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汪洋施政下,有20万佃农?

火烧 2010-10-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汪洋施政下广州花都存在20万佃农,居住在破旧棚屋,生活艰难,与城市繁荣形成强烈反差,质疑改革方向与人民期待是否契合。

汪洋施政下,有20万佃农?  

   

刚刚在强国论坛读到一篇文章,题为《花都佃农的宿命》。文章说,一群离乡背井来到珠三角种地的农民,他们携家带口住在田间临时搭建的棚屋,他们游离于当地人的社会圈之外,每日辛勤劳作,只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这样群体在那里也有20万之众!  

20万佃农,一个好庞大的群体啊,他们居然生活在广州的花都!  

花都,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啊!花之都,到处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到处洋溢着花的芬芳。然而,就在这花之都,却生活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目光呆滞地坐在昏暗的棚屋里,一股霉烂的味道扑鼻而来,石棉瓦加破烂油毡布组合而成,吃喝拉塌睡都在内,历经两年多的风吹雨淋,脱落、开裂、霉变……这样的棚屋自然要比小岗村30多年前土房差多了,加上金融危机,租耕收入越来越少,这是他们这个群体生活趋势……  

这花都的名字和20万佃农的宿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个反差,深深地刺激着我的眼睛。我不由得为这个群体而痛,而悲,而哭,而喊!  

佃农,好象只有在蒋介石施政下的中国才会有,怎么会出现在汪洋施政下的广州花都呢?他们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广州花都!因为在汪洋的施政下,“再杀出一条血路”,是这个城市的标志和灵魂。  

可现在又“杀”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血路”呢?一方面是城市的急速扩张,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方面又是珠三角20万佃农居住在散发着霉气的棚屋。他们没有生活的希望,他们不能享受改革带来的任何好处,相反,却尝尽人间的辛酸,过着旧社会佃农的日子,这难道是“杀出血路”的应有之义?  

如果改革改到这个程度,能说这样的血路是中国的必经之路?如果改革改到这个程度,能说这样的改革是人民的最终期待?如果改革改到这个程度,能说这样的改革符合中国国情?如果改革改到这个程度,能说这样的改革是中国的典范?如果改革改到这个程度,能说这样的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不需要这样的改革,人民不需要这样的改革!如果还要用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来推行这样的改革的话,中国必亡,人民必反!  

   

您或许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回眸美丽神话,正成历史传说!  

给贪官选择“挂牌站街”的权力!  

从国富到民富:“阶梯式”民富的建议  

还需要多少矿工的生命才能让"相关者"警醒?  

官员学历越高与百姓的距离就越远  

比较两个时代的取仕之道  

杀人逃犯“漂白”成协警 公安局等5部门助变身  

无尽的感谢……无尽的内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