辑,只有工人家庭出身的人才会闹共产党,富裕之家出身的人是不可能赞成公有制的。历史实际是这样的吗?出身富裕,但看透了一切,为消灭“持权抢劫”而心甘情愿放弃私有财产闹共产的不是少数。出身贫寒,为反抗抢劫而造反、造反成功后反过来“持权抢劫”别人的更多——说“无产阶级最革命”,是说他们因为处于社会最底层,处于被抢劫的地位,有反抗抢劫的自然倾向。也正因为对抢劫有切身之痛,所以容易接受“消灭一切抢劫”的思想。但这种思想不会自发产生,而只能来自觉当无产阶级的人的启蒙教育,否则一旦有权照样要走上“持权抢劫”的老路。这就是“无产阶级出身”与“甘心当无产阶级”的辩证关系。判断是否“持权抢劫”不是看当权者是否“出身无产阶级”,而是是否“自愿当无产阶级”。
判断先进的当权者是否“持权抢劫”的标准至少有五条:
1.是否坚持公有制。
2.是否自愿当无产阶级。个人(包括家属子女)是否有私产(私人所有、用于私人目的的巨额财产)。
3.是否有权力收入(与权力相关的收入:有权力时才有、权力一去就不再有的收入。显形的如职务补贴,隐形的如“好处费”、“辛苦费”、“干股”、剪彩费、题词费等等)。
4.是否密切联系群众。
5.是一心“做事”,还是一心“做官”。
毛泽东一生追求的是“做事”——救中国,强国富民。为做此大事,于是缔造了共产党,于是缔造了人民军队,于是缔造了新中国,于是才有了党政军种种职务,用以救中国,强国富民——是先有事后有职,而不是先有职后有事;是为“做事”而设职,而不是为求职而“做事”。当今的中国现状呢,一些人为了“持权抢劫”,拼命去为“做官”而“做事”,得不到官的事决不做。
毛泽东毕生反抢劫,从建军起便规定军民一家,军人不但不得扰民,而且必须“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亲手制定了反抢劫的“家法”——《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十一条中,只有“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是纯军事内容,其他十条——“三大纪律”第二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以及“八项注意”的全部八条:“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全跟“不准抢劫”这一核心精神有关——有枪就有一切,如何确保枪不用来抢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专门用来制约军队不掠夺老百姓、禁止“持枪抢劫”的。任何人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的头一件事就是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和“不准抢劫”这一死规定。
毛泽东在军阀土匪林立、充满尔虞我诈、普遍认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视“为谋私造反”为理所当然的旧中国创造了一支新型军队。这支军队的存在不是为抢劫老百姓,而是为老百姓不被抢劫,所以能够做到旧式军队做不到的事:在军队内实行民主,没有薪金,没有军衔,上下平等,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不靠对私利的追逐而靠对理想的追求来凝聚。蒋介石靠金钱收买加军事打击成功地分化瓦解了一切对手,却始终拿毛泽东的军队没有办法。
中国过去只有“持枪抢劫”和“持权抢劫”。“逼上梁山”不稀罕,打下天下不稀罕。打下天下而不抢劫却史无前例。李自成的军队一到北京就大抢特抢,再也无法约束,一下子就垮了,“开国即亡国”。毛泽东不但建立了一支不准抢劫的军队,而且打出了一个不准抢劫的天下。毛泽东的队伍既没有象李自成的队伍那样因“持权抢劫”而靡烂涣散,也没有象刘秀、刘备的队伍那样只要不能满足“持权抢劫”的欲望便面临散伙的危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历史奇迹。
权是无形的枪。有权就有一切。如何确保有权的人不会象土匪用枪抢劫一样用权抢劫?
——毛泽东“严禁持权抢劫”的一系列措施。
——毛泽东严禁“持权抢劫”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言行一致:
——毛泽东坚持公有制。
——毛泽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的是一种“鞠躬尽瘁”的服务心情,“以人为本”给我越来越流露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口吻;“为人民服务”就不能把自己摆得比人民高,“以人为本”则把自己置于人民之上;“为人民服务”不能有私产,“以人为本”最后给我的感觉就是意味着谋私——因为要是完整的阐述全句话就是“以人为本,将本求利”。
——毛泽东坚持把中国老百姓组织起来,改变“一盘散沙”、无力反抗抢劫的处境。
——毛泽东严厉打击贪污盗窃。
——毛泽东严禁腐化浪费。
——毛泽东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毛泽东坚决反对干部特殊化,反对干部拿高薪。
毛主席曾经说:“我赞成在和平时期逐步缩小军队干部跟军队以外干部的薪水差额,但不是完全平均主义。我是历来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要成为模范的。一九四九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于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当然,还有别的。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已经比专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防止一切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享受任何特权。而在毛泽东时代普通工人的工资只长不降,高级干部的工资只降不长。
胡锦涛说:“刘少奇同志是新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创立者之一”——这个“经济制度”就包括了50年代建立的干部工资待遇制度——基本照抄苏联。毛泽东一直认为这个制度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干部待遇过高,与群众的收入差距过大,多次提出要改。毛泽东自己几次带头降薪,并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中明确提出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敢情“改革”这个词源自“文革”,至少1966年就有了,发明权归毛泽东。尼克松访华时担任翻译的唐闻生说,中国开放源头始于一九七二年——是毛泽东决策中美改善关系的结果。也就是说,“开放”这个决策的发明权也归毛泽东。可见“改革开放”真正的“总设计师”是毛泽东:“改革”的决策毛泽东在42年前的1966年就提出来了,“开放”的决策毛泽东在36年前的1972年就开始了,全都大大超过了30年。如今一群蠢货声嘶力竭大吹大擂“纪念改革开放30年”,却连“改革开放”的老祖宗是谁、从哪年开始的都没弄清楚,不折不扣“哭了半天还不知道是谁死了”。
——毛泽东自愿当无产阶级。毛泽东没有权力收入。毛泽东的稿费成了毛泽东的“机动公款”,取之于私,用之于公,临终全部交公,未留给子女。
——毛泽东从不利用工作之便让子女家属跟着游山玩水(对比一下“人民的儿子”)
——毛泽东送子上战场。“人民的儿子”送子进商场、进官场、进洋场。毛泽东的子女无一经商,无一留洋,无一专权,无一张狂,无一暴富,无一闹丑闻,(对比一下“人民的孙子”)。(如果毛泽东的子女想发财,就凭“毛泽东的子女”这块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找人弄钱还不是举手之劳?) ……
对私有财产私有制的态度是判断当权者是否“持权抢劫”最简单、最可靠、最有说服力、最一目了然的试金石和照妖镜。“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对于不管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道德的血液”、“一个政府,除了对人民的负责、服务、献身和廉洁以外,不应该有任何特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为了人民”之类的娓娓动听,还是“勇闯地雷阵”、“一百口棺材”、“廉洁、高效率的政府”、“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满意了”之类的慷慨激昂,只需借用二月河先生小说《雍正皇帝》里的一段话:“嘴硬不如身硬,身硬不如心硬”、“金刚本是一团泥,张牙舞爪把人欺。人说你是硬汉子,敢同我去洗澡去?”——你嘴硬,心硬不硬?敢让老百姓给你“洗澡”吗?敢老老实实公布你一家子和所有你重用的“公仆”们的私有财产吗?敢拍胸脯、用经得起检查的事实证明你的子女象毛泽东的子女一样丝毫不沾“持权抢劫”吗?好样的,就敢;口是心非、色厉内荏、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男道女娼、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就不敢,就足以证明是个“持权抢劫”的匪类,就证明所有一切道貌岸然都不过是个老小丑的当众卖弄风骚逢场做戏——要取信于民,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比一天到晚“仰望星空”、“满含泪水”、卖弄诗词、哗众取宠有说服力得多。
毛泽东严禁“持权抢劫”深得人心,却不得官心——有些人当初“上梁山”闹共产只为抢劫,所以老想打大城市、不愿到农村去开辟根据地——因为抢劫方便。毛泽东在井岗山时期就专门批判过这种“享乐主义”:“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他们要到大城市不是为了去工作,而是为了去享乐。他们最不乐意的是在生活艰难的红色区域里工作。”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外有强敌,内有“家法”,这些人想胡来还不那么容易。等全国政权到手,大权在握,眼睁睁遍地黄金却不准抢,香喷喷满眼肥肉却不准吃,一个个急得满眼冒火,馋得满嘴流水。有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以身试法,硬是贪污受贿“持权抢劫”。毛泽东毫不客气,发动群众迎头痛击:“三反”、“五反”、“整风”……公开枪毙了刘青山、张子善,狠狠收拾了一批“持权抢劫”的“老革命”,教育了更多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从此之后虽然没人再敢公开搞“持权抢劫”了,但仍然贼心不死,只是学会了“打左灯向右转”、“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打着红旗反红旗”——正面攻不动,就侧面迂回;不能一举成功,就悄悄蚕食、“小步紧倒腾”。不能马上“持权抢劫”,就为将来“持权抢劫”创造条件。核心要害:私有化——“持权抢劫”只敢抢没抵抗力的。私人经济在权力面前就最没抵抗力,最好抢。只要实现私有化,“持权抢劫”的机会就多的是,抢劫就是迟早的事。尤其是农村。只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处于无组织的分散单干状态,那就最好欺负,最无抵抗能力。所以要为“持权抢劫”创造条件,首先就要破坏农业集体化,搞“包产到户”。
这些伎俩全被毛泽东一眼看穿。毛泽东在1965年曾说明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毛泽东还特别指出:“人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了几百年,比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和井冈山的追求。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搞不好,还会被敌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险得很。印度不是分裂了吗?”
正因为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对“持权抢劫”的一切倾向从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屡次发动群众坚决斗争,名曰“运动”。在毛泽东时代“运动不断”,实际是毛泽东与“持权抢劫”的种种倾向伎俩的较量不断,专整那些想搞“持权抢劫”的当官的——毛泽东搞运动整官不整民,如今的“改革”整民不整官。毛泽东时代是一听说“运动”当官的紧张老百姓坦然,如今是一听说“改革”老百姓紧张当官的坦然。
毛泽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象无数绕不开、搬不动、打不穿的高山大坝,死死卡住了一切通向“持权抢劫”之路的咽喉要道。不管那些一心当抢匪的野心家们如何机关算尽,花样翻新,始终拿毛泽东无可奈何。毛泽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仍然在阵地上坚守着,战斗着,保护着他的人民免遭“持权抢劫”之灾。虽然他的已经走了,但是毛主席给我们人民留下的制度和法律遗产孩子,思想信仰遗产还在,人民要的是领悟这些,人民要觉醒,最终用毛主席留下的伟大遗产,最终实现他老人家的伟大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理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