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也谈马列毛与托派的区别

火烧 2007-01-0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马列毛与托派在理论实践、历史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等方面的核心区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指出托派在历史规律和实践路径上的偏差。

也谈马列毛与托派的区别
 
作者:清源

  1. 我们知道,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常识。一个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能联系实际,那这个理论的作用将等于零。

  2.马列毛主义者与托派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而后者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这就是托派不能得势的最主要的原因。

  3.托派的思维是直线的,不知道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运动是非直线的、是迂回的、曲折的、波浪式的。“有时候甚至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的(列宁语)。

  4.托派把运动的高级阶段与初始阶段相混淆,甚至无视和取消这个运动的初始阶段、量变阶段,梦想着直线的、一步到位的达到那个高级阶段和质变阶段。

  5.列宁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尽管是极其幼稚可笑的,与资本主义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不知道这一小步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有着划时代意义上的一大步,从而无视和抹杀它的存在意义。认为这个房子一开始就是旧的,它的倒掉是必然的。不知道这个房子的变旧是一个过程,不知道它的倒掉不是社会主义的倒掉,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复辟而出现的形式上的社会主义而实质上的资本主义的倒掉。

  6.“一国革命不可能”。托派不知道在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的交往方式还不是很紧密的情况下,会出现帝国主义初级阶段的“薄弱链条”,从而为一国的社会主义现象的出现创造了可能的条件。

  一国出现社会主义革命是必然的和现实的,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依赖于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建成和确立,依赖于资本主义的紧密交往方式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的那个“社会主义应该在全世界同时取得胜利”的伟大预言。但不能以后者来否定和排斥前者。因为前者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经和初试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性规律(列宁主义),后者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的那个伟大的预言)。托派不知道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后者来否定前者,从而陷入教条主义的泥坑。

  7.“革命不可以和民族主义结合”。托派不知道在帝国主义阶段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积极意义。

  8.“不可以建立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官僚机构,否则也是苏联那种新阶级统治社会的下场”。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说的很清楚。“国家再好也不过是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中获胜的无产阶级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也将同公社一样,不得不立即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能力把这全部国家废物抛掉。”

  恩格斯是说,国家官僚机构的确是个“祸害”,但是在社会主义胜利后的初始阶段不得不利用它好的方面,“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抛掉”“全部国家废物”只能是在“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能力”以后。

  9.“农民不可靠”。只有蠢驴式的托派才把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推到资产阶级那里去。

  10.“常备军应当解散”。是的,但是不是在资产阶级武装到牙齿的时候,而是在敲掉其牙齿的时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