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当了主人之后
奴才当了主人之后
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题目是《外国人原来这样吃饭》。看了之后一种感觉油然而生:外国人真是小样儿!
以严谨著称于世的德国的总统用完餐还舔盘子,把掉下地的面包还捡起来吃掉,富翁竟然还把人家吃不完的东西要过来吃等等,竟被我们富起来的中国人当成是乞丐。
犯得着么?
当然这些其实也是我们以前,至少在改革放开以前一直倍受赞颂的传统美德的内容。
以前春节时,许多人家大门上贴的春联就是:节约是美德,劳动最光荣。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后来知道了“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建国之初的“三反五反”其中有一项就是反浪费。
电影《周总理》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总理跟大家一起吃饭时用馍头擦干净碗里的稀饭,然后吃掉。
当时看了很感动,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何在乎碗边上的一点稀饭残留?但反过来去想一想呢?我们十几亿人的大国,每人浪费一点,积累起来将是什么概念?
现在知道了,以前之所以节俭,是因为一个“穷”字。
现在不同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歌词几乎在近二十年前就唱起来了-尽管这唱的其实是极少数人富起来。
改革的最大的标志性的成就就是思想解放了。这个解放几乎颠倒了所有的观念如荣辱是非,道德良知。当然还有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和奢侈浪费。以前许多为人不齿的东西比如贪污腐化淫乱弄虚作假现在都很荣耀无比风靡全国。
鲁迅先生说过:奴才当了主人是不会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比老爷更厉害。
摆架子,一方面表现在趾高气扬、骄横跋扈,另一方面就表现在穷奢极欲、排场豪阔。大到官场的活动庆典,小到民间的红白喜事无不竭尽排场之能事。过够了穷日子的人们一旦富了起来,那种几乎病态的心理释放出来的能量绝对是惊人的。
于是解放思想以来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在全世界夺得了资源浪费和建筑垃圾第一的桂冠。当然还有公款挥霍等等的世界第一。这些都是很为伟大祖国争脸的事情。让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
发展是硬道理,于是就不断地拆了重建,这就表明我们在不断发展。世界上那么多国家的建筑数十年数百年居然还不毁掉重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古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观念也颠倒了过来,成了“当了家更不知柴米贵”。
我有时会想,其实,这种现象正是证明了一个主人与奴才的问题。
古人说的“当家”是主人当自己的家,用的都是自己的,所以必须精打细算。
现在说的“当家”是奴才当主人的家,花的反正不是自己的钱,不花白不花,于是便铺张浪费,自己也乘机渔利其中。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其“精髓”就是诱导浪费促进发展。所以我写了文章《要辩证地看腐败》说明腐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常说“小人得势乱张狂”,其实小人乍富也是乱张狂的。
德国的这位总统和那些富人这般节俭肯定不是因为穷,富而节俭就如胜而不骄一样,是因为人家有清醒理智的头脑培养并保持了这种美德。
看来将节俭视为美德乃是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人们的共识。这里说的“代表”不是自封的,而是他们的实践反映了这种性质。
古人所说“事成于俭约,败于奢靡”这条真理也并非只有中国人所独有。
因此,我得出结论:奴才当了主人之后肥的是自己,败坏的是社会风气,侵害的是人民利益。他们尽其所能地要把所有的人都变成奴隶和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