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隆历:以什么人为本
司马迁有志于当世,而无为于当时。因此,要“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
他在“太史公自序”中指出:“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他认为失其本,以至于乱。那么,到底什么是根本呢?
中国分封制度,以家为国,把无功子孙封为王侯,霸占一方,以报家国,社稷永继。从周朝到唐朝,多是以“上阵父子兵”为本,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缘利益为第一位、为根本。到了明朝,尽管有前朝父子相残,当今叔侄相煎,仍然不忘皇家自身利益。从阶级的观点出发,他们的统治都是维护自己特殊集团利益的,不是为大众利益服务的。就是养猪,也不过是为了吃肉的。
墨子说:“於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於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古圣王就是黄帝、炎帝、尧、舜、禹。在人们的传说中,他们或尝百草以利百姓,或劈山导水以除水患,或统一国家,消除纷争,或讲究人道,讲求和睦,都是好人。尽管这些传说骗了无涯过客,但是,三皇五帝作为民族、部落首领的“魅力”,以民为本,还是可信的;因为失之于民必然会“失道寡助”的,不能成为圣王。《尚书·五子之歌》“皇祖训一”: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其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从墨子学说中,明显存在“以民为本”观点的,并且特别注重大义,也就是为民争取利益的正义,兴利除害就是他的政治核心价值观。他特别强调各种科学技术为民所用,保民利民是出发点,也是归宿。这样的理想虽然不是共产主义,但绝对属于面向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原则立场。
在自由竞争的时代,并非没有“阶级利益”可言。改革开发的自由竞争,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但这种发展又为什么人服务的呢?
由于没有强大的共产主义力量作为社会中枢,只是官商勾结的大盗自肥,那些让巧取豪夺者大行其道的发展,最终是有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的。两极分化必然出现阶级斗争,一些人成功了,不是靠自食其力、科技专利和为人民服务的回报,而是为人民币,为非作歹的黑金政治、股市豪赌,转移财富、洗钱,大者自大,贫者日贫。这不是“为人民服务”的经营机制,这是“弄潮儿”玩势的恶道,最终形成不可挽回的社会危局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聪明人靠“厚黑学”发家致富,这样的“以人为本”就是拜物教的。以人为本,就不是衣物为本;但衣帽看人的现象不是更普遍了吗?以黑金政治为本,以巧取豪夺的人为本,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就……”的现实是不是以人为本的反面?是以科技为本?是不是以经济为中心、为本?反正不是“以民为本”、“以劳动阶级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不以阶级分析,没有阶级立场,不要无产阶级革命;还是“丛林法则”下的和谐。没有阶级原则的政治是骗人的、骗无知者的。稍有一点马克思理论常识的人都会不信他们的。
我们还是要以无产阶级为本的;以劳动大众为本,以生产创造、文明提高的载道者为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简单地讲抓耗子猫论发展。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共产主义,解决私有制对人类自身的撕裂,解决私有观念对人类本质的毒害。在消除“匮乏”的同时消除“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