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不到最后一刻不拍板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不到最后一刻不拍板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国会于8月2日才最后拍板通过议案,这个议案概括地说就是:“提高国债上限,避免债务违约”。通过这个议案之前,民主、共和两党经过了多次的“拉锯战”:民主党的提案被共和党否决,共和党的提案也被民主党否决。眼见债务“大限”来临,两党不顾世界大局还在大搞党派利益的“拉锯战”的做法,引来世界各国的广泛批评。
美国会为什么不到最后一刻不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呢?有的论者认为,之所以反复辩论表决,不过是再来操练一次美国式的“议会民主”表演给世界看看,是又一场“表演秀”。但个人认为,问题不完全如此,还是要从更深层次去认识这个问题。
1、“表演秀”的成分是有的,但问题又不限于此。个人观察美国这次到最后一刻才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原因其实是美国会两党其实都极其不愿意。之所以出现多次反复,是由于美国会两党始终在权衡、掂量:到底可以不可以采取“债务违约”的办法摆脱危机?
可以说,两党议员很多是有冒险“违约”冲动的。这一点,连美副国务卿都不讳言,曾面对媒体直言美“从来没有向谁保证过不会违约。”
2、可以说,美国这次的议会辩论表决,实际上是面对巨大的危机(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美国资产阶级内部两大势力角力的一次大暴露。
美国会里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有“直接违约”的冲动的,只是没有公开表露,表现比较游移。面对还在不断增加的天量海量的债务,有的人是想有一个办法做到“无债一身轻”的。这种倾向,共和党里有,新崛起的“茶党”内有,美民主党中内也有。“直接违约”就是继续采取原共和党总统布什等人采取的政策:继续对外扩张、实行单边主义、拒绝对国内富人增税、拒绝在国内进行变革……等。
另一种就是“提高债务上限”,避免“债务违约”。这一派在对待债务问题上比较“委婉”,更多地认同美国现在出现的问题美国是“内因”,因此更多地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直面美国内部的问题、不进行内部“变革”、一味地走对外扩张之路,是行不通的。据观察,在美民主党内,现任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等人,是持这种观点的。
3、是选择“违约”还是“提高债务上限”,可以被认为意味着美国这次是就“路线问题”作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选择。最终选择“提高债务上限”,说明美国要求“内部变革”的政治力量暂时占了一定的上风。
要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在未来就将不得不削减国内的各项开支。但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在台上,要削减养老、医疗保险额度都很难,剩下的就是削减国防开支了。
美国这次不到最后时刻不就债务危机的解决办法拍板,就是由于这个问题下不了最后决心!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议员,谁都不想进行内部变革!而提高了债务上限,就将迫使美国逐渐走上内部变革之路,美国国防开支的减少,将意味着其海外踞军的规模要有所压缩。
这一变化对世界而言将是巨大的。
“提高债务上限”议案一通过,就等于给了现政府在今后一个时间内调整这些政策(特别是要削减国防开支)腾出了时间,强硬派是极其不愿意的,左右权衡,只是到最后时刻,才不得不选择“变革”的药方。
4、所以,不能仅仅认为美这次就债务问题的议会表决是“作秀”。美这次的议会表决,从政治上看,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两条路线的抉择”。直到最后一刻才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恰恰说明美的强硬派是极其不情愿的——这些议员们怎么能够接受美国内部变革的“想法”呢?
但最后时刻还是通过了,暂时避免了美国甚至世界金融和经济秩序的大混乱局面的出现。不过,这不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忽然良心发现,知道“以大局为重”,这是因为客观现实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其必须接受内部变革的现实。
5、就美国会这次不到最后时刻不通过避免违约的法案这件事本身,也给中国的内外政策以各种启示。
对于美国国内上层,不能笼统地看,而是要作出具体的区分。美共和、民主两党无疑都是美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不能幻想其会放弃其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统治世界的霸权主义思维。但是,在具体接触的过程中,要作出具体的区分,有的因素是可以利用的。
就这一次美国选择“提高债务上限”来说,对于别的国家(特别是如中国这样握有大量美债的国家)来说,不论“提高上限”的政策以后还有什么变化,但“提高”总比不“提高”好,至少我们有了一个调整政策的时间。能够看到,美国形成这一政策,奥巴马和其副手副总统拜登等人,是比较倾向于在美国实行“内部变革”的(作为一个美国高层精英集团的人员,能够直面美国内部的问题,也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看到这一点),从电视报道中看到,为寻求“提高债务上限”法案的通过,拜登在其民主党内部还作了很多工作,这与美国会中强硬派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应该认为是消极中的比较积极的因素,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2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