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资本主义的问题

火烧 2009-08-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指出其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倾向局限及资本积累规律导致的贫困化问题,揭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社会不平等现象,批判其对人类创造力的腐蚀与低级欲望的盛行。

资本主义是由于资本家要榨取利润而投入资本的追求利益过程。资产阶级唤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这一“自由大神”,却掩盖不了大神制造的灭绝人性的血腥现实。

凯恩斯把现代失业归因于有效需求不足,并进一步归结为心理因素。他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新投资量……如果消费倾向和投资率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那么,就业的实际水平将低于现行实质工资制度下所可能得到的劳动力供给量。”“雇主决定雇佣劳动力的人数N取决于D1和D2之和D。D1是预期的社会消费量,D2是预期的新投资量。D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有效需求。”“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D1也随之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快。解决我们实际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心理法则上。”三个基本心理法则是“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本资产的预期”。不可否认,人们的消费倾向决定人的消费行为;但是,真正的消费行动是以自身工资水平为界限的。即便金融创新,美国人可以“依靠美国信用”超前消费,终究是有信用承受力水平张力限度的。美国式的消费本质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低劣、粗俗的浪费和毒化。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结构,这里涉及的人是资本关系的人格化,是生产关系的本质的体现。在《资本论》中单个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只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来考察的,考察他们的合乎规律性的思维和活动,不陷入生产当事人的日常经营活动。马克思说:“竞争的实际运动不在我们的研究计划之内,我们只需要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组织,在它的可以说是理想的平均形式中表现出来。” 马克思一方面指出“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另一方面,周期性地爆发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造成资本与劳动的双重过剩,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财富的绝对形式”,表明它的存在具有历史的暂时性。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本质关系的宏观分析,揭示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相对人口过剩和工人阶级贫困化倾向的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从而揭示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真正根源。只有那些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人力才具有消费能力。人类大多数生活在1美元一天水平以下:发达社会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现代文明社会外的绝大多数人。  

对于资本主义历史,不仅仅存在人格化的资本因资产阶级为扩大利益冲动,所产生的盲目投资问题;更重要的是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超级消费和大多数人的颓废、虚无所产生的人类创造力品种低俗、品质腐败的问题。资本主义是人类走向低级欲望、盛行自由的一种败落。  

资产阶级为自身的利益,创造很多消费方式,使得“美国方式”的消费耗尽地球生态积累的财富,正是这种消费使得地球无法承受人类的巨大吞噬能力,使人类面临灾难与困惑。

这就是资本主义本质,也是资本主义不可持续的原因。资本主义创造了可怕的消费心理能力;创造出可怕的品种、方式,创造出不可持续的生产状态,使得社会在巨大的社会矛盾挣扎中撕裂。恐怖的气氛造就了恐怖主义,甚至创造出真正的阶级斗争这样的心力大战。

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真正人道主义,更主要的是在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历史,否定资本主义低级疯狂“发展”的理性基础上的矫正科学。资本主义本质是掠夺的历史,是扩大社会鸿沟的运动过程,不管资本主义怎样发展,最终是物欲、拜物教的野蛮史。

实现平衡、公正和博爱,关键是建立真正的健康的马克思水准的思想体系与理论实践能力,为此,有必要建立新政治中枢,与传统旧势力、传统观念实现彻底决裂。

毛泽东在晚年思考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也就是作为一个革命者的终极关怀:如何使他和他这一代的革命理想能够继续下去;强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新人、六亿神州皆尧舜、愚公移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胸怀祖国、放眼天下、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样的天人境界和天下的志趣和抱负。只有如此,才能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的人类分裂状态,进入共产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