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西柏坡的历史地位

火烧 2010-10-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探讨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回顾毛主席在西柏坡的光辉岁月,分析西柏坡精神内涵及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强调其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指导价值。

西柏坡的历史地位  

谨以此文献给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六十周年  

  今年5月26日,是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60周年,60周年,人类历史长河弹指一挥间,60周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  

1948年5月26日,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从阜平县城南庄来到了平山县的西柏坡,在这里,炎黄子孙的精英们运筹于山坳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在这里,共产党员人发布“五一”宣言,许多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汇集共产党员麾下,孤立并加速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在这里,当蒋介石、傅作义调动十万大军,企图偷袭中共中央首脑所在地西柏坡时,毛主席指挥若定,处险不惊,三篇新华社广播稿吓退蒋傅十万骑兵,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空城计”,在这里,召开了极其重要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新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说毛主席在西柏坡的岁月里,是他生命历程中最辉煌的时期,一点也不过分。在这里,笔者无意对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方方面面赘述(报纸、书籍大量披露,人们可能都已熟知),单就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做一简略的概括和评述。  

  笔者认为,毛主席在西柏坡的300天里,在金戈铁马的作战部署中,于斗室中,于人民群众中,蕴育和产生了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但要用一两句话概括西柏坡精神,我认为有以下几条:艰苦朴素、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打开《毛泽东选集》,收入毛主席在西柏坡期间的文稿有二十篇,读着这二十篇文稿,你会感觉到毛主席及其共产党人有着多么博大的情怀,共产党员区别于其它政党的伟大所在。尤其在经典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的精辟见解和预见:“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之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拚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同时又是一个工作队”。“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点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到那好象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领袖的这些话,好似警钟长鸣,又犹如鼓点敲打着过去、现在、未来中国人的心。有人说,毛泽东思想过时了,经常读读领袖这些话,对照中国当今社会每天发生的一切,你会对咱们的领袖肃然起敬,你会得出一个结论:咱们的领袖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了不起!当年毛主席即将离开西柏坡上车时,对身旁站着的周恩来风趣地说道:“我们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啊”,言简意骇,李自成政权速亡的教训谁都知道,当你拿李自成灭亡的悲剧对照一下在延安时期黄炎培与毛主席的谈话以及建国后毛主席为巩固政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你可窥见领袖的良苦用心。是的,毛主席历来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并且丑话说在了前头。他认为,贪污腐化是历代王朝覆灭的祸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他的座右铭。建国后不久,就清除了诸如刘青山、张子善之类的毒瘤,在他的掌管下,从严治党,廉洁奉公,他手下的公务员尤如勤务兵,为国家和人民贡献着一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极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经常对周围的人说:“西柏坡,当今人们也许觉察不到它有多么了不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柏坡的地位将日益凸现。再过几百年几千年,人们回头看历史,谈论起毛主席打江山最后从哪里夺得的政权时,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就愈显的重要。(西柏坡不仅是平山人的骄傲,也是河北人的骄傲)。再看看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做的报告,比照中国社会以后的走向,还是那句话,毛主席愈显的伟大,了不起!  

  毛主席在西柏坡艰苦朴素、虚怀若谷、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这一切构成了西柏坡精神,正是毛主席及共产党人拥有极大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才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西柏坡因三大战役而出名,三大战役因毛主席坐镇西柏坡指挥而得于完成。毛主席的讲话似警钟长鸣,又犹如鼓点,敲打着清醒的和头脑发昏的中国人的心,这就是西柏坡精神所支撑的西柏坡的历史地位。  

2008年5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