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冀中能源”重组“华北制药”高明在哪?

火烧 2009-08-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冀中能源重组华北制药后,通过提升工资、改善福利等举措激发职工积极性,展现高明管理策略,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思路。

        河北冀中能源集团重组华北制药集团后,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对董事长王社平在重组“华北制药”时采取的管理办法进行了报道,其中在提高职工工资、改善福利待遇方面的举措最引人关注。

        新掌门人王社平上任伊始就向职工宣布“每人每月增发工资400元”!并在第3天得到落实。随着30亿元资金的如期到账,因此,当你走进华北制药集团后就会发现,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都充满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精神状态也由过去的“混日子”转变到了现在的“找担子”,人们的主人翁意识普遍得到加强。

        华北制药集团有着辉煌的过去,有过“亚洲第一大”的自豪,也曾30多年端坐中国制药工业老大宝座。但最近几年,由于企业管理模式落后,在制药工业排行榜中逐年下滑,2007年滑到第7位,2008年又继续下滑到第8位!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后,职工的收益也随之降低,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受到影响,加上资金链的断裂,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

         “冀中能源”入主“华北制药”后,首先剖析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他们没有采取“减人提效”的管理方式,也没有采取降低职工经济收入的办法来弥补企业的资金不足,而是从更新观念入手,由松散型管理转变到集约型管理,对原来的近400个银行帐户和近百个营业执照进行重新审核,取缔“各自为政”的经营套路,建立“大集团军作战”的发展方略,明确目标、开源节流、堵塞漏洞、奖罚分明,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为终极目标。

        新的管理办法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使职工看到了企业的未来,也感觉到了企业兴衰与自己利益的关系,从而更加激发了职工爱厂、爱岗的主人翁热情,“人人是主人、企业是我家”的浓烈氛围在企业蔚然成风。很多职工面对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充满信心并坚定地说:“为了企业,也为了我们自己,要千方百计地保证任务完成,再累也干!”一些退休职工动情的说:“这样的企业管理办法,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实质,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有奔头、有劲头。”

                      

             图片说明:职工看到了企业的希望,满含热泪的接受记者采访。 

   企业要发展,依靠谁?谁是发展的原动力?不少人对此产生误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毛泽东就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现实也告诉我们,企业要实现高速发展,仅靠几个“精英”是不可能实现的,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大计。如何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探索出了一条深受职工拥戴的办法,这就是--让职工成为企业利益的第一受益者,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而不能成为其他!用他的话说就是:“企业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有“冀中能源”的今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