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货币战争硝烟四起

火烧 2010-10-12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当前货币战争局势,指出美国及盟友逼迫人民币升值,类似日本经历,引发各国货币贬值竞争,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货币战争硝烟四起

2010年10月12日  东亚经贸新闻


  编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贝克向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施压,要求下调日元利率。自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在以美国为首的利益集团的货币战争攻势下,日元被迫大幅升值,日本也由此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期。而在这之前,日本在国际上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美国则欠下了空前的债务。

  如今,面对一直在经济复苏中领跑的中国,美国及其盟友再度联手,以猛烈的攻势逼迫人民币升值。在这场货币战争中,日本、韩国、巴西、澳大利亚政府各自为战、推波助澜,人民币仿佛置身于惊涛骇浪的大海之中。

  有人曾担忧地指出,中国恐将步日本后尘。是危言耸听?还是苗头已确实出现?战争到底因何而起?谁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谁又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为此,本报采访了国内多位权威专家,共同探讨、解析这场新的货币战争。今日,本报将推出《货币战争硝烟四起》上篇。

  25年前,美国及其盟友对日本进行“攻击”,导致日元大幅升值。事情发生在1985年9月22日,新上任的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和西德、日本、法国、英国的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了秘密会议,五国财政部长决定同意美元贬值,共同签订了所谓《广场协议》。此后,美元一路走低,使得从日本流入美国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值暴跌。此后,日本陷入长达10年的衰退期。

  25年后,几乎相同的故事正在上演,但这一次,被攻击的对象是中国的人民币。自今年6月以来,美元指数连连下跌,10月7日,美元指数盘中最低为76.92,创下近9个月来的新低,而人民币却在逐步升值。一时间,由于美元贬值,其他国家升值压力增大,为了自己的利益,各国再次挥舞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而货币贬值是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最常用的政策选择。可以说在这场硝烟四起的货币战争中,各国货币不是相互“争强”,而是相互“示弱”。

  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东亚太平洋(12.05,-0.16,-1.31%)局高级投资官员李耀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各国货币竞贬值的现状,首先由于美国经济复苏迟缓,为急于转变这样的状态,为了增加出口,吸引投资而大打货币战,美联储实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他各国为缓解货币被动升值的压力也纷纷大打货币牌,具体采取的方法有很多种:或降低利率,或不加息。

  人民币4个月升值逾1.45%

  今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称,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此后,人民币步入了逐渐升值的道路。

  从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走势图可以看到,自5月24日到6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汇率一直为6.8277,此后便逐渐升值,至10月11日,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732,较前一交易日走高98个基点,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下汇改以来新高。自6月19日人民币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1.45%,并在近期连创新高,突破“6.7”,进入“6.6”时代。

  与人民币的走势相反,美元指数则“跌跌不休”。

  美国会众议院9月29日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这一做法被认为是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体现。

  事实上,10月7日盘中美元指数为76.92,创下了近9个月以来新低,也就是说美元贬值并不是从9月底才开始实施的政策,只是9月29日美国会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令美元贬值的预期更加明晰,市场将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的预期有所增强,令国际汇市美元维持低位盘整态势。

  多国卷入货币战争

  如果说是美国率先对中国发动了货币战争,那么,日本、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也难以安于事外。

  在美元连连贬值后,其他各国为自保,也纷纷贬值,都想在危机中抓住救命的稻草,所以各国主权货币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共同上演了这场跌宕起伏的货币大战。10月5日,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现行的0.1%降至0-0.1%。这是日本央行时隔四年多再次实施零利率政策,意在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以及经济下滑。此前的10月4日,韩国企划财政部称最近主要国家围绕汇率问题相继采取实质性措施,这必将导致近期韩国汇率市场大幅波动。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韩国政府将会介入汇率市场,实施稳定汇率的措施。10月5日,巴西增加针对外国投资者在巴西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税率从2%增加到4%。原本一直在加息的澳大利亚也停止了加息的脚步。

  今年以来,美元贬值,欧元则对美元升值,随之日元对美元创15年新高,人民币更是连创新高。一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日元对美元已升值10.2%,日元对其他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均大幅升值。大幅升值对日本出口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自今年2月以来,出口连续5个月收缩,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从一季度的0.7%下降到二季度的0.5%。同时,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也面临较大升值压力,今年二季度美元对巴西货币雷亚尔的贬值幅度高达15.7%,创历史最高水平;近期马来西亚林吉特与泰铢对美元也分别升至13年高位;澳元兑美元汇价7日升至1澳元兑98.71美分,创下1983年汇率管控结束后最高水平。

  天富期货赵国玉博士认为,各国主权货币竞相贬值除去自保的因素,也有趁火打劫的因素。当然,美国这样做也是为了尽量保住美元领头羊的地位,美国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进攻的机会,它用无数战争和经济危机告诉世人——只有一美元才是一美元。而美元强烈的贬值意愿,带来的就是其他采用浮动汇率机制货币的“被升值”。

  经济衰退中急寻货币“稻草”

  各国主权货币纷争的复杂性就在于参与演出的角色众多,这就像一座大花园一样,简单的一个货币符号不能够引发智慧的博弈、政治的斗争、经济的争夺,在表象后重重叠叠的复杂性,也使得这场货币战争硝烟四起。虽然这是一次无声的货币战争,各国实力较量在货币走向中若隐若现,李耀为这次货币战争理出了一条脉络。

  李耀认为主要是由于当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以及为转移中期选举或内矛盾而令美元持续贬值的,当然这是美国所操纵的。由于经济衰退,货币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众矢之的。美国为自保,故意操纵美元贬值,必然会引起全球的恐慌,各国主权货币纷纷采取保护自身的措施,竞相降低汇率,令本国货币贬值。

  李耀分析,美元贬值以保全其国内经济的如意算盘牺牲的是他国利益,爆发汇率战以至贸易战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美元大跌,不仅直接导致全球外汇储备缩水,更易导致美元套息交易泛滥,大量热钱将涌向全球投资市场,大肆炒作。

  他还告诉记者,“经济危机爆发,全球通过调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现在看来这个方法确实延迟了复苏时间,并且根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两年,包括开动印钞机大举向市场注资,通过美联储在市场购买两房债券及国债。不过,量化宽松政策收效甚微,并未提振实体经济,而失业率仍然高企,美国经济迟迟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恢复。在超低利率政策持续失灵的情况下,各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维系到出口的增长上,而汇率成了拉动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唯一的“救命稻草”。

  汇率问题已经成为政治博弈

  而在赵国玉的眼里,货币战争的起因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与新兴国家之间差距巨大。为了增加出口,吸引投资,而大打货币牌,美联储将实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国大量发行货币而只是美元快速贬值,日本、欧洲等收到货币升值的压力。日本为了对抗通缩再度实行零利率政策政策。原本一直在加息的澳大利亚也停止了加息的脚步。全球展开了发行货币的竞赛。这样全球的流动性将继续走向超常的宽松。

  美国为了缩减贸易逆差,压迫人民币升值。但中国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没有按照美国的希望升值。美元对欧元、日元贬值,欧元、日元对人民币实际在升值,这样欧洲和日本对中国贸易可能进一步不平衡,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由单纯的美国施压变成全球施压。赵国玉认为,汇率问题已经成为政治博弈,“全球竞发货币从长远来看肯定是有害的,但是就当前来讲,谁也不想吃亏,典型的囚徒困境。如果不能够尽快取得协调,将可能引发已成新的货币危机。”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也认为,这一次的货币战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争夺、贸易纷争,而是上升到了政治层面。6日温家宝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演讲时表示,如果人民币汇率不稳定,企业就会不稳定,就业就会不稳定,社会就会不稳定,如果中国经济和社会出现问题,将会给世界带来灾难。并且,欧洲的领导人和工商界不要参与压迫人民币升值。贸易不平衡是全球化条件下的结构性问题,不要把它政治化。我们的目标是追求平衡、可持续的贸易,绝不追求顺差。

  赵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目前人民币也可能是被低估的,但具体被低估多少很难判断,但既便如此,人民币也不会轻易妥协,草率升值的。

  (记者 吴丽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