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赵云故里的争执不下看张晓猛的悲剧
由赵云故里的争执不下看张晓猛的悲剧
今天中午看央视综合频道的“今日说法”,得知石家庄市的正定县和邢台市的临城县围绕赵子龙的故里归属问题争执的面红耳赤,大有对薄公堂之势,正定说三国时的赵子龙就是常山(正定)的,有历史记载和许多民间典故。临城说赵子龙是他们临城的,也有历史记载和许多民间典故,并翻《辞海》,奔四川多方考证,一口咬定赵子龙是临城人,并将赵子龙编入县歌,临城县的主要负责人直言不讳:“临城是国家贫困县,虽然有崆山白云洞一些景点,但引不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需要有历史名人做支点”。为此,临城县还就赵子龙的故里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正定县惊动了石家庄市市长,市长批示:(在赵子龙故里归属上)想怎么申报就怎么申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时间故去1700多年的赵子龙的故里归属成了正定和临城争执的热点,任何一方唯恐另一方将赵子龙的故里归属抢去,赵子龙不再属于自己县的这一方。
戏好看,心难放,还将深深挂念。这里涉及到历史真伪的问题,要澄清事实还得有一段时间,而由此我想起了一个现实问题,一个人命关天的问题。邢台市巨鹿县东马庄辛彩云19岁的儿子张晓猛,去冬经人介绍到灵寿和平山交界的黑矿山开铲车,黑矿主为躲避执法部门检查,白天歇班,晚上干活,凌晨时分得知执法部门要来检查,强令张晓猛等人将机器藏起来,由于天黑对山区的路况不熟,张晓猛连人带车翻下山沟,张晓猛被摔的七窍流血,当场身亡。而后张晓猛的家人怀着悲痛的心情找两县的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像踢皮球似的推脱责任,甲说此地不归平山管,乙说此地不归灵寿管,为此家属向新闻媒体反映,给温家宝总理写信,可半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个说法。才19岁的花季少年啊,就这样凋谢了。据辛彩云的回忆文章披露,儿子是一个聪明、好学、追求上进、顽皮,模样很帅的小伙子。一个优秀的青年悄无声息的去了,有关部门竟怕“大祸”临头,互相推诿,他们的举动与赵子龙故里的归属争执真是天壤之别,反差极大。一个争的是"利",一个躲的是“祸”,我想,张晓猛倘若是赵子龙,两县一定不会再顾及眼前那点小小的“祸”了,放眼长远,一定会将死去的张晓猛拉来拉去,不约而同地说张晓猛是在自己县的地界上死的,争的不可开交。
现在我们讲求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同时又是相当脆弱的,那个儿子不是父母所生,那个儿子不是父母所养,遇事我们要将心比心,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要因为逝去的生命非高官之列,朱门之后,就那样漠视,那样不负责任的推诿。当夜深人静,你扪心自问,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死去的冤魂吗?
2010年5月23日草就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