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的死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以及美国的中东战略
本•拉登的死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以及美国的中东战略
近日,一则关于恐怖大亨本·拉登死亡的新闻震惊世界,世界各国纷纷报道,美国人疯狂庆祝,世界其他国家也异常关注,大家都在猜想和关心本·拉登的死会对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而国际形势和我国国内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更加值得思考和关注。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本•拉登的死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以及美国的中东战略。
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由于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就都想把阿富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战略资源重新引起世界的广泛注目,沉寂多年的中亚地区再次成为各种力量的“角斗场”。其中,美俄之争无疑是这场角逐的两大主角。为了抢占有利的战略地位、牟取中亚的地缘战略利益及丰富的战略资源、实现控制全球的战略目标,美国从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加紧对该地区的渗透。在遭受“9·11”事件之后,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美国借打击阿富汗恐怖势力之机加紧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军事部署。1985年,在《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一书中,布热津斯基明确宣称,美国的战略利益,集中在三条战线上:一是欧洲战线,与苏联斗争的焦点是东欧,最关键国家是波兰和西德;二是远东战线,斗争焦点分别在日本、中国、朝鲜半岛,而最关键区域是韩国、菲律宾、台湾。三是远西战线,战略焦点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 “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发起全球性进攻,实质是收获冷战成果,抢占全球战略要地。详细观察现在美国的全球进军路线图,就会发现美国仍是在原定的三条战线上各个击破。对伊斯兰世界,美国是率领西方和以色列,直接军事打击;对俄罗斯是继续进行冷战,挤压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对中国则是多管齐下,综合遏制、打压。美国的崛起,以1898年向西班牙开战为标志。一百多年中,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连续打败了两大敌人——德国、日本,取代了英国的全球地位,建立了美元霸权体系,又在冷战中战胜苏联,从此踏上控制世界的征途。21世纪,美国认为三个潜在对手——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是它控制世界的障碍。这样,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就十分清晰了:这是伊斯兰世界、中国和俄罗斯三大战场的结合部,因此也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一个制高点。 美国为什么从伊拉克撤军,而在阿富汗增兵,原因正在于此。
美国向来是推行其全球霸权的,其一直以来都在全球各个战略要点驻军。“911”事件的真相本身就扑朔迷离,本•拉登一直不承认他是“911”事件的策划者。关于“911”的真相,包括美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不少人至今仍在探索,或许以后我们才能知道究竟是什么回事。我们且来看看“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谁是最大的受益者,“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反恐”的名义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控制了阿富汗,美国在阿富汗驻军,直接威胁着中国和俄罗斯,等于美国在西线牵制着中国和俄罗斯。阿富汗的塔利班本来是执政者,是一个政权,但美国说塔利班支持恐怖分子,不容其辩解,直接出兵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建立亲美政权,控制了阿富汗。2003年因怀疑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但最后却证实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以说美国是以“莫须有”的理由发动了一场战争,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建立了亲美政权,控制了伊拉克及其石油资源,现在美国虽然从伊拉克撤军,但美国依然牢牢控制着伊拉克。在这两场战争中,获利最大的是美国的军火商和为美军提供后勤物资的公司。通过这两场战争,美国加强了对中东尤其是对中东地区石油等丰富的资源的控制力,有了丰富的资源,美国的工业就能长期快速发展,美国的资本家从中获利最多,尤其是大资本家和垄断公司,当然,美国的普通民众也有获利,但相对来说只是很少一部分。这里又得联系到美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美国虽宣称其是“民主国家”,但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的民主,民主党和共和党各推荐一个候选人让民众去投票,已经限定了两个人让民众去选,这就叫民主吗?美国的总统是由一些财团和大资本家推上去的,那么当上了总统后,他们自然要为那些拥护他的人谋取利益。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国会行驶立法权,其中的议员代表着各个财团的利益,有的政要本身就在某个大公司任职。可见美国的民主是资产阶级尤其是大资产阶级的民主,无论谁当总统,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其本质都是维护资本家的利益。
那么美国为什么对中亚军事存在永久化如此重视呢?美国的官方解释是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拉登的“基地组织”、阿富汗的“塔利班”都是很好的理由。但真正的原因是中亚地区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在基本控制中东地区之后,进而控制中亚的石油资源,是美国为了实现控制全球这一战略目标的选择。除此之外,还有的原因是,在牵制俄罗斯、威慑伊朗的同时,可直接威胁中国西部地区。美国在阿富汗的基地,距中国西部国土的飞行时间大体都在1个小时左右。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的空军基地,离中国西部国土只有600公里左右的路程。一旦美军战机将来可以从这里起飞,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就可飞抵中国西部边境附近空域。如此密集的军事基地布局、如此短的距离,显而易见,美国在中亚的驻军对中国西部安全构成威胁。
接下来分析一下本•拉登的死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5月1日发表全国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被打死。本·拉登死亡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人们担心塔利班会不会掀起新一波的报复恐怖活动,世界各国的航班、铁路、重要机构都加强了戒备。而阿富汗也传出了恐怖袭击的消息,基地组织更是一反常态,宣布占领也门城市津吉巴尔,作为建国的首都,这些消息都在印证人们的担心。对于美国,在“9·11”后对本拉登连年的抓捕和调查行动都成效甚微,这次成功当然是美国人迫切希望达成的,这有助于回复国民对国家反恐的信心,也算对世界的一个交代,但是反过来说,如何防范拉登死后的报复活动却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对于巴基斯坦,此次事件却颇为尴尬,本来和美国的关系就很微妙,美国一直在印巴问题中支持印度,但是却迫于阿富汗局势需要与巴在反恐问题上联合,两者的同盟本就问题连连,只是巴基斯坦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美国需要巴基斯坦提供进入阿富汗的通道,所以这种相互摩擦不断的联系才一直存在。而美国在巴基斯坦重镇阿巴塔巴德击毙本·拉登又引起了两边的嘴仗,美国继续指责巴基斯坦方面与恐怖组织有联系,认为巴基斯坦反恐不力,巴方一边否认其与恐怖组织有联系,一边指责美国在其领土擅自行动,多次误伤平民侵犯主权。而实际上,鉴于现在美国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局势绑在一起,而巴基斯坦发展依旧需要大量援助,双方都不会离开对方
本•拉登的死对国际形势有重大的影响。首先从打击“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这个方面来说,本•拉登的死代表着以美国为首的反恐战争取得了一个巨大的胜利,美国通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杀死了本•拉登。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也算是给了美国民众一个合理的交代。其次拉登的死鼓舞了参加反恐战争的各个国家,对于世界上反对恐怖主义的国家来说拉登的死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拉登的死并不代表恐怖主义就彻底被消灭了,本•拉登领导的恐怖组织,在各国的围追堵截下依然存在了10年,他们必然有他们的特殊有效的生存方法,就算拉登死了,在短期之内也不会使“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彻底消亡,相反,拉登的死对恐怖组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一个精神领袖的死亡必然使他们无比悲痛,所以恐怖组织很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反扑活动,“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已经发表讲话,他发誓追随本•拉登,继续进行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圣战”,并且扬言要对美国进行报复。因此拉登的死并非是反恐战争的最终胜利。
其次对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本•拉登的死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政治筹码,反恐战争是美国发起的,并且美国也是这次战争的主导力量,虽然发动反恐战争使美国有了很大的资金消耗和人员伤亡,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巩固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其对于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基地组织的存在也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动用武力的借口。美国的军费开支每年提高,对于美国的各大军工企业来说都有巨大的收益,以此类推,美国虽然有损失,但是其获得的利益却远大于其本身的损失。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更加巩固了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现在美国依然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本•拉登的死可以让美国民众认为美国政府以巨大代价进行的“反恐战争”取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可以鼓舞美国人的士气。而且美国也就要进行全国大选,奥巴马代表的民主党和奥巴马本身也希望拥有更多的政治筹码以便掌握大权,本•拉登正好在这时死了,死的很是时候。本•拉登的死会使多数美国民众觉得当下美国政府行事果断、办事有能力,从而会使美国民众对奥巴马有更多的好感,这样到下一届美国总统大选时奥巴马连任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本•拉登的死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一直对中国进行分裂活动的“东突”组织与“基地”组织、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的大量机密信息随之外泄,其中就可能包括攻击计划、恐怖策略、训练营地址等,美国从拉登那里掌握了大量关于恐怖组织的资料,对包括“东突”组织在内的多个恐怖组织都构成威胁。对“东突”组织来说,巴基斯坦、阿富汗已经很不安全,这势必会加剧“东突”组织回流到中国境内,而潜回中国既可以躲避风头,也可寻找机会实施恐怖活动。本·拉登死后,美国可以宣称其取得了“反恐”战争的胜利,这样美军就可以“光荣”地从阿富汗撤退,以便美国集中更多的精力来对付中国。奥巴马上台后,就有计划地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以便减少军费开支,与此同时,美国对“关岛”军事基地大规模扩修,目的是为了威慑东亚尤其是中国。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对东亚的重视。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战略目的是推翻“塔利班”政权,建立亲美政权,控制阿富汗。如今美国的这些战略目的已经实现,美国已经不需要本•拉登来掩人耳目了,本•拉登死后,美军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从阿富汗撤军,然后美国集中更多的力量来遏制中国。
本•拉登的死也会造成美元的反弹。美元一旦开始反弹,大量国际资本流出新兴经济体回流美国,必然会造成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的动荡,比如股市﹑商品市场、债券市场都将承压。中国上证A股很有可能承压。对于国内的大宗市场来说,一些非农业类商品(棉花除外)也必将承压。一切都是因为美元反弹,一切都是因为本拉登之死。让人看起来感到滑稽的是,拉登“被”死亡的时机恰恰成了美国后期经济复苏道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尽管有人怀疑“911事件”是美国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尽管有人怀疑拉登在5月1日根本没被美军击毙,尽管…… 不管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拉登的出名与消失,都与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战略相契合,当美国需要控制中东,控制能源,布什需要反恐来谋求连任,美国的军火商想发大财,美国政府想通过对外战争推动国内经济增长时,拉登出现了,给了美国大兵进入中东的理由。后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兵陈尸阿富汗﹑伊拉克,奥巴马竞选时承诺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兵。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东移,在美国通过其扶植的亲美政权基本上牢牢地控制了伊拉克、阿富汗后,美国不需要拉登这个“借口”了,这时本•拉登突然被美军击毙。这一切都是那么符合美国的需要。
拉登的死虽然对于世界上的“反恐战争”有着很大的积极含义,但是这并不代表“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就完全被消灭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拉登的死也是美国在政治、经济、国家战略上的又一次胜利,真正的最大赢家还是美国。
进入21世纪,为这个时代记下烙印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是以一群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结合起来的新利益团体。在国家利益被逐渐淡化中,政治团体和商业力量的结合则是主导世界未来走向的新模式。本•拉登之死使“基地组织”失去了一位精神领袖,而他死后的价值又被利益团体所利用,因此奥马尔•本•拉登不过是这个大时代、大棋局上的一颗小小的棋子罢了。多年来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小布什和奥巴马,而是要和美国总统背后无数的商业力量和政治明星对抗,这种抗衡的结局不言而喻,也是最终注定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美国人炸我国的大使馆是误炸,拉登炸美国的大楼怎么就成了恐怖主义?真是强盗理论。
恐怖主义是不会真正的消灭的,那是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纠纷,有利益的地方美国就会插一脚。“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太极端,对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这固然是需要消灭的,但产生“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的根源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是被美国压迫的民族反抗美国侵略的畸形产物。美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充当着“世界警察”的角色,没有一个国家能和美国单独抗衡,要想真正的消灭“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就需要两三个能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需要“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共同遏制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本人93年的,热爱毛泽东思想,有共同兴趣的(特别是青年人)加QQ125289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