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散文:城市,我并不觉得你美好

火烧 2010-06-1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直言城市并不美好,批评城市拥挤、肮脏、噪音和混乱,揭露交通、环境、建筑等多方面问题,表达对城市生活的厌恶与不满。

城市,我并不觉得你美好  

   

我住在中国北方的一座大城市里,我还去过中国其它地方的一些城市。我对城市没有好感,更觉不出城市的美好,甚至,我对城市很厌恶。  

我厌恶城市的拥挤——  

上班路上,无论坐公交还是地铁,也无论春夏秋冬,都得挤出一身臭汗。有时坐公交遇上了塞车,在车厢里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有几次我都差点昏厥了。有权的官人,有专车接送。有钱的老板,买得起小轿车。只有咱们这些无权无钱的“屁民”,苦呀。  

我厌恶城市的肮脏——  

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踩上狗屎。我家楼下的垃圾有一个月没人清理了,地沟也许久没人掏了,臭气熏天,污水四溢,据说是因为有的房主不交物业费。垃圾堆旁边就是一家餐馆,餐馆的灶台上、饭桌上、菜肴上,落满了刚从狗屎那面飞来的苍蝇。基本建设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今天这拆房,明天那盖楼,暴土扬场,飞沙走石。夏天,不开窗户吧,闷热;打开窗户吧,就是满屋灰尘。还有看不见的脏:汽车尾气,熏得你头昏脑胀的。医生说,汽车尾气可以导致肺癌。可是,怎么办呢?总不能成天到晚戴着防毒面具吧?  

我厌恶城市的噪音——  

汽车的喇叭鸣个不停。警车的警笛叫个不停。邻居家的狗咬个不停。有一户人家养了七条狗,都没有“户口”,七条狗在半夜里一起咬起来,你正在熟睡之中,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吗?新旧小区装修不停,电钻、电锯、电镐、电锤响个不停。还有电视里的播音员、主持人,谎话说个不停,姑且叫它文化噪音吧。  

我厌恶城市的混乱——  

交通制度形同虚设。机动车、自行车闯红灯家常便饭。机动车开到了自行车道上,自行车骑到了人行道上,人走到了没有道的绿地上。有时候,机动车竟然开到人行道上,并且是逆行,还死乞白赖地摁喇叭。行人过马路有几个走斑马线的?不跨越护栏就算不错啦。你还别太天真,以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错。你的身左、身右随时都有可能飞过来一辆“奔驰”或者“宝马”什么的,如果你躲闪不及,那可就是一场真的“杯具”了。杭州的小伙谭卓,不就是在斑马线上被富家子弟飙车撞死的吗?为了提高GDP,政府大力发展汽车业,汽车已经变成城市的灾难了。每天都塞车,每天都有车祸。我家住的那个小区,没有停车场,汽车就停在便道上,有的车,干脆就停在草坪上。还有,城市的建筑,根本就没有长远的、整体的、统一的规划,各行其是,杂乱无章,更谈不上“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这些建筑美学的概念了。有的个体建筑更是稀奇古怪,令人望而生厌,最典型的就是北京的“大裤衩”。还有,城市的地下设施,最无章法可言,大马路挖了填,填了挖,没有清闲的时候。还有,城市的“牛皮癣”——斑驳陆离的张贴广告,有谁管呢?还有,城管与摊贩的矛盾与冲突,城管打杀摊贩或者摊贩打杀城管的事情,几乎天天发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我厌恶城市的偷窃——  

在商场里、公交车上,丢钱包、丢手机的事情太多了。拧门撬锁,入室作案的事情太多了。为此,家家户户都装了防盗门,还装了防盗铁栏窗,就像住在监狱里一样。唐朝时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今天变成了永远的往事。昨天晚上散步时,听一位大爷说,他家丢过七辆自行车、一辆汽车。我也丢过几辆自行车。起初,还到派出所报案,警察先生让你登个记,说破了案通知你。可是,这件事就像泥牛入海一样,永无消息。报纸上的“社会新闻”专栏,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盗窃、抢劫的报道,人们对此已经麻木了。  

我厌恶城市的冷漠——  

假如你登着一辆载满货物的三轮车上坡,是不会有人过来替你推一把的。假如你被什么车撞伤了,是不会有人过来扶你一把的。假如你突发暴病来到急救中心,如果没带钱,医生是不会开药打针救你一把的。假如你住不起宾馆,睡在广州市白云区黄石立交桥下,是不会有人抱一床棉被过来温暖你一把的,你等着变成“冻死骨”,让110或120来给你收尸吧。  

我厌恶城市的血案——  

前天,报纸上报道了一起黑社会火并的血案。昨天,电台里播出了一起杀族灭亲的血案。今天,在门户网站上看到了一起“钉子户”自焚的血案。哦,还有接二连三的校园屠童血案……到处是血淋淋的,我感到十分的恐怖。  

我厌恶城市的淫乱——  

在我所住的这座城市里,一到晚上,到处霓光闪烁,一片灯红酒绿。大街上休闲会馆、洗浴中心、酒吧、歌厅星罗棋布。小巷里足疗室、保健房比比皆是。有的小歌厅,门口挂着透明的软门帘,“小姐”们坐在里面,超短裙下修长的大腿依稀可见。这些都是什么地方?说的雅一点叫娱乐场所,说俗了就是妓院、窑子。这是公开而泛滥的卖淫嫖娼呀!旧社会,北京有“八大胡同”,上海有“四马路”,天津有“侯家后”。这都是听老人说的,小说里也有记述。说明那时候还有个规矩,要做这种事儿,就要到规定的地方,如同国外的“红灯区”。今天我们的城市,“红灯区”已经遍地开花了。当然啦,那些场所,那些服务,都是为有钱人提供的。什么“天上人间”、“名门夜宴”、“凯富国际”、“旺世豪门”、“花都会馆”……你听说过这些名字吗?你去得起这些地方吗?你就站在远远儿的地方心驰之神往之吧,你就捏着自己的扁钱包口垂涎水吧。——哇!你怎么也有这种念头?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我厌恶城市的许多“可能”——  

早晨,来到早点部。吃什么呢?吃油条,就有“地沟油”的可能;吃面包,就有“黄曲霉素”的可能;吃牛奶,就有“三聚氰胺”的可能;吃豆浆,就有“转基因”的可能……什么都不吃,就有被饿死的可能。  

假如你患病住院了,就有遇到“偷菜”的医生的可能,或者吸到工业氧气的可能,或者注射到过期的药液的可能,或者因为没有及时续费而被逐出病房的可能。  

假如你购置房产了,就有遇上“楼歪歪”、“楼裂裂”、“楼危危”的可能。最可怕的,就是遇上“楼倒倒”或者“楼塌塌”。即使你这几种可能都没遇上,那么,且听住建部长说:中国房屋的平均寿命是30年。也就是说,等你把贷款还清了,你的房子也就该拆了。到那时候,你是“可能”继续贷款买房呢,还是“可能”睡到马路上去?  

假如你到工厂里去打工了,就有遇上“富士康”的可能,就有被保安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的可能,就有跳楼自杀(不是已经“十二连跳”了吗?)甚至被跳楼自杀的可能……  

   

呜呼!这就是我们的城市,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已经到了爆炸边缘的城市!城市啊城市,你的美好在哪里呢?你有什么理由让我感觉到你的美好呢?  

文章写到这里,我仿佛忽然弄明白了一个问题,就是专家所说的关于中国有一亿多个精神病患者的问题。我想,这一亿多个精神病患者大概都是城里人吧?大概都是被城市逼出来的吧?此刻,我真为自己而庆幸,庆幸自己,迄今为止还没有变成精神病患者,还能够正常的写作、发帖。可是,明天呢?明天,我,是不是也会被城市逼成精神病患者?

文章地址:http://qiongrenzhiyou.bokee.com/viewdiary.55983006.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