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大学生不愿进民企的原因和后果

火烧 2007-01-06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大学生不愿选择民企的原因,包括福利、薪资及发展机会等因素,并指出民企在就业吸纳中的重要性。同时反思当前就业市场与大学生择业观念,强调务实择业的重要性。

大学生不愿进民企的原因和后果

何必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北京高校毕业升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政府机关和外企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而首选民营企业的比例为零,这种现象值得关注。日前国家统计局一项调查显示,64.9%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政府机关和外企工作,其中选择合资企业的占12.2%,选择国企的有9.5%,而选择民营企业的学生是零。针对这项调查,记者采访了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采访的结果似乎与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有些出入。记者:“您会选择民企吗?”大学生:“应该也会吧,因为那些地方对各方面成长提高的更快一些。”“民营或私企,我觉得这样的企业给我的机会更大。”记者随机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民营企业并不抵触,认为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选择民企也未尝不可,不过将民营企业作为首选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大学生:“民营企业相对国企的福利不够好,相对外企他们的工资不够高。”“民企的生存空间还是有限的,实力比其他企业还差一些。”虽然学生们的担心情有可原,不过对待民营企业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少知名的民营企业不论企业规模、管理制度以及薪酬方面,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姜鲁娃:“我们基本的保障是全部有的,比如我们的美好生活基金,就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他早已超过了法律法规要求的要求。”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及:“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在就业吸纳方面已经达到了劳动力就业的80%,从这个角度看,今后大学生就业的通道和途径主要是在民营企业。”有关专家提醒,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应该事先设置一个底线,凡民营不去,这必将会大大限制学生的选择范围,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业优势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务实的做法是先有工作,积累经验,为下一步的成长奠定基础。(2007年1月6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

这个节目的操作记者是个很懒的小伙子,在节目文稿中很少写建议观点,很有些不思进取。

而且,在节目操作过程中,我对他还是采访那个对于出镜有着近乎痴狂般迷恋的陈及的做法非常反感,采访对象乐于出镜,但作为记者还是应该为观众考虑,不能接二连三地采用同一个“专家”的画面。而在当天的节目中,陈及竟然在两个不同的题材中出现,也就是说,同一天有两组不同的记者前往采访。我真是佩服这样被记者称之为“好说话”的“专家”,不问三长两短是镜头就上,太想借着电视节目成名了。不管是什么题材,也不管自己所从事的是什么方向的教学研究,只要有记者就“平易近人”地来者不拒,摇头晃脑海阔天空夸夸其谈。为此,节目组不得不特意叮嘱其他记者,最近不能再对其进行采访了。

这样的题材,原本就是个很有话题性质的标的,大可以手舞足蹈地干上一番。其中,有着太多的可供操作的空间了。

如果动手干,是说如今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胸无点墨却心比天高?数落这帮孩子实在是堕落的一代只知道贪图享乐毫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那样似乎离题远了点儿。大学生对民企的选择,并不仅仅是这个群体的看法,而是代表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社会上的普遍评估结果和大众的优势意见。去年7月28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7月27日,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05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揭晓,联想营业收入总额获得“八连冠”,同时,与2004 年度相比,虽然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都有了长足的提升,但前五百家民企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2005年上规模民营企业营收总额达到31360.48亿元,资产总额24797.20亿元,税后净利润1324.03亿元,缴税总额1184.03 亿元,员工人数582.29万人,出口总额460.04亿美元。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营收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81亿元,连续八年位居民企五百家榜首。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以405亿元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位居第二位。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44.69亿元的缴税额蝉联五百家纳税榜首位。在员工人 数方面,苏宁电器集团、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员工人数排名前三。民企五百强中,有12家企业的员工人数在三万人以上。就行业分布,同2004年度的数据相比,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依然位居榜首,为64家;建筑业进入五百家的企业数量由24家增加到53家,位居第二。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的规模在继续扩大,但其赢利能力却有所下降。其中,每万元的销售净利率从2004年4.58%降为3.82%,资产净利润率从5.87%降为5.25%,人均利润率从2.89%降为2.61%。在各项关键指标中,总资产周转率上升最为明显,从128%上升到137%。此外,调研还调查了目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原材料涨价、融资困难、人力资源缺乏、能源紧张和税费负担重排在前五位。

这里调研的还只是所谓的“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这种路数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特色的贪大求洋(我们的官方统计路径选择上也有着凡是数据都表现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这种表面上“抓大放小”实际上却是既没有能力进行普查同时又有好大喜功观念作崇的成分)。而事实上,在中国,上规模就意味着已经可以在社会生活当中昂首挺胸地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登堂入室捞取相当分量的话语权。上规模就等同于上了被官方意识形态所认可的生存榜,就摇身一变获得了政治特权身份,在就业上的鸡鸣狗盗也就无足轻重了。反过来,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的苛刻也就与国有企业或者委府机构相差无几了。

现实情况是,民营企业总量当中,没有上规模的占据了绝大多数,特别是那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在高风险、高压力、高更替率的生存环境里惨淡经营苟延残喘。尽管最高委府有关非公36条早就问世并付诸实施,但是,近来伴随着各类宏观调控、以及对诸如矿难、资源性行业整顿等举动,从国务院各部委局办到地方委府,按照规模决定企业生死的做法愈演愈烈,形成了所谓的“再国有化”进程。这种做法从制度上铲除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生存基础,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够不上进入要求标准,而沦为非法经营的困境。

面对自上而下的行业准入限制层层加码,民营企业苦不堪言甚至进行垂死挣扎。去年6月13日快讯,中国三家地方石油商会与7家民营油气企业13日联名上书商务部,肯请对目前油气流通领域准入政策进行调整。否则,他们将从此退出这一行业,其资产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垄断集团按市价收购。商务部在今年早些时候对外发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稿,要求凡从事油气批发的企业要求拥有10家加油站的资格。而按照商务部的原定计划,此修订稿将在6月底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民营油气企业超过了10000家,民营加油站已占到境内总量的53%。由于国内石油行业长期处于垄断的格局之下,广大民营油企一直朝不保夕,时至今日很难有几家可以达到10个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的发展水平。两年前,商务部以23号部令的形式颁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法”。据悉,当时这一带有明显打压色彩的法令,即刻遭到广大民营企业的纷纷反对。而商务部去年6月在《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发布中,提高了民企进入油气流通领域的门槛,责令必须拥有30个加油站的资格。此次上书的发起者是黑龙江省地方石油协会,会长赵友山今天在提交《对拟出台的“成品油社会批发企业必须具有10个加油站”政策的看法和建议》中,提醒商务部在制定油气流通领域准入政策时,必须考虑避免造成社会资本的巨大浪费。据统计,目前仅黑龙江一省的民营石油成品油批发企业的设备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按此保守推算,若因加油站数量不够就被取消批发资格,从而将导致全国超过150亿元的资产损失。据悉,商务部在今年早些时候对外发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稿之后,还特别先后举行了5个方面的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国有油气企业、民营油气企业、境内外资企业、地方油气企业的相关意见。商务部内部尚未对此修订稿作最后的敲定。故此,“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稿可能推迟出台。

就此编辑部点评道:目前我国民营石油企业拥有的原油加工能力,占全国的20%左右;拥有的仓储能力,占全国的60%左右;拥有的加油站数量,占50%左右。可以看到,在中下游的流通销售领域,民营石油企业都具有了较强的实力,虽然去年出台的“非公36条”允许民企进入石油垄断领域,提供了一个政策性的鼓励方向,然而年初商务部提高成品油批发市场门槛的决定,显然使这一效果大打折扣。2006年12月11日,按照WTO承诺,将对外资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面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民企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它要么出卖自己要么彻底出局。

非公36条是什么?逗你玩儿!千万别把那玩意儿当真。政策果然出不了中南海。姑且认为中南海里还是想盘活经济给民营企业一个平等的竞争条件,可即使是在皇城根儿,中南海所能见到的社会状况以及政策对应方略的信息都已经严重失真,这也才有了不得不依靠上网浏览挂一漏万地知晓点滴来补偏救弊;政策刚一出门就变味儿了,到了比如发改委、商务部、能源办等等五花八门的部门,就开始了不约而同的对民营企业的残害与打压。

媒体报道,北京市殡葬管理处表示:骨灰盒的价格很高,是300%的利润,还包括寿衣。揭黑幕老板说,殡葬业利润可达1000%~2000%。暴利来自垄断,就藏在骨灰盒和墓穴里。一些殡仪馆直接间接规定必须在馆内购买骨灰盒。一些殡仪馆一度靠出售骨灰盒为生。各地的殡葬管理处就设在殡仪馆里,集监管和经营一身。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建设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公墓、殡仪服务站等设施须报经民政机关批准。一些地方民政部门将准入审批权转化为经营独占权。民营资本进入也只是表面打破了垄断,目前全国的殡仪馆公营仍占80%,一些民营墓园甚至与国有墓园形成联盟。

在如此官商勾结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主们也就不得不调整方向,从单纯的生产经营活动向着红顶商人的路数进发。媒体透露,中央党校老板班火爆。中央党校针对民企老板的短期培训班越来越火爆,已历60多期培训了近万名学员,且培训计划已经排到了年底。许多老板认为,在这所集训中国政治精英的最高学府里学习,除了可以“充电”,更可以结交到有价值的朋友。有学员总结的很精辟:“中央党校为民营企业家搭起了学员和领导、学员和专家、学员和学员之间沟通的平台。”更有学员坦言:“不胜荣幸”。

人们曾经注意到,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非公有制的发祥地的浙江,民营企业主们出现了向红顶商人角色转变的集体性风潮,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老板都热衷于谋取个地方人大、政协甚至委府的身份,暴露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权力对市场干预日盛的尴尬局面。

同时,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环境里,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国际上先进的《劳动法》不过是一纸空文一堆狗屎,没有什么人(不管是法人还是自然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个摆设,劳动环境的恶劣、劳动报酬的低下、劳动保障的残缺、劳动成果的廉价、等等,都使得劳动者的安全感日益下降。而原本已经被边缘化垃圾化了的民营企业,处于自身难保的窘境当中,甚至出现了大规模逃亡海外的动向,在执行劳动法方面自然也就只能是非常边缘化垃圾化。

于是,民营企业当中的劳动者就成为民营企业窘境的最大受害者。

缘此,大学生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就业,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还是应该看到,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本身已经非常困难。虽然首选民企者寥寥无几,但最终的生存需要,迫使大学生们不得不委曲求全,到民企中暂且栖身。这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都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一个最差的选择。而这样的结果,将使得民营企业在中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