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中为何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四大文明中为何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巴比伦)中,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其它三个文明基本上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三大文明的消失?为何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先说消失的三大文明。
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是外族入侵、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经济崩溃、自然灾害等等。那么导致三大文明的消失,有没有根本的东西没有被提示出来呢?
任何文明的产生基本上都要经过上千年的艰难曲折,无数磨难而形成的。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绩,无论是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建筑等方方面面。在经历过光辉的成就后逐步衰落,直至消亡。
在古代,由于人类认识自身的局限,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无法解释,无论东西方都产生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甚至形成宗教,这当然与人类的思想和认知有关。
从人类的历史实践发展来看,神话和宗教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因为人们不相信人类自身有着巨大的创造性,而把希望和人类的自身命运寄托在先知和上天之中,这无形中就会消磨人类自身的进取意志、进取精神和创造力。也就是说过分迷信宗教是三大文明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国内外学者认为外族入侵(战争)、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经济崩溃、官员腐败、自然灾害等等,这其实都是表象,这些现象之间是否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社会道德沦丧、经济崩溃、官员腐败都是社会现象,肯定也与国家政策和制度、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有关,而国家政策和制度也是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官员制定的,根本上还是与人们的思想和认知有关。
当一个社会,人人都在追求物质享受、金钱、美女等,自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时,必然是只追求眼前利益、短期利益,“我死后、那管它洪水滔天”,当一个民族、国家都在享受人生的时候,没有方向、没有灵魂,必然会造成社会道德沦丧、经济崩溃、官员腐败等等,这时候一旦外族入侵,已没有战争意志和腐败横行的社会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抵抗,自然会消亡,也就是说意志消沉、没有进取精神的人们就会造成社会倒退直至消亡。
同时,当人们都在享受的时候,也会大兴土木,高楼大厦拔起而起,色情、物欲横流,古时候建筑因没有钢筋、水泥,所以大都是木材、大理石和花岗岩,这必然会乱砍乱伐,破坏森林和自然环境及水资源,这样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农业生产停滞,无粮可吃,各种自然灾害濒发。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只懂得享受、追求物质和金钱自私自利的人们几乎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自然会被自然灾害所淹没,文明自然会消失。
看看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以及古印度的泰姬陵和大量神院寺庙,而且三大文明的古建筑群大都在海水底下和森林沙土之下被发现。
综上所述,对宗教的过分迷信和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而导致三大文明消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没有进取精神、意志消沉、没有灵魂是导致三大文明消亡的主要原因。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具有进取精神,不断进行思想改造,也就是不断进行思想斗争、思想革命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否则就会停滞和倒退直至消亡?更进一步说,只有不断进行思想斗争、思想革命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斗争、思想革命甚至文化革命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斗争、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史呢?
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它的消亡原因至今还是历史之谜,那么从上述分析来看应该不难得出结论。
那么经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何没有消亡而延续至今?
中国古时候就从实践中得出为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在思想上提倡仁义道德, 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虽然它有奴化人民等消极面,但相对来说还是提倡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用现在话说就是道德建设、精神追求是第一位的,对物质的追求还是有所岐视的,所谓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志者不饮盗泉之水,注重气节和操守。也就是中华文明把精神文明(阳)的追求作为第一位的,而物质文明(阴)的追求是次要的。
佛教在中国西汉后期才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到魏晋南北朝形成一个高峰,结果五胡乱中华,几乎让中国灭亡。宗教是人类精神鸦片,虽然宣扬行善积德,但会腐蚀人们的意志,更重要的佛教不能结婚生子,势必影响人口繁衍,有断子绝孙之害(并非岐视佛教),不符合中华文明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道德,这就决定了佛教不可能在中华文明中占主导地位。
虽然有蒙古、满清等游牧民族对汉族的血腥杀戮、残酷镇压以及思想禁锢和文字狱,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摧残和毁坏,但于古代思想传播、文化传播和交通工具的限制,中华文明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一旦遇到外族入侵,影响中华民族危害和生存,这星星之火种便熊熊燃烧起来,结果出现了革命先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伟人而挽救中华。
最根本的还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强调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文明追求第一位,才而生生不息。
西方对物质文明(阴)的追求是第一位的,这当然与西方的哲学和世界观有很大的关系,就连精通西方文明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不例外。看一下马恩对共产主义社会所描述的“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就可看出。这种提法是很有问题的,还是停留在物质追求的思考层次上。
所谓的按劳分配,就是说按生产劳动来分配的,那些老弱病残、婴儿和孕妇的生产劳动能力肯定比不上青壮年,如按劳分配,那他们肯定会饿死、病死;再说“按需分配”的提法也是物质上的分配,如果每个人都想拥有一辆飞机和汽车,那还不是交通阻塞、无法运行?再说每个男性都想与年轻、美丽的女性结婚,那还不是天下大乱?
对于“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提法可更改为中华文明提倡的精神追求,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团结友爱互助”更符合天下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要求。
本人将推出《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革命史》,
内容简介: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斗争、思想革命史,斗争和争论才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否则就会停滞和倒退直至消亡。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与法家的“人之初,性本恶”之争;
秦始皇的“焚书坑术士”,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逐步国强民富,也形成了一整套思想体系和制度体系,它统一中国后便自然要对不利于或反对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制度体系的言论和思想进行改造、革命。
西汉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儒家思想对其它思想的革命。东汉时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思想斗争。
清朝时《四库全书》及文字狱也是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动也是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
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欧洲的工业革命和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也是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
只要有国家存在,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存在,这种思想斗争、思想革命必然存在,军事斗争和战争是思想斗争的最后形式。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本质上也是思想斗争和思想革命史,只有不断进行思想斗争、思想革命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