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侵略中国的历史谈反华夏传统的“汉学”根源
前言:这是一篇长文的一部分,节选出来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西方文明的强盛不过是最近三四百年内的事情。起点是大航海时代,动力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宗教信仰,而是无休止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美洲文明的屠戮,对非洲的奴役,什么狗屁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一个也不会出现。资本主义的兴盛是建立在国际贸易、白银大量涌入、奴隶贩卖的基础之上。文艺复兴是被富人们养出来的复兴。工业革命,是大航海时代的巨大实践,最终导致煤矿的广泛运用的结果。从此使人类走向了无限消耗矿物能源的自取灭亡之路。与其说西方文明的兴盛是因为“创造财富”,不如说是他们发现现成的财富,并不顾一切地抢夺之。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文明都强盛过,然后衰落。但文明的精华总是迅速传播开去,导致全人类的进步。唯有西方文明是最邪恶的,他们远比蒙古人残忍太多太多,是唯一一种靠其它文明的腐朽和灭亡来换取自身的强盛与领先的。
他们“传播文明”的第一种方法就是屠杀,杀光美洲人,站在没有美洲人的大陆上宣称传播了文明。文明是传给石头的,还是传给树木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建立殖民地。对那些他们不能完全消灭的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一切领域内扶植最腐朽的傀儡,这才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只要消灭了一种文明的内在生机,这种文明就永远也挑战不了西方的地位。看看现在的“全球西化”,仔细想一想。难道化纤的材料就一定要做西式服装吗?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随着生产力进步而进步,唯有西方文明能随着生产力进步而进步。
真的是西方文明先进吗?不是。是因为他们阻止了任何一种文明的进步愿望。且不说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面封锁了。就是日本经济崛起,也被美欧亲手摧毁,十几年的经济衰退到现在还没缓解,日本举国陷入挫折和绝望之中。这就是西方文明一直领先世界的根本原因
第三种方法就是“改革开放”。对付那些他们不能完全控制的文明,垄断了世界范围原材料、能源、金融与贸易的西方文明,就动用了所谓“改革开放”的一套。我对其它文明的封锁,不叫“封锁”,叫做“闭关锁国”。想要获得原材料、能源、金融、贸易、科技交流的“开放”,就必须以“改革”为前提。“开放”虽然给其他文明带来物质上的收益,但“改革”几乎全是害处,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内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使之沦为新的殖民地。
最可笑的谎言是中国闭关锁国,还说这是儒家的罪恶。屁话!!在《史记》、《汉书》的年代我们就可以从官方的正史中看到罗马、波斯、印度,汉朝的中国怎么没有闭关锁国,反而开辟了丝绸之路??出使西域的使节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唐朝的皇帝怎么成了天可汗?宋朝为什么是海洋贸易大国?明朝为什么有郑和下西洋?中国要是闭关锁国,日本、朝鲜的文明从哪里来?西方凭什么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北胡文明,包括欧洲文明,无不在中华大地上能找到痕迹,这正是我们文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一贯表现。
从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对世界上最富庶的中国而言,猖獗的海盗、走私、重金属外流就成了最大的国患。正是这些西方人把海洋搞肮脏了,导致当时的中国政府一次又一次海禁。
中华文明对外输出智慧、输出知识、输出技术、交易财富的时候全部不算数,不是开放的功绩。关起门来抵御强盗,反而成为“闭关锁国”了,而且是统治中国的儒家思想的过错——这不是放狗屁嘛。
说中华文明抵制科学技术,也不想想西方传教士凭什么在明清两朝宫廷任职。难道是因为他们宣扬天主吗?信奉一个受尽酷刑的犯人?不允许对祖先的崇敬?要人类爱神胜过孝敬父母?是因为要中国人归顺西方那些上帝的选民?还是因为他们创建秘密教会,勾结沿海的葡萄牙海盗,充当倭寇的间谍?
全都不是。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基督徒,在中国政府内部受到重用的唯一原因,仅仅是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历法、天文学、数学、地图学、钟表技术、欧洲艺术、发明创造以及被欧洲改良过的火炮技术等等。他们是作为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图学家为皇帝效力。这一切,正源于中华民族对科学技术强烈的务实态度。儒家反对奇技淫巧,是指那些浪费财富、迷惑统治者的奢侈品工艺,哪一次是指坚船利炮?
中国文明领先世界时,对外输出了农业技术、工匠技术、建筑技术、四大发明、数学知识、哲学思想、航海技术……我们也同样吸收了周边文明的一切先进特点。汉朝、唐朝、宋朝、明朝从来没听说过对先进科技闭关锁国的问题。
到底是哪个混蛋第一个说西方科学技术和中华文明互相排斥?基督教那么封闭、保守、反动的东西,还不是要和科学互相结合?基督教迫害科学家迫害了多少个世纪,你们几时看到过儒家思想迫害民间的工业、农业、军事、建筑各行各业的科学家、艺术家呢?
直到欧洲文明刚刚靠屠杀美洲人,掠夺土地、原材料与贵金属,换来了科学技术的一点点进步,这帮商人坯子就懂得把科技和强权捆绑销售了。以政治特权、商业特权、和意识形态的征服为前提,这叫传播科学技术??这是赤裸裸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人反对以侵略为前提的“文明”传播,和毛泽东时代面对美国、苏联的夹击、封锁,立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有什么不同?
非但中国会反抗。连受了中华文明影响的日本,一样有“攘夷志士”反抗到底。只是日本受到的侵略明显较轻,维新派迅速从开放中获取实利,导致攘夷派失去民心。为什么日本可以明治维新,中国却会长期“闭关锁国”,要么就是义和团排外?太简单了,因为日本穷到极点,旁边就是世界上最富庶的中国。对一切觊觎中国财富的西方列强而言,到底要一个近海的盟友、侵略中国的跳板,还是要一个磕磕绊绊的拦路石?
想想看二次大战结束,和日本血战了四年的美国,凭什么把它扶植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再想想那个号称“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的越南。想想在西藏和中国叫板的印度。日本的“改革开放”,历来都是捡了地缘政治的大便宜。把日本带入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圆桌会议,他本来是矮子,现在还是矮子。多一个趋炎附势的矮子盟友,好过一个家徒四壁的矮子敌人。对欧洲有百利而无害。
明清两代的毛病,只是在看清欧洲人的邪气同时,不知道在美洲、印度、非洲、东南亚发生的事情罢了。这又能怪谁呢?汉朝为了对付匈奴,把使节派到了大秦;唐朝与突厥作战,在中亚设立州县。宋朝把海洋贸易做到西欧,为了筹集对辽战争的经费。明朝的航海队伍甚至到达了美洲。这些不是“天朝大国”的心态,只有闭关锁国才是“天朝大国”心态?
明清两代不知道欧洲文明的血腥崛起,实在是个历史的悲剧。怪中国闭关锁国的列位高人,请先去问问被七十码撞飞的谭卓,为什么不先调查清楚胡斌一干富家子弟在公路上飙车的爱好?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长期领先世界,因为我们的文明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反而能够强盛的文明。汉、隋、唐、宋、明的兴盛都是建立在内部稳定的基础之上。一旦开始对外压迫、掠夺,就必然因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利益矛盾,导致内部的阶级分裂、矛盾加重,因外患而亡于内乱。
试看西方文明的几次强盛,哪次不是靠对异族的侵略、掠夺、屠杀和奴役换来的?古希腊、古罗马就不必说了。看最近四百年,从屠杀美洲、奴隶贸易、亚非拉殖民地一直到现在的金融战争、粮食战争、石油战争,西方文明总是靠吮吸他者的血肉来维系自身的健康,一旦失去了一个可以掠夺的外部世界,立刻走向腐朽和衰亡。
这个道理我们四百年前、三百年前、二百年前、一百年前可能看不清。可是现在看看,西方文明产下的怪物——帝国主义,制造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气候危机、粮食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是不是正带着全人类走向灭亡?
所以我们现在谈孔子、谈儒家文化、谈毛泽东思想,一定要有庞大的文明史的视角。特别要搞明白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遭到集中批判的本质原因。
1840年之后,在西方列强的迫害下,中国积贫积弱,阶级斗争无比激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一切领域在这个腐烂透顶的大环境下停滞不前。于是被儒家思想中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思想影响的一大批人,全都为了民族崛起这个共同的目标走向了不同的革命道路。
有人留英、有人留美、有人留德、有人留法、有人留日、有人留苏……还有人留在中国,比如毛泽东。几十年的革命历史说明了一个问题,从外国带来的法式革命、英式民主、美式资本主义、德式法西斯、日式军国主义,包括赫鲁晓夫校长的高材生们从苏联带来的斯大林主义、赫鲁晓夫主义,全都不能救中国。只有那个国内、国外公认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比马列主义还多的农民革命家——毛泽东,最终率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独立自主的复兴使命。为中国重新夺回了独立的政治、自主的经济、先进的科学技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举足轻重的大国地位,甚至让中国革命占据了世界文化革命的制高点。
我劝所有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华文明割裂开的糊涂蛋,趁早改变方向。你们与其研究毛泽东思想扬弃了近代的哪些糟粕,还不如认认真真地研究下——毛泽东思想到底继承了中华文明的那些精华。
提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鲁系毛派”的这些“左派”们,你们真该好好地研究一下历史。我相信你们知道“炎黄春秋”、知道“伤痕文学”、知道国内国外一大批反毛小丑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传播的种种谬论。
我相信你们也知道,现在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从没读过一篇毛著,没看过一篇毛主席的讲话,对新中国历史毫不了解,仅仅凭他们道听途说的知识,就高谈阔论地否定毛泽东。在他们口里,最讲民主的毛泽东变成专制暴君,最富情感的毛泽东变成冷血的屠夫,最讲科学精神的毛泽东变成头脑发热的疯子,诸如此类。毛泽东的敌人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反而被强加在毛泽东的头上,居然变成了毛本人的罪过。反毛成了许多年轻人自动、自觉、自愿,充满正义感的行为。
试问,要不要用历史真相去教育这些被忽悠的群众?
回过头来,你们啊,你们这些反孔孟、反儒的糊涂蛋,早就被忽悠中国人两百多年的舆论误导了!!
不读四书五经,不读春秋左传,不读资治通鉴,不读史记汉书,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毫不了解。仅仅凭道听途说的知识,就高谈阔论地反对孔孟和儒家。最讲民本、反对专制的儒家居然变成了统治者的帮凶,最富情感的儒家居然变成冷血的机械,最讲变革精神、务实精神的儒家居然变成了阻止中国进步的保守势力。儒家一切敌人,包括经济法家、纵横家、阴阳家、世俗宗教、大地主、精英贵族、军阀、商贾的一切恶行,全被推到儒家身上,居然成了儒家的历史罪过。反儒、反孔孟成了许多知识分子自动、自觉、自愿,充满正义感的行为。
这应该算什么?
历史的悲剧吗?
不是!!这才是历史的规律!!
一切“反动派”在掌权时,都会用两大法宝——污蔑和修正主义,去篡改一切与自己敌对的进步思想。中华文明的代表,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正是首当其冲被污蔑和修正的对象。
请你们想一想:
积贫积弱的民国、满清。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还占统治地位时,中国还能出一大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好了现在差不多全盘西化了,按洋奴学者的说法,中国文化闭关锁国的糟粕也都扫进历史垃圾堆了。怎么一部新中国六十周年的献礼大片,“建国大业”,80%的主要演员都变成假洋鬼子了呢??满清、民国时期出国留洋的学生,大多抛弃西方的事业和地位,毅然回国报效。现在国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怎么那么多家境不错的年轻女孩,还舍命抱洋鬼子的粗腿,甘为一张绿卡出卖青春和灵魂呢?
让中国人在思想上“全盘西化”,从18世纪起就是欧洲列强的国策。欧洲的汉学,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还只是在默默地研究“中华帝国”的强盛原因。
直到清王朝和罗马教皇在“礼仪”为代表的国格问题上发生冲突,基督教和汉学对待中国的态度开始转变了。本来在中国民间的基督教一直与人相安无事,而梵蒂冈在18世纪用通喻的形式正式宣告了基督教与中华文化的敌对。这才刺激了欧洲汉学的兴起。
“汉学”表面上是西方用来研究中国文明的学科,这是它披的羊皮。汉学本质上是西方用来否定中华文明的阵地。他们完全不必操纵学者的意志,在殖民主义盛行的欧洲,总会有一大批学者犯欧洲中心论的毛病,只要本着“不换脑子就换人”的思维,在其中挑选出对欧洲统治者有利的个人加以宣传,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解构中华文明,消灭其主体性的学术风潮。
汉学的确立,把西方普通人对中华文明的崇敬心态用殖民主义的侵略精神逐渐取代。鸦片战争之后,当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利益和中华民族爆发直接冲突时,汉学研究被官方推上了顶峰。英国、荷兰、德国、瑞典、奥地利、俄国都有一批卓有成绩的汉学家:法国继雷慕沙之后有儒莲、毕瓯、巴参,荷兰有霍夫门、施古德,德国有奚伯尔特、晓特、甲柏连,英国有理雅格、毕尔、卫烈亚力,俄国有萨哈诺夫、帕底雷阿斯 、白莱脱胥乃德、伊凡诺夫斯基,瑞典有多桑,匈牙利有乔玛等(摘自百度百科)。
请你们站在欧洲殖民者的角度来看待中华文化。从林则徐禁烟,到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中国的上层贵族已经腐朽堕落了,可是官僚、普通民众仍然胆敢不畏西方枪炮,在被侵略时不顾性命地抗暴,其精神根源、文化根源到底在哪里?为什么美洲人、非洲人、印度人就没有这种骨气? 为什么其他文明迅速接受基督教的奴役,唯有中国人如此排斥?
原因已经很明白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一体两面,他反封建,却不反帝。等到攻陷南京之后,不但不反帝,连封建都不反,自己做起分裂中国的土皇帝来了。结果历来最“保守”,也是主体意志最强的湖南人一呼百应,其反帝的斗志被统治集团利用,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一个反封建不反帝,一个反帝不反封建,在清王朝分崩离析的大背景下,后者最终战胜了前者。这在欧洲列强眼中意味着什么??不久之后,列强最担心的事情,在义和团运动中果然发生了。
于是帝国主义开始在中国捆绑推行霸权主义与全盘西化。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受奴役为前提和代价,“恩赐”给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一丁点物质进步,而且这种进步还要用出卖劳动力、原材料、商品和贵金属去购买。结果是让民族农业深陷阶级斗争,民族工业毫无自主性,民族文化停滞和消亡,政治、军事腐朽得一塌糊涂。
这样的“改革开放”,今天的我们非常熟悉。你想要接受有益的开放,就先得接受害处无边的改革。这对西方大大有利。你不接受改革,人家就对你进行全面封锁,还要说你是闭关自守,对西方还是大大有利。
从结果来看,精神越西化,人民的惰性就越强。因为反抗的意志被压得死死的,任何人也会陷入痛苦和抑郁之中。要知道,底层群众团结起来,反抗的是西方人的侵略和奴役,不免有矫枉过正的问题。可是你上层“精英”、“贵族”首先抛弃了组织人民的武器,传统文化;反而变本加厉地帮助洋人来镇压人民。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剥削全部都一层层地压迫到老百姓头上,可是人民失去了组织起来的思想武器,只好不敢怒又不敢言,气都憋在心里吐不出来,岂不是精神涣散、有气无力?
想想看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为什么那么崇高而有力量?再想想林则徐禁烟、甲午海战、义和团运动的那些烈士们?再想想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为什么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能在精神上有这么相似的时候? 革命、抗暴、自尊、自强的精神内核,到底是怎么在我们民族中传承至今的?
西方的汉学运动,只有一个政治目的,就是从文化上消灭中国人的这种抗暴、革命、自尊、自强的精神。而成果是相当丰硕的。
必须要看到,中国的史学研究在大航海时代之后,已经失去了必要的世界视野。在中国人自己重建世界视野的历史观之前,欧洲人抢先把该做的事情都按他们的方法做了。于是成批的爱国志士怀着救国的心情出国留学,在异乡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欧洲中心史观眼里“丑陋的中国人”。
民国之后,在新兴的西方式大学体系中,左右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的这批人,往往是留日、留美、留欧之人。在1840年到1911年的中国,对当时代的人而言,一切社会问题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历史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当时的这些海归们,每踏下一个脚印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因为欧洲的学术传统在中国是纯粹的空白,中国的一切东西,只要用西方的视角重新诠释一遍,本身就是学术成就。“红学”能成为一时的显学,就是很好的例子。试问这样的一批学者,他们到底有没有本事洗清欧洲中心论对自己判断力的污染,正确地评价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承轨迹?
别的人先不说,我就说鲁迅。有一本美国传教士写的书,《支那人的气质》,或者《中国人的德行》,对鲁迅的影响很深刻。且不论书的具体内容,光从作者史密斯、译者涩江保、到读者鲁迅,就可以看到西方汉学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轨迹。
《支那人的气质》这本书,对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勤劳勇敢有许多溢美之词。但作者也有意识地把中国人的种种“恶习”挑出来讲,归因为中国人的精神传统、文化传统,并且认定只有基督教文明才能让中国人摆脱恶习,获得现代化的先进性。这本书里的观点影响太广了,从鲁迅到后来丑陋的柏杨,许多反传统的观点无非是对史密斯观点的再叙述。
那本书观点太多,我这里没时间精力一条条去驳。单说一件事,“好面子”,史密斯也讲,鲁迅也讲,柏杨也讲。试问当今世界,有没有比美国更死要面子的国家?试问当今世界,有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比美国人更死要面子?记不记得“体面地从某某战场上退出?”还记不记得尼克松怎么在水门事件之后,还能“体面”地下台?随便找个一身名牌,用尽高级化妆品的美国人,也许他早已负债累累、连工作都没有。
相反,从比例上来看,最不爱面子,最爱尊重别人面子的人,还是中国的普通百姓最多。“给人面子”意味着对别人内心的尊重,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怎么一到史密斯、柏杨嘴里就变成了“不诚实”了呢?
稍微有点辩证思维的人,再去看看《支那人的气质》那本书,就知道里面大部分贬低中国人的观点都是基于误解和偏见,都是胡说八道。最可恨的,史密斯硬把中国老百姓的贫穷解读为中国人不讲卫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赔了外国多少白银?由此引发的政治结构变革,经济结构变革,让所有老百姓头上压了三座大山。等中国人穷到裤子都买不起的时候,这些洋大人跑来嘲讽中国人不讲卫生了。这跟现代城里人怪弄农村人不讲卫生一个道理。你们倒是过过穷日子试试?
柏杨这类洋奴更不用说了。他骂的内容,十有八九是“知识分子”的特性,而且是全盘西化后,用民脂民膏养出来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特性。这帮百无一用的文人自己狗咬狗,偏偏要把自己代表全部“中国人”。人民英雄纪念碑代表的烈士是不是中国人?凭什么由这帮骨子里腐烂掉的文人来代表中国人呢?
否定中国历史,否定中国文化的这种风气,毫无疑问是从汉学家传到留学生,然后由留学生带回国的。在五四运动时掀起了一股高潮。五四运动有两面。它的一面是反帝反封建的人民爱国运动,另一方面是海龟知识精英的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宣扬德先生、赛先生。在消灭中国文化的糟粕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其历史意义。只是往全盘西化、甚至要废除汉字,消灭一切中华文明的东西,这样的声音也不少。
在五四运动之前,反帝运动一直都是和捍卫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自从五四运动之后,反帝的重任,被批倒批臭的传统文化已经扛不起来。传统文化后继无人了!!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农业社会,教育、文化、娱乐的主体全都在农村。中国农民本来相当于现在的城市工人。从整体上来说,是社会地位较高,思想素质较高、文化素养较高而且风俗传统完备的阶级。对农村的社会结构威胁最大的,千百年来都是土地兼并。
自从1840年之后,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债务压力,而且国家的经济命脉也被外国人夺走,一切经济的重担都层层压到了农村上。导致农村的社会结构被严重破坏,教育业、服务业大规模流出,地方上有正面意义的乡绅阶级消亡,转而被包办税赋的劣绅、土豪替代。大批农民开始变得极为贫困,基本的日用品都无法获得,更不用说文化教育了。耕读传统因此被破坏,农村文盲率是在一百多年里提升上去的。农业社会的巨变,导致整个国家的文教传统全面丧失。传统文化历来都可随着社会变迁吐故纳新,而在这个时代陷入内外交困的地步。最终被西方汉学以官方推广的方式全面攻克。几万万中国人,丧失了传承并且发展文化的动力和意愿。
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任谁来做?
西方的汉学家,和他们在中国的徒子徒孙吗?
事实就是如此。就是汉学家和他们的徒子徒孙掌握了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中国社会近一百年里,对传统文化的一切学术研究,都是西方汉学家思维方式的延续。里面不乏诚实的学术研究,对中国文化的吐故纳新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主流,终究是为殖民主义文化服务的。这一百年的社会现实很说明问题。“西方中心论”在中国大行其道,许多年轻人在话语体系中找不着中国人自己的立场。只能从西方的立场中艰难地推导对中国有利的观点。结论往往是只有让中国变成一个西方现代国家,才能在这基础上为中国人谋取民族利益。
唯有毛泽东时代的那三十年,好不容易找回了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全世界都认为,比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更像中国传统文化。唯独中国人自己接受了西方汉学的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孟思想的否定多过肯定,反而认为台湾的蒋家王朝继承了正统。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内涵,反而不如蒋家王朝继承的外衣更能代表中国文化。
毛主席一去世,毛泽东思想再像过去的儒家思想一样,遭到了全面的曲解、篡改、批倒、批臭。全世界都兴起了毛泽东研究,而其中的主流又是被有意扶植的反毛学术。更不用说国内的炎黄春秋,和当年打倒孔家店一样疯狂地反毛,用的绝招仍然是“绝不说真话”。
从此中国失去了反帝的防火墙。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中美国”,没有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可以阻止文化的西化、思想的洋奴化、政治经济的卖国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