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共1939-1943年的主张及策略
马共1939-1943年的主张及策略
作者/来源: 21世纪老网站 原题:《马共的主张及策略》
(一)六中扩会的党的新政策
1.当时的客观环境:
在国际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中的新经济恐慌已经爆发,重分世界的新帝国主义战争已在进行中了,在这种情势之下,一方面是反法西斯侵略的浪潮日益高涨,一方面是苏联社会主义获得更伟大的胜利,在马来亚方面:由于英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进攻的加紧,造成一方面是民族资产阶级日益破产,劳动大众的生活的日益惨苦,一方面却是人民反法西斯情绪日益增涨,但是英帝国主义对马来亚的防守实质上还具有犹豫性和动摇性。
2.党的新政策:
A,党的新政策是:在马来亚建立各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群众,集中全民统一的力量。反对殖民地反动政策,争取初步民主制度之实现,为建立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而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时刻和国际反法西斯运动与各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和英国人民及英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联系起来。
B,党这个政策的决定是根据:
a,当时马来亚各民族是在英帝国主义剥削与压迫之下,英帝国主义一贯来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分裂各民族各阶层间的大团结,自从经济恐慌以来,英帝国主义向各民族人民的剥削和进攻日益加厉,以补救英国大资本家的经济的损失,因此,这推动了马来亚各民族人民对英帝国主义的愤恨日益提高,马来亚资产阶级与英国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更加尖锐化起来,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已更了解有一个保障自己权利的共同联合战线之必要,无论站在被压迫民族和被剥削方面,谁都公认英帝国主义是马来亚各民族最主要的敌人。
b,共产国际第七次世界大会决议上说:「在殖民地和半殖地国家里,共产党员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建立反帝人民战线,为了这件事情,必须吸收最广大的群众参加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日益利害的帝国主义的剥削,反对残酷压迫,为驱逐帝国主义者,为争取国家的独立而斗争,必须积极参加民族改良派所领导的群众反帝运动,必须努力在具体的纲领上去与民族革命的组织和民族改良的组织实现共同的劳动」,因此反帝斗争是马来亚各民族人民最基本的共同任务。
c,按照马来亚八年来(一九三0至一九三八年)的斗争程度,虽然各民族反帝斗争不断发展,罢工浪潮日益扩大,政府人员要求改善生活,特别在一九三六年以后,斗争的日益紧张,但是当时群众运动在组织上,政治上还没有达到直接推翻英帝国主义,建立工农政权的程度和解决土地革命的时期,所以当时最迫切的中心任务,是建立一个最广泛的各民族反帝统一战线,为争取初步的民主权利而斗争。
d,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中法西斯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全人类最危险的敌人,我们希望英帝国主义走向共产国际所指示的保卫世界和平的正确道路,和一切进步民主力量联合起来,直接行动,共同制裁法西斯侵略,这不只是要依靠到英国人民统一战线的行动,而且须要马来亚有一个广泛的各民族统一战线与统一的行动,去推动英帝国主义才有效果。可是当时在英帝国统治下,各民族人民没有一点初步的民主自由权利作为武器,以便组织全民起来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和平,保卫民族生存。因此「争取民主,保障和平」成为党当时迫不及待的重大任务。
e,当时远东战争危机,已直接威胁到马来亚的和平安全,威胁马来亚人民安全和英帝国主义在远东的利益,要保障马来亚和平安全,我们需要和英帝国主义订立防守马来亚协定,以打退侵略者,但是要实现这个问题,后有首先实现民主权利,要保障和平,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可能的,我党说明:按照当时群众斗争的程度,民主制度要求条件,对于号召各民族广大人民不分阶层不分党派,共同反对殖民地反动制度,保障和平是可能实现的。
C,党在反帝统一战线上主张和资产阶级联合,这并不是阶级合作的论调,因为过去和现在的情形已大不相同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十分落后与幼稚的马来亚,国家主义派改良主张本来是马来亚资产阶级的代表。在过去,他们是站在英帝国主义方面的,他们看见马来亚工人阶级斗争的高涨和世界革命的高潮便与封建势力进行反革命地公开向帝国主义投降,以获得一部分的利益。然而我们可以说,他们这种不正确的卑鄙的手段是失败了,如果他们了解群众反帝的力量日益高涨,在以前则应当乘这机会出来活动,配合人民的反帝力量,那必定能够有更大的利益和收获,几年来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感觉到英帝国主义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加紧垄断,促使他对依靠英帝国主义改良的梦想已经失望了,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不得不改变了态度出来活动,以充实自己的力量。严密巩固与扩大他们的利益,他们感觉到人民反帝力量和他们的利益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有些地方已经表现对英帝不满,而一天天走向左倾道路来,他们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倾向表现在反对关税,商业注册,对各种垄断政策抗议自己的行动,有时在资产阶级报纸上公开攻击英帝国主义的统治政策,对经济政治改善的问题成为他们当前最迫切的要求,并且这种要求也部份得到有名望的苏丹所赞同,这站在英帝国主义向人民继续不断进攻剥削的新环境下,人民还没有得到一点民主自由为斗争的武器,在群众斗争还没有达到最高程度的时候,有些群众斗争的要求是可以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配合起来的,在这情形之下,我们是可以和民族资产阶级配合起来的,必须把这种条件去号召一切各阶层各党派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共同向帝国主义要求初步的利益而斗争,如果民族资产阶级要求的口号和我们一样,我们可和他们建立统一行动的纲领和他们合作。
D,党提出拥护英国保障和平的主张并不是和英帝国主义合作的主张,更不是拥护当时向法西斯妥协的张伯伦政府,而相反的,党是号召人民的力量,继续向张伯伦政府批评抗议,反对他们的反动政策,希望英帝走向和平的道路,共同制裁法西斯主义,党是反对英帝国主义而不是反对英国人民,而相反的,在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中,我们不但主张和英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英共)联合而且还要和英国全体人民联合,共同实现马来亚各民族的要求,以及反对英帝国主义政府在马来亚殖民地的反动政策和法西斯份子。
E,马来亚资产阶级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推翻任何帝国主义统治马来亚,废除封建势力,争取马来亚完全独立。这种主张是不变的,但是这还不是当时民族反帝统一战线直接的任务,而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后目的,按照当时马来亚斗争发展的程度,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是联合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用各种斗争方式,争取全民族日常权利,反对殖民地野蛮无人道的政策,以准备发展民族解放的条件。
3 党的公开群众组织路线
由于当时马来亚的环境,还不允许一切革命组织的存在,甚至工会的组织也不准许;由于当时大部份还散漫落后,大部份还没有简单的初步的组织,因此党坚决主张,为着配合当时的新的环境,不再组织过去那种狭隘的,关门的孤立的组织,而是应该以最适当的方法,及时利用各种公开与半公开的形式去组织广大群众,我们不怕这些形式简单,不进步,有严密的章程和统一的名义及形式,只要它是适合群众的要求的,是为着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因为有了组织,我们才能够深刻了解群众的要求,根据他们的要求来领导他们斗争使他们在斗争中不断提高对组织的认识,不断被锻炼,使这些组织在斗争中扩大,巩固,和革命化起来,这才是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运动最可靠的方法。
这种公开与半公开的群众组织是组织不能超越一个必经的收获广大群众的阶段。假如我们努力,这个阶段能够缩短;假如我对广大落后群众提出了漂亮的「左的」口号,那只有脱离了群众,使党孤立。
党也并不是主张永远取消群众统一的形式,而是要经过一个收获广大群众,训练群众的过程,不断的提高群众走向统一与革命的性质,也即是说,首先收获广大群众到组织队伍中来,组织与领导有纪律与有秩序的斗争以达到全国统一行动的目的。
(一)帝国主义战争中党的任务和斗争策略
1.帝国主义战争爆发后国际新形势的基本特点:
A.英美,德意,苏联三条阵线的对立和发展,而以英美,德意两条阵线的对立,成为第一位,由于德法西斯在战争中获得了初期的胜利。提高了反苏的条件,加强了对欧陆掠夺和法西斯化,使美帝国主义不满增加,而加强支持英帝,巩固英帝对德作战到底的决心,使帝国主义战争日益趋向扩大和持久,而另方面,苏联中立于战争之外,和平政策日益胜利!威信日益提高,力量日益强大,社会主义的祖国的边境日益获得安全的保障,虽然由于苏联及时的粉碎了英法的企图利用苏联战争来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反苏战争的阴谋由于帝国主义本身间矛盾尖锐一时困难转变成为全面对苏的矛盾,反苏战争虽然有一些困难,但是帝国主义时时刻刻没有忘记把每一个步骤都变成反苏的战争的。
B.远东英美帝国主义和日本法西斯的矛盾日益加深,英美对日政策日趋积极,这形成了对中国抗战有利的条件,这是由于日寇南进的要求迫切,再加上美帝国主义政策的施行,远东慕尼克阴谋不得不暂时收起,英美一面加强在远东备战,一面加强打击日寇,一面又希望中国抗战坚持。
C.帝国主义战争的日益扩大,加深了资本主义的总危机,而同时也日益形成全世界无产阶级及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高潮的条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扩大战争的过程中,必然日益加强其对英本国人民及殖民地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强用法西斯手段来压迫革命,英帝在马来亚战时政策的实行,政治上的黑暗,反动,以及人民生活的痛苦百倍加深。
2.党的反战决议
一九三九年九月帝国主义战争爆发,立刻改变了国际的新局面,马来亚人民生活痛苦的加深,和斗争要求的提高,过去的保卫马来亚和平安全的策略已经不适合这种新形势了,因此党重新确定了斗争任务,中央发出关于扩大反战运动的决议,号召全马同胞进行反战斗争,粉碎英帝国主义利用战时的藉口的全面进攻,保障同胞的切身利益,由于党这一号召的正确,他得到了全民族,首先是得到遭受最多痛苦的劳苦大众热烈的响应,而掀起了顽强的罢工浪潮,党这一决议的发出,说明党是真正布尔塞维克主义的党,说明了党已经充分具备国际主义的精神,说明了党是站稳民族解放的立场,代表着全民族的利益的。
3.中执会具体化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一九四0年二月,中央执委会开幕,决定把六中扩会所决定的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更加具体化起来,确定了我必须按照各民族所处的特殊的条件,加以具体的应用,在华侨方面,党决定依然是必须以援助祖国抗战的中心,这是由于抗战的坚持,唤起了全马来亚华侨上中下各阶层日益倾向于抗日救国为中心的奋斗目标,因此,反日反汉奸是华侨的当时的斗争的基本目标,如果马华抗日统一战线能够普遍的正确发展,这同样带有反帝的性质,由于马华当时主要对象不是直接向着英帝,因此,它不能在马来亚反帝统一战线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和各民族解放高潮互相配合起来,而转向主导地位,同时对马来亚民族方面,则以号召他们进行民族独立运动为中心,他们的斗争对象是直接压迫剥削着他们的英帝;对印度民族则同样号召他们针对英帝国主义斗争,同时响应其祖国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的要求,配合进行,热烈援助印度民族的解放运动。
党这一决定,纠正了过去的在执行过程中对各民族的特殊要求不加分别一律看待的弱点。同时更进一步的对各民族的斗争方向和内容充实起来,同时,对反帝统一战线的主力军的对象和条件等,都加以具体的确定,使一般同志在执行反帝统一战线政策中更加有明确的方向,这是党根据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最高原则,按照当时的主观力量,而确定的奋斗新方针。
4.党重新确定新的斗争纲领
党认为六中扩会所决定的十大斗争纲领有些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了,所以必须收起,中执会再按照新的环境的要求,确定了另十大纲领,作为党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奋斗目标。这个新的纲领的确定,首先,它使六中以所决定的党在马来亚当前资产阶级性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任务更加具体化,其次,这是为着更加具体地去迎接摆在当时中执会面前的人民反战反帝的斗争浪潮,把人民反战反帝斗争推到更高的阶段的。
5.党两个重要决定的意义
A 关于党扩大巩固并保证其布尔什维克化的问题。
因为革命形势的高涨,要求党的更多事,广大群众要求党去领导,民族解放斗争已日益向着更高阶段发展,党的责任日益重大,假如党不能在斗争中日益扩大和巩固,不能达到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化,那末,党必定没有可能领导群众,甚且落在群众后面,赶不上革命形势的发展,而日益秘密狭隘,因此,要保证党能够日益成为广大群众的政党,成为民族解放的先锋,真正能够负起领导广大民众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压迫和剥削,来争取民族的解放,那么党就必须保证日益巩固和扩大,日益布尔什维克化。
关于充实民族统一战线的下层基础,加强职工问题
党这一决定的意义是:首先,只有加强职工运动来充实统一战线的下层基础,才能够保证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与巩固,其次在英帝战时政策的摧残下,工人阶级生活最痛苦,因而是对团结斗争的要求最高,最后党这一决定是要争取工人阶级到斗争的主导岗位上来。
B 德意日三国反共同盟之前,中央对华侨救运策略方针的决定。
a 华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问题:党认为在当前的情势下,华侨的组织路线,应该是利用一切公开场合。推进各阶层抗日救国的团结与组织工作,造成可能的条件,争取马华的救运的合法存在,另方面的是,消除磨擦集中力量,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汪派汉奸,为争取祖国抗战胜利而斗争。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依照当前党对华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而改变,就是华侨工人的罢工斗争应结束,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停止发动与领导罢工斗争,会后对于罢工的领导应集中力量,把对象放在帝国主义的咽喉,以及汉奸汪派资本家的部门。
c 取消抗援会,因它妨碍了马华救运的争取合法的存在,而重新建立各种适当群众觉悟程度的抗日组织。
d 华侨英帝态度:为了争取马华救运环境的好转,对反英活动应该停止,对英帝战税等的征收,如果群众自发起来要求减轻党可以尽量给予正确的领导,使这些行动能够按照合法范围和平进行,至于援英工作,则可以采取中立态度。
对华侨资产阶级,进步的可以相当发扬他们的主张,使之配合坚持抗战利益,顽固的则采取不客气的批评,孤立和隔离他们的坏影响,以便利救运发展。
(二)七中扩会的客观环境及党的迫切任务
1.客观环境:
A 国际上:由于德法西斯侵苏战争的爆发,转变了欧州战争的帝国主义的性质,转变了整形势,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
法西斯阵线与反法西斯阵线的对立,展开生死的决斗,这个斗争的结果决定了世界的前途,反法西斯阵线是以苏联为主导,力量团结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及弱小民族,联合一切民主进步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苏联的胜利决定了反法西斯阵线的胜利,决定了世界前途,法西斯阵线是德意日。
B 在远东:日帝国主义的掠夺政策,在这种情势下,更加猖狂了,因内政治的更加法西斯化,对中国的军事政治进攻更加严厉,解决中国事变的决心依旧相当坚定,开辟新战场的军事冒险已成为不可避免,它一方面准备北进侵苏以配合德匪;另方面又因军事地位的孤立,和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踊跃南进,远东战争危机已空前严重。
C 在马来亚:马来亚各民族人民一方面在英帝国主义政治推动之下过着非人的生活,战争的威胁又日益迫近头上,另方面社会主义祖国苏联与中国正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而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正义的战争)唤起了马来亚人民拥护苏联正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情绪。
2.党的三大迫切任务
A 建立马来亚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保卫苏联,保卫中国,保卫马来亚和平,拥护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党这一任务的确定,是根据:首先国际法西斯是全人类最危险的敌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争,其次苏联抗战的胜利就是马来亚各民族人民斗争的胜利,德法西斯如果得到一分的胜利也就是马来亚人民空前灾难的危险更增一分严重,马来亚人民解放失掉了有力保证,最后,中国这胜利同样的决定了远东的安危,而苏联胜利是中国胜利原先决条件。
B 巩固与扩大党的组织,动员力量,深入各阶层,扩大群众组织运动,健全与扩大职工统一战线,充实主观力量,这一任务是保证党站在领导地位来保证——任务的可靠发展和完成。
C 动员一切宣传武器。扩大反法西斯蒂,拥护苏联,拥护中国粉碎法西斯帮凶,暴露反苏反共的反动行为。
3.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
党当前的政策就是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保卫中国,保卫苏联,保卫马来亚和平安全而斗争,这是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在当前阶段的政策,是民族解放政策的新发展的反映,是由于客观环境变动中党的新的革命政策。
A、党“为建立马来亚民主共和国而奋斗”的口号,是党在现阶段――资产阶级性民主革命阶段的战略口号!这一阶段的战略目的的内容,是反帝与土地革命,树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小资产阶级为中心的全民族各革命阶层的联盟的专政,它的形式是民主共和国,党在这一阶段里的这个战略目的是不变的,但党的策略却是随时随地变更的,是动的,如果党没有按照环境来变更革命策略,以新的口号代替旧的口号,就不可完成革命的目的。
B、党中央这一革命政策的确定方针,根据列宁主义的原则的,列宁在一九一七年就经常指出“一般的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比最先进阶级的最好的政党,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像的内容总是要丰富得多,复什得多,生动得多,狡猾得多,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最好的先锋队,也只是表现儿万人的意识和意志,情感和想像,而实现革命的(在人们的一切能力特别兴奋和紧张的时候)都是最激烈的阶级斗争所鞭策的数千万人的意志,感情和想像”,由此便得出两个很重要的实际结论:
第一,革命阶级为实现自己的任务起见,必须善于领会和使用一切(丝毫不能除外)社会活动的形式方面(在夺取政权以后要去完成它在夺取政权所未完成的事情,然而有时却要冒很大的危险。
第二,革命阶级须时时准备以便极迅速地突然间用一种形式去代替另一种形式――(列宁:左派幼稚这中文本第一一三面,一一八面到一九一面)
C、党不是幻想英政府实行党的民族解放运动最迫切要求的实现,而是要英政府接受党与人民的意见,开放人民的自由,给人民以初步民主的权利,因为初步民主权利的获得,是党完成民族解放任务的桥梁,站在反法西斯的立场上,党不提出打倒英帝国主义的口号,但却不犹疑的提倡打倒法西斯,保卫马来亚和平安全,就必须实行民主,党没有理由拒绝人民为切身利益而斗争的要求,也没有理由去阻止人民的反帝仇恨,而是主张人民的斗争情绪和打击方面应该向着打倒法西斯及其帮凶的总方面去的。
D、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党坚持政治上的独立,组织上的独立,和保持批评的自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整个反法西斯运动,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先锋模范和中心骨干。
E、由此可见,党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是完全以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政策,它绝不是无条件的与英政府合作去保卫英国资本家的财产,向英政府讨取狭隘的部份的民主权利而引为满足,由于它是民族解放政策的新发展,它处处以民族利益为前提而英政府却是固执着它过去的政策,所以这就需要党和各民族坚持不挠的努力,动员广大的群众力量,去争取民主的实现,以便实际上巩固国防。
(三)七中扩会二中执委会的党的紧急任务•口号和政策
一、当时的客观形势
南太平洋战争暴发,战争已由法西斯的扩大侵略而伸展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由于日本法西斯已经采用武装进攻南洋,掠夺南洋,屠杀南洋人民的军事行动未解决它的危机,它向马来亚的土匪的残暴的掠夺的时间已经起来了,代替起来的是流血斗争的时期,马来亚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但保卫英国在远东的利益,而且也保卫南太平洋各反法西斯国家的利益与民族生存。
二、党的两大任务和三大口号:
A、两大任务
甲,团结和动员全民力量,成为英政府抗战后盾,打倒日本法西斯蒂!
乙,建立马来亚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保卫马来亚,保卫苏联,保卫中国而斗争,争取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后胜利!
B、三大口号
甲,拥护政府坚持抗日斗争。
乙,全民团结,保卫马来亚,争取抗战胜利!
丙,援助苏联,中国抗战,打倒德意日法西斯蒂!
三,党在保卫马来亚时的政策:
A 当时英国在远东的政策,是以战争保卫自己,这不但是为着保卫远东有关国家的利益而战。而且也是为着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而战。这一战争是保卫民主,自由打倒侵略,也是保卫民族生存。
从这一点观察国际法西斯发动战争冒险,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马来亚抗日战争的胜利亦即民族生存的保障,所以这个战争的胜利是马来亚民族自由独立的前程。
这证明保卫马来亚的战争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性质是一致的,同时远东消灭日本法西斯也符合当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以苏联为主的东方,西方,美洲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决定世界前途,一切为着这小战争的胜利是人类当前最高的使命马来亚共产党为着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为着民族解放利益奋斗,是本身的最高使命,而目前已临到直接斗争时期,为着保证这个斗争胜利,国际反法西斯的胜利,即是为争取共产主义胜利不可超过的步骤和当前的切身要求,所以这种任务是每个国家的共产党人的应负任务,所以党当前的两三大任务三大口号的提出,是党反法西斯斗争的当前方向,和当前紧迫的革命步骤,它完全符合共产主义在马来亚胜利的需要。
B 我们拥护这个战争,是为着民族生存,而不是拥护英帝国主义利益,马来亚民族解放的胜利,决定於抗日战争的胜利,决定于民族解放形势的推进和苏联中国抗战的胜利。
C 因此,党继续不断的为党力量的巩固和扩大,为团结广大同胞到党周围的任务是一分钟也不能放松,因为我们的行为,就是战争胜利的因素,就是以民族强大力量,促使战争进步,打退敌人更加可靠,这是共产党的革命的基本问题,只要有这样的态度,以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态度,来促使我们的主要因素成为实现。
D 抗日性质上虽进步,但马来亚内在的对立还不能消除,为着抗战开始,争取抗战胜利,应尽可能减轻内在矛盾,因为战争性质的进步性还不能改变帝国主义的本质,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与各民族的矛盾存在,当然也不能放掉民族解放斗争的武器,所以党政治的独立,组织的独立还须绝对保存,这就是说,党是以民族解放斗争的态度反对法西斯侵略争取战争胜利,联合一切力量,(包括政府和人民)打倒法西斯蒂,我们忠于这种态度,并且坚持斗争到底。党指示:「一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切为着民族利益,应成为党当前政治生活的标准和纪律」。
E 党认为华侨是抗日战争的主力,必定在抗战斗争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它有着十年的反日仇恨,有了各种各样的抗日组织的力量;其次是因为马来亚已经成为华侨的第二故乡,而且它与英政府的经济不能分开,所以党一般的策略方针应以华侨为主导着手进行。
(四)马来亚沦陷后党的主张和斗争策略
一,一九四二年五月三十日,中央在「对当前时局的分析」中指出:
A 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
a 资本主义发展到法西斯蒂最后阶段德意日与英美集团的分裂相对的削弱,趋相于崩溃,无法支持它的统治。
b 共产主义开始在苏联实现,世界被压迫民族与人民要求自由解放的斗争,已经达到高潮,并且日益倾向于苏联,两条战线的斗争,世界革命已达到高潮。
B 单纯的任务和单纯的斗争方向:
马来亚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法西斯统治下生长和发展,马来亚反法西斯战线是处于直接斗争的时期,所以马来亚各民族同胞有了单纯的任务和单纯的斗争方向,各民族一切斗争的方针是在于从日寇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全民族还有时间可以准备一切力量,来确定马来亚在明天反法西斯斗争中完全解放。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原则是:
马来亚的革命的主观力量,还很薄弱,敌人虽日益削弱,但并非已到完全没有力量的时候,敌我力量对比起来,显然敌人的力量比我们大,因此,民族统一战线的总原则是:充实力量,准备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D 民运工作的重要:
扩大党的影响,扩大统一战线,加紧把握群众,使党与群众保证有铁炼的联系,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党的后备军,成为游击队的后盾,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民运工作在今天有着非常的重要性。
E 经济斗争还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日寇需要大批原料,可能吸收广大劳动力,劳动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损失,因为它是去充实敌人的经济条件,今天共产党人应该深入各生产部门建立党和群众的组织,我们须以罢工,怠工等斗争破坏敌人的生产,因此,应该关心到经济斗争,应该组织和领导人民进行经济上的斗争,经济斗争对明天军事斗争有更大的帮助。
F 党和人民力量决定一切:
马来亚民族解放必须先驱逐日本法西斯,今天马来亚革命不能单先靠国内的条件来决定,而是要靠国际形势有利的条件来配合,龙其要靠苏联抗战的胜利,但是,马来亚民族解放并不是依赖英美的反攻,而是必须要靠马来亚各民族人民自己的力量,配合着苏联中国英美的反攻,南太平洋各弱小民族及日寇本国人民革命的爆发,我们不欢迎英美来统治我们,明天马来亚地位必须由人民来决定,由党的力量来决定。
二,三中执委会党的任务及纲领:
A 当前有政治形势的特点
a 资本主义的整个阵线中,分成为法西斯的资本独占主义和破产了的资产阶级的互相对立,后者为着国家民族的生存以保存资本主义残余的利益,成为民族爱国主义,必然参加到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来,因此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二条战线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b 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已结合在一条战线中,进行共同的斗争,而苏联已成为反法西斯阵线中的主动力量,成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站在最先锋,确定胜利的主要因素,这种革命动力的发展,使世界革命反对资本主义奴役,消灭资本主义的反动势力,培养社会主义基础获得有力的保证,国际形势的发展,将走上社会主义的前途是不可避免的。
c 德意法西斯春季攻势失败,呼应日寇在印度大会师及切断苏联与英美交通的阴谋失败,而却消耗了自己的精锐主力部队,走上非常严重的军事与经济的恐慌,苏联不但已收复了广大地区,而且继续瓦解敌人进行着残酷斗争,直到最后胜利。
B 党当前的基本任务:
a 建立马来亚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为争取马来亚民主共和国实现为苏联中国胜利而斗争到底。
b 联合远东被压迫民族,共同打倒日本法西斯蒂,争取远东各民族独立解放而斗争。
c 拥护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 党的抗日九大纲领:
三中执委会上,党决定了抗日九大纲领,它的内容是:
(一)驱逐日本法西斯出马来亚,建立马来亚民主共和国。
(二)建立由各民族普选的国家机构,保卫祖国,实现民主权利,改善民生,振兴工农商业,建设各民族友爱,自由,幸福的新马来亚。
(三)开放人民言论,出版,组织,信仰的绝对自由,取消旧制度奴役人民的法令,释放囚犯及抗日俘虏。
(四)改善民生,救济失业难民,普遍加饷加薪,取消苛捐什税高利贷。
(五)改编人民抗日军为国防正规军,优待抗日士兵,抚恤阵亡将士家属,救济残废伤兵。
(六)以各民族语言实行普遍免费教育,发展民族文化。
(七)没收德意日法西斯及其走狗的财产为国有,发还被日寇没收的人民和各友邦人民的财产。
(八)实行关税自主,建立和各友邦友好条约与商务关系,承认友邦贸易自由。
(九)联合苏联,中国,拥护远东各被压迫民族独立,赞助日本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D 党的抗日九大纲领提出的意义
a 纲领是任务的首要说明,抗日九大纲领的提出,使全民族更清楚了解今天我们抗日的目的,更清楚认识现阶段革命的目标,以及我们将要建立的究竟是一怎样的国家,这必然提高了全民族的斗争热情和抗日决心,而且鼓励了他们加倍奋斗。
b 由于抗日九大纲领是代替着全民族的要求和利益的,因此,这个纲领的提出,必然提高了全民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拥护,相信党是真正坚持民族解放的党,这便利了党团结全民族在党周围,而且领导他们去为实现这些要求而斗争。
C 抗日九大纲领不只是说明现阶段――资产阶级性民主革命阶段革命的任务是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而且,它说明了必须振兴工农商业,以及和各友邦建立友好条约与商务关系,以便吸收友邦外来的贸易,投资,来建设马来亚的工业,加强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基础,这是要加速过度时期的缩短,争取社会主义的继续胜利,因此,杭日纲领不只是代表全民族利益,而且是代表工农利益,这证明了党是马列主义的党,是站稳着马列主义立场的。
(全文终)
(《南岛之春•马共言论集之一•第四章》 1946年1月15日出版 )
来源:取自马来西亚21世纪出版社出版《马共文集第一辑:战前地下斗争时期(一)——建党初期阶段》
附文:
马来亚共产党抗日前地下斗争时期史略
作者/来源: 21老友网站 原题《马来亚共产党史略》
21老友网站编者按:1946年1月15日出版的《南岛之春∙马共言论集之一》,除了本书前面取用的前言部分关于党员思想认识的三个文件外,主要的是以下两个文件:《马来亚共产党史略》及《马共的主张及策略》。虽然后者的最后部分已经涉及抗日时期的事项,但为了保存其整体完整,现给予全文登载。
马来亚共产党史略
马来亚共产党――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也是在一九二五年就产生出来的,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对殖民地更加紧的压迫剥削的时候,同时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有力的推动世界革命的浪潮,不仅是西方的无产阶级不断地爆发了英勇的斗争,而且东方殖民地的劳苦大众也都觉醒起来,於是在马来亚的先进的中国同志,便在这环境中建立了党的组织,但在那时候的党部,实质只是中国党的海外支部,组织非常狭小,党的组织与工作都建立在中国民族的店员洋务树胶工人上面。
一九二六年党成立了南洋部委的组织,这时工作逐渐发展到南洋各地,在一九二七年便召开南洋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南洋共产党临时委员会。这时由於年青的南洋共产党员经验的不多和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领导,所以党的组织仍不能够向前作应有的发展。
一九二九年南洋共产党得到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指示,确定了马来亚的革命性质和总的奋斗的基本方针,同时由於同志能够提高布尔塞维克的战斗精神,便使党的平凡软弱的组织,逐渐转变到坚强战斗的组织。
一九三0年南洋共产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马来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号召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站在保障工人阶级劳苦群众的切身利益而英勇奋斗,这便进一步的唤醒了马来亚工人劳苦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了他们反资反帝的斗争情绪,推进了马来革命浪潮。
一九三二年上半年,党内起了严重的变化,就是党内反对派的产生,他们组织了马来亚共产党大同盟,公开进行投降敌人,出卖革命的反党行为,但由於各同志坚持着为党奋斗,为革命牺牲的英勇精神,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造精神,终於把反对派们肃清,由此,更加使马来亚共产党走向真正有布尔什维克的道路上去。
同年马来亚共产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改造中央本身和确定今后基本工作方针,并提出马来亚现阶段的十二条革命纲领:
(1)驱逐英帝国主义出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各邦,推翻英帝国主义的傀儡!拉茄,苏丹,地主和买办资本家的统治。
(2)没收一切帝国主义的银行企业,没收一切反革命的财产。
(3)夺取并没收帝国主义,拉茄,苏丹,地主官僚及寺院的土地庄地,分给农民,园地的工人和参加革命的士兵。
(4)争取马来亚民族和社会解放,建立马来亚工农苏维埃共和国。
(5)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发展马来亚民族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去。
(6)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青工八小时,女工六小时,增加工资,颁布保护工人的合法劳动法,工人有组织工会的自由,实施失业保险,改善劳苦群众一切生活条件,废除契约劳动和学徒制度。
(7)实现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示威、信仰、教育等绝对自由。
(8)反对一切反动宗教。
(9)争取与实现免费教育,用各自本国语。
(10)取消帝国主义,拉茄,苏丹,诸侯等的一切封建的剥削方法,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实行累进税。
(11)反对英帝国主义在马来亚的战争准备,与军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12)保护苏联,拥护中国和印度的革命,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弱小民族。
从此以后,马来亚共产党的组织上,比前获得了大大的转变,更加加强了党的组织基础。
一九三五年党内的反对派再复出现。他们违背了党的决议,出卖工人群众的利益,号召和拉拢一些青年的共产党员,大举反对马来亚共产党的行为,企图帮助敌人来破坏马来亚共产党,要把马来亚工人劳苦大众,永远的驯服地做英帝国主义及资产阶级的奴隶,这个时候,是马来亚共产党有史以来最严重变化的时候,而马来亚共产党中央和各级党部以及全体同志,并不因此而放弃了他们为马来亚民族和人民的最后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任务,反之,更加积极地坚韧地坚持他们布尔什维克的战斗精神,执行马共中央第五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决议,站在保障马来亚工人劳苦大众的利益上,组织和领导工人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同盟罢工斗争,有力的回答英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残酷进攻,严重的打击了反对派反党的行为,结果,便将反对派肃清出去,保护了党,使党的组织基础巩固起来。
一九三八年的四月,中央常委会议对当时马来亚客观形势做了一回新估计,对党政策做一检讨,认为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是法西斯侵略阵线与和平阵线的斗争日益剧烈化。当时由於国际法西斯之野蛮势力加紧侵略,德法西斯主义在欧陆的疯狂准备侵略战争,特别是日本法西斯势力加紧向中国进攻,并扬言实行大陆政策,囊括整个东亚,日本法西斯这种侵略攻势,严重威胁了马来亚的和平安全,激起了马来亚人民普遍地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情绪,另方面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又更加强了马来亚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信念,特别是占全人口几及一半的华侨,因与中国有直接的民族关系,家乡的关系和观念的浓厚,因此对反抗日本法西斯进攻祖国的情绪更加激昂,除此之外,日本法西斯的所谓大陆政策和南侵政策的推进,更使得帝国主义对本身在马来亚统治感觉大大的不安,而对日本法西斯表示不满,因而倾向暂时保持状况,维持他在中国和马来亚权利,这种形势显然要求我党必须抓紧这人民的情绪和迫切要求,去团结全民,共同打击法西斯侵略行为,同时充实我党的主观力量,扩大我党影响,转变我党成为真正的群众化的政党,因此,我党还把马来亚各民族人民争取改善生活,反对法西斯侵略主义的斗争列入党在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现阶段日程第一位。於是党确定党当前的迫切任务为建立马来亚民族统一战线,为保障和平反对法西斯侵略主义争取主权而斗争。
当时,党所决定的斗争纲领为:
(1)马来亚各民族人民不分种族,党派,阶层,信仰,宗教,一致团结起来,建立马来亚联合战线,争取民主制度,保卫和平,共同制裁日德意法西斯侵略集团。
(2)改革政治机构,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1,政治上:
(1)建立真正代表马来亚各民族人民的议院,使人民有权力来解决国防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这种议院是由马来亚各民族人民不分种族财产用投票普选出来的。廿一岁有选举权,廿五岁有被选举权。
(2)马来亚各属邦要成立地方议院委员会,使各属邦人民有权力来解决该地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其选举法由人民普选制,廿一岁有选举权,廿五岁被选举权。
2,行政上:
(1)肃清在政府机关和军队内面的反动势力,吸收各民族优秀之士参加政治机关。
(2)提高政府人员的生活条件;第一,按时加薪,恢复过去一切官员的薪金,充足供养用费。第二,马来亚各民族的官员应和英国官员同样平等待遇。
(3)在甘榜内的甘榜路由村民选举之,政府要发给充足薪金,提防甘榜路对村民的剥削。
3,司法上:
(1)取消压榨人民的苛刻律例,和殖民地的一切指令,并把英国的民主条例来马来亚实现。
(2)商办法庭应采用本国顾问。
(3)实现农业条例,制裁条例来解决地主与农民的纠纷。
(4)惩办没有拘捕票私自逮扑人民者。
(5)所有政治犯应采取公审,并给予被告有请律师辩护的权力。
(6)取消外侨居留法和人口出入税。
(7)释放一切政治犯和改善牢狱制度。
4,理财上:
(1) 取消苛捐什税,减少巴刹税,牌税,实行民主税而将其收入的利息去抽收。
(2) 禁止欠税租欠钱发卖财产顶还。
(3) 惩办高利贷并决定借钱一定利息。
(4) 普遍设立各地农业银行延长借钱时间,援助中农贫农小商人和手工业。
(5) 实行关税自主,修改关税政策,发展马来亚民族产业。
(6) 取消政府帮助大公司生产经费,把这些钱来救济失业和难民。
(7) 减少侦探机关的费用,把这些钱用来建立有益人民的医院等事业。
(8)发展农业开河救济灾旱,取消胶业限制,惩办买办投机操纵限制银行权利。
改善人民生活
1,对工人:(1)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年休息十五天。(2)取消包工制和学徒制。(3)男女同工同酬(4)实行社会保险,救济失业。(5)女工产前后休息二个月,工资照给。(6)增加工资按时加薪 ,星期日休息,工资照给,改善工人物质上的条件。(7)给予工人组织工会的自由。
2,对农民:(1)减轻农民地税和废除苛捐什税。(2)帮助贫农的种子和农具。(3)给予田地不够和没有田土的农民最低的地租,如遇灾旱时免还地租,并给予延长借债期限。(4)给予农民在山芭有砍木权。(5)设立农民救济柜来救济农民。
3,对妇女:(1)实行男女平等待遇,禁止多妻制度和买卖婚姻。(2)废除婢女制度。(3)禁止怀胎时逮捕和拘禁保良局。
4,对社会救济:(1)扩大设立赈济各种医院。(2)设立并施行孤儿院。
改善军事行政
(1)实行马来亚各民族长官和英国长官平等待遇和权利。
(2)实行自愿当兵,减少当兵时间为十八个月。
(3)提高士兵反法西斯的政治教育。
(4)增加粮饷实行英国士兵和马来亚士兵平等待遇,优待士兵家属,充足士兵家庭互助费,保障当兵期满后的职业。
(5)取消压迫士兵的苛刻条例,给予士兵看书报的自由。
实行普遍教育
(1)给予人民设立学校和教育的自由,并用本国的文字和语言。
(2)设立马来亚高等大学专门教育各科科学。
(3)取消进学条例,取消会考制度。
(4)贫苦学生免费教育,给予本地人民出外进学自由。
(5)设立各民族人民军官学校,设立工业学校来教育手工业,广大设立民族图书馆。
(6)英政府立即实行国联制裁侵略的盟约参加集体安全,实际地取缔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一切军火军需原料,食粮等之海上运输自由及立即禁止在马来亚开采购买和拒绝信用借贷。
(7)援助中国自卫战争,不替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搬运开矿割胶以及一切工作,实行抵制日本货运动,募捐及组织慰劳队和国际义勇军,积极援助中华民族驱逐日本法西斯出中国,拥护西班牙人民政府及打倒法兰哥叛军,滚出德意法西斯。
(8)惩办法西斯侵略者之间谍,奸细,托洛斯基匪徒,并没收其财产充作反侵略的经费。
(9)开放人民的言论,出版,结社,信仰,罢工,组织的绝对自由权。
(10)保卫真正主持和平的支柱的国家苏联,联合全世界工人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人民和民族,拥护国际和平制裁法西斯侵略者暴行,澈底消灭法西斯主义。
除此而外,党还确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方针,如对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建立问题,农民士兵青年运动问题,都给予充分的方法的补充,这一时期,党的政策曾在广大群众中激起相当广泛的反应,对党政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拥护。
同年七月,党的第四次执委会议,又更具体的决定许多具体方针,对帝国主义则主张督促它走上和平阵线,最低限度不要帮助法西斯。其次对日本法西斯进攻马来亚时我党的态度问题,也曾确定为着保卫马来亚和平安全,党可以与一切反法西斯力量作有条件之合作。以保障人民的和平民主的利益,再次便是为着巩固和扩大华侨抗日统一战线,对华侨的劳资关系问题,必须以抗日高於一切为原则解决之,同时,党对提防英帝国主义的进攻,充实主观力量等等也有了具体的规定。
党这一决定,曾使得党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广大群众对党主张也有了热烈的同情,对英帝国主义反法西斯的缺乏和不诚意也给了充分的暴露和郑重的打击,因此党和群众组织都更加扩大起来。
党的六中扩会是党的历史从狭隘秘密的地位持向更具有广泛影响和基础的转捩点,首先是大会对当前国际和马来亚客观环境的估计,对当前的主客观力量的对比与各民族统一战线的前途的估计,更具体性和明确性,同时对过去的工作曾进行过一番具体的检讨。
党的六中扩会是在一九三九年四月初旬召开的,大会估计当时客观环境特点为:在国际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总危机中的新经济恐慌已经暴发,重分世界的新帝国主义战争已在进行中了,在这种情势之下,一方面是反法西斯的侵略的浪潮日益高涨,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苏联得更伟大的胜利,在马来亚方面,由於英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进攻的加紧,造成一方面是民族资产阶级日益破产,劳动大众的日益惨苦,一方面却是人民反帝斗争日益兴起,同时,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虽然造成人民反法西斯情绪日益增涨,但是英帝国主义对马来亚的防守实质上还具有犹疑性和动摇性。
在这一种客观环境下,各民族人民与英帝主义的共同目标固然是反对法西斯的侵略行为,但是按照当时的主客观力量的估计,我党所领导下的各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观力量,是还不足与英帝国主义谈合作的,因为双方力量相差很远,而英帝国主义还是要依靠其本身统治力量,还不想依靠人民力量,因此我党必须集中全力统一和团结全民族力量,同时,在「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下,以争取初步民主权利为武器,以便迅速散漫落后的群众组织起来,在这前提和原则下,党的紧急任务必须是建立各民族统一阵线,为争取民主保障和平而斗争,并制定下列的十点:作为当时全党及民族同胞奋斗的目标。
(1)马来亚民族不分阶层,党派,信仰,(宗教)建立各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主制度,保卫马来亚和平安全。
(2)建立全马国会,各邦议院,由各民族人民选举之,有权解决经济政治国防等问题。
(3)开放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组织,信仰,出国等自由。
(4)反对反动政策,惩办法西斯分子及卖国贼。
(5)加时加薪,救灾,救济失业,实行劳动法和八小时工作制。
(6)减轻一切租税高利贷, 振兴工业商业,实行关税自主。
(7)一切待遇男女平等,澈底废除奴婢制度,保良局。
(8)用本民族语文,实行普遍教育,贫苦学生免费。
(9)督促英政府立即参加集体安全,直接制裁法西斯侵略,援助中华民国民族自卫战。
(10)联合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拥护国际和统一运动。
(《南岛之春•马共言论集之一•第三章》 1946年1月15日出版 )
来源:取自马来西亚21世纪出版社出版《马共文集第一辑:战前地下斗争时期(一)——建党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