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未公开的毛泽东诗批示一则
历史上的今天(10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1年一个重大转折点, 1976年10月6日,王、张、江、姚等被华国峰、叶剑英,汪东兴等赶下台,中国出现新面貌、新气象。对此一重大历史演变,见仁见智。客观而论,主流民意是欢迎改变的。毛泽东发动的文革被终止,但他的个人魅力和若干政治遗产,仍然在神州大地继续。毛关于“党内资产阶级”和“走资派还在走”等的论断在34年后仍然被验证为正确的预言。毛泽东在民众中并没有像有些人预期的被边缘化。
文革初期,陶铸办公室的若干文件流失在外,其中有毛泽东主席在60年代一次党内重要会议上的批示原件。热心网友今天特别请笔者对外发表。谨表谢意。
这几首诗好,印发各同志。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九日
(光明日报十二月二十八日。)
赏 菊
吴研因
不期青女忍相欺,老圃新技竟吐奇。
秋色还如春色好,西风莫漫撼东蓠。
嫩红老紫百千盆,蟋错如虬况有根。
为证明年花更艳,手题诗句待重温。
七律 二首
钱昌照
芦台农场
麦苗肥壮谷登场,谁信当年一片荒?
排灌齐全轮作好,芦台今日是粮仓。
藁城农村
薯曝墙头菜挂檐,棉田片片麦无边,
农村活跃歌声里,绿女红男夕照前。
本文注:陶铸在原件“为证明年花更好,手题诗句待重温”这两句用铅笔划杠杠,或许陶铸也很欣赏。
索引
吴研因
生平简介: ( 1886一1975)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江苏江阴人。1906年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早年曾任江阴县立单级小学和上海尚公学校校长,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尚公学校校长。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编油印教材,开小学使用白话文教科书之先河。所编《新法教科书》(1920 年)、《新学制教科书》(1923年)等多种小学课本和教员用书为当时广泛使用。后任菲律宾华侨中学教员兼教导主任,《公理报》总编辑。1929年任教育部教育方案编制委员会党义教育组委员。1931年参加由蔡元培、朱经农等主编的《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一书的编写工作。1935年任全国义务教育委员会当然委员。同年9月与叶圣陶、王志瑞等发起编写《小朋友文库》,旨在为小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外读物。1947年11月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中学教育司司长。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一生致力研究小学教育及编写教科书。 主要著作有《小学国语新读本》、《基本教育》及教育论文多篇。
主要著作: 《新法教科书》(1920 年) 《新学制教科书》(1923年) 《小学国语新读本》《基本教育》
钱昌照(1899~198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钱昌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8年10月14日5时4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钱昌照同志1899年11月生于江苏常熟,1918年在上海浦东中学毕业,1919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22年进牛津大学深造。1922年参加北洋政府派出的考察团到英国、美国、日本考察。回国后,他有志从事工业建设,但由于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未能如愿。
1928年,钱昌照同志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1929年任国民政府秘书,1930年任教育部常务次长,1932年任国防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此后,国防设计委员会改建为资源委员会,钱昌照同志任副主任委员。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与主任委员翁文灏合作,吸收和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在大后方兴办了一批工矿企业,并组织力量对各种资源进行勘探,为发展战时生产,支援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钱昌照同志任资源委员会委员长。他和副委员长孙越崎共同计划进行经济建设,开发资源,增强国力。但是国民党当局蓄意发动内战,使他们的计划无法实现。钱昌照同志在失望之余,于1947年春辞去了资源委员会的职务,1948年秋,出国至英国、法国、比利时考察工业生产。钱昌照同志在国外得知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消息深受鼓舞.决心回到祖国,在中共有关方面的帮助下,于1949年6月经香港到达北平,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同志的接见。
1949年9月,钱昌照同志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建国以后,钱昌照同志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兼计划局副局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法案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第四届中央常务委员、社会联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对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六届民革中央副主席。
40年来,钱昌照同志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他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受到政府的重视和采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钱昌照同志衷心赞同改革和开放,并不辞辛苦进行实地调查,对海南岛的开发提出很好的建议。他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直到病危之际,他仍然念念不忘开发海南和发展教育,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钱昌照同志一贯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他先后撰写大量诗文,发表多次谈话,期望在台湾和海外的亲朋故旧,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近年来,他为海峡两岸出现的缓和气氛感到由衷的欣慰,并不顾年老体弱,亲自接待不少来自台湾和国外的亲友,实事求是地向他们解释政策,介绍情况,消除疑虑,增进共识。他对祖国统一抱有坚定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钱昌照同志是民革中央卓越的领导人,对民革的成长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十分重视民革在爱国统一战线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中的作用,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他珍惜民革的光荣传统,教育党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民革的优势,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服务。他关心年轻一代党员的成长,鼓励他们继承老一辈的政治品德和工作作风,使民革的事业后继有人。
钱昌照同志始终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尊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他真诚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评价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没有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他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钱昌照同志酷爱读书,知识渊博,对诗词歌赋有很深的造诣。1987年被推为首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并有诗集出版。他关心京昆戏剧的发展,经常参加文化界的活动,广交朋友。他一生廉洁奉公,热心公益事业, 曾多次捐资办学,受到人们赞扬。
钱昌照同志是老一辈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逝世,是爱国统一战线和民革的重大损失。我们悼念钱昌照同志,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广泛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增强爱国统一战线的凝聚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为争取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胜利而奋斗。
(以上人物简介来源于百度百科)
更多精彩请登陆:www.meihehua.cn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