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七纵战士亲身经历
淮海战役华野七纵战士亲身经历
今天又听了王树增教授讲淮海战役,我再来做点补充(上次我听讲后,我也专门写了信给王教授作了些补充)今天再讲一下。历史的问题我们现在活着的人应该搞清楚,这是对历史负责任,这段历史我们活着的人现在都搞不清楚是不应该的。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消灭国民党黄维兵团时,我当时是华东野战军七纵21师61团3营7连的战士。打黄维兵团时, 大王庄打得很惨烈,七纵有些战士在大王庄和敌人扭打在一起,把敌人的耳朵都咬掉了。这是我听参战的战友说的,现在离休在西安空军干休所休息的谢雪畴(当时他是七纵60团的政委)率领该团参加打大王庄战斗的。详情可以问问他。
打大王庄的第二天,我们三营打的小王庄。小王庄打了一个晚上没有打下来。我们三营两个连(八连、九连)都打光了。我们七连当时是预备队。后来我们连要打小王庄时,正是廖运周率部起义的那个晚上,我们连向后撤了约两三里路给廖运周部让开个口子后,之后没费一兵一弹全部占领了小王庄。
攻打尖古堆也不象王树增教授讲的那样简单(可能他也不知道尖固堆具体是谁打的),敌人把尖古堆修建成了一个非常坚实的钢铁堡垒,围绕尖古堆修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明、暗地堡。在攻打尖古堆前,我军炮火对尖古堆进行了雨点般的猛烈烘击(都是华野七纵的炮,中野当时没有重武器,他们的重武器听说都丢在了大别山,战后把我们在淮海战场上缴获的大炮都给了二野,为此领导还专门对下面的战士做了解释)。我们爆破班上去,我第一包炸药本意是爆炸鹿柴(敌人用树枝埋在地里形成的坚实的路障)的,因被我军的炮火都炸毁了,手一扒就过去了。尖固堆底层交通沟里设有机枪暗堡,堵住了我们有邻部队的交通沟口,压得部队抬不起头。我就选定这个目标将其炸毁,扫除了这个拦路障碍,部队当即冲了上来。
我的第二包炸药炸掉了尖固堆最高处最大的碉堡,整个攻击部队一下就都冲上来了,打败了尖古堆守敌,我们占领了尖古堆,在尖古堆顶上指导员戴剑川当场宣布我火线转党(因我当时还不到17岁所以我的党龄是从1949年1月1日算起),之后他因负伤就下去了(他现在蚌埠南京空军干休所休养)。我们连由三排长张德标指挥,在尖古堆坚守了一夜,这一夜打退敌人多次的疯狂返扑,我们的弹药都打光了,把剩下的炸药包都扔了出去,坚难地守住了阵地。第二天天亮时,有个兄弟部队接替了我们的阵地。我们连撤出阵地时,全连仅剩下十多个人,是副指导员(后来的指导员)刘文华接我们回到宿营地的(刘文华现离休在济南市空军干休所休息)。就在这天晚上,黄维兵团突围了,我们刚吃完晚饭,就接到了出击命令,我们立即加入了围捕黄维的战斗,后黄维被兄弟部队活捉了。
战后我被评为一等功臣,获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被战地记者以战地“小老虎”之名进行了报导宣传,我也因此得名“小老虎”,后来许多领导和战友都不叫我的名字,只叫我“小老虎”。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我们连做预备队,没有用上。
这就是我亲自经历的事实。
淮海战役华野七纵战士
李林成
2011年6月26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