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是对中国主流精英的无情嘲讽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是对中国主流精英的无情嘲讽
新闻,重大新闻。在国内主流媒体一片赞歌颂歌的时候,英国,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居然发表文章,“中国应击破贪官等组成的腐败铁三角”,这是何等的振聋发聩呀。
这篇以新华社特稿形式转发国内的文章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腐败官员,无良学者和行贿商人组成的“铁三角”的罪恶,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严重到了西方有良知有正义感的编辑记者都看不下去了,都不得不出来大喝一声了。
中国,由于官员丢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忘记了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从而导致蜕化变质,导致大面积腐败发生;无良学者则傍着或利用腐败,发明、引进了诸如靓女先嫁,冰棍理论,私有化理论,市场经济理论,MBO等理论,为官员的腐败及胡作非为推波助澜;商人少数富人等则充分利用错误理论,与腐败官员,无良学者狼狈为奸,大肆鲸吞国有资产。
正是由于这腐败“铁三角”的存在,导致了中国70%的国家财富成了0.4%的个人财产,导致了中国在建国50多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却面临着读书看病住房等巨大重压,导致中国建国50多年后,仍有至少7千万的贫困人口。
中国的主流媒体对中国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应该不会不比英国媒体更清楚明了了吧,然而,我们的主流媒体对种种矛盾和问题却视而不见,不是去揭露抨击,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只知道唱赞歌唱颂歌。在讲求真理与正义的共产党的天下,共产党领导的主流媒体却鲜有英国《金融时报》这样振聋发聩的文章,实在是对共产党的主管官员和主流媒体的无情嘲讽和莫大羞辱。
《金融时报》的文章,更是对中国右翼精英关于“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准反思改革”,“反思改革就是否定改革”及今天的中国是“中国5000年来最大最长的盛世”的响亮耳光。皇甫平吴敬琏张维迎之流,你们感觉到脸上有些疼痛了吧。
《金融时报》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会关注中国的问题,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不仅看到了腐败问题,还看到了与此相关的生活必需品涨价将带来的危机,看到了中国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巨大危机。对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民来说,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必将使他们的生活精神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将带来的潜在危机的显性的。
明明中国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摆在那儿,明明中国社会经济等搞得一团乱糟,有些官员还要发狠,还要不准争论,不准反思,有道理吗,得人心吗?真不知这些人是真共产党还是假共产党。
英报:中国应击破贪官等组成的腐败铁三角
2007年01月24日 新华网
腐败官员、无良学者和行贿商人组成贪腐“铁三角”
新华网专稿:英国《金融时报》23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应该全力击破腐败“铁三角”。文章摘要如下。
2007年开局,中国开征土地增值税,显示其对调控过热的房地产的决心。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已经出现粮油等民生要素的显性涨价,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越发突出。中国只有继续坚决反腐,才能防范经济畸形过热。
腐败间接引发涨价
2006年秋天以来,中国大中城市面粉、食用油大幅涨价。有人说是海外粮食价格上涨导致,有人说是粮食期货赔本造成。但粮油等牵涉基本民生的支出普遍上涨的深层原因,乃是中国腐败势力大量存在。腐败势力为牟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用公币投资,导致经济畸形过热,使国家经济出现结构性危机,最终令中国人不得不每吃一餐都要多一些支出来为腐败埋单。中国粮油的大幅涨价,表面上看是数字的微小变化,但由粮油价格上涨引发的多个行业成本收益的加速变化,正快速传导到整个产业链。粮食涨价一成,就意味着储蓄资产相应贬值,通货膨胀苗头出现,怎么说都是中国百姓的灾难!粮油的价格膨胀,是中国老百姓在为贪腐势力的腐败利益来埋单付账。
宏观调控确有必要
这种恶性的粮油涨价,预示着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正在暴露,也正好验证了中国政府着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前几年,大量地方腐败官员不计后果地大幅扩张投资,房地产业以及相关行业吸引了大量热钱流入,中国政府进行调控理所当然。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即使在强力调控下,通货膨胀还是再度探头。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那就是宏观调控遭遇到腐败官员、无良学者和行贿商人组成的贪腐“铁三角”———为了小集团私囊罔顾国家和人民利益,导致宏观调控措施不能完全见效。
举一个中国举国热谈的例子。中国房价高涨,可以说是腐败惹的祸!开发商的土地获得,基本上是由供应方垄断的;购置土地的款项和营建物业的资金,主要都来自融资。在中国,开发的融资又主要是和银行有关。银行,同样带有强烈的垄断色彩。再加上开发过程时间长,而且牵涉的审批流程长,要盖数百个公章。一个地产项目由筹备到最后卖给消费者,历时两三年之久,无论是卖地的官员、融资的银行以及审批的部门,贪腐势力都有机会层层伸手。开发商打点这些腐败势力的费用,又会一分不少地打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尤为其甚的是,随着房价上升,开发商收益增加,贪腐势力对于地产项目的灰色收益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以前三五万元能办下来的手续,很可能官员的胃口已增加到十几万几十万。而且贪婪之心如同蛇吞象永无厌足,这样下来,层层加码,房价焉能不涨。同时,为保私利,面对调控政策,贪腐势力想方设法地敷衍拖延。阳奉阴违之恶果,不仅仅是老百姓总等不到房价合理的一天,更可怕的是,当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不当地吸收了社会上大量的资金,而国家为了其他必要的生活性支出比如平抑基本物价,就只能增发货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可一旦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就是国家民族之祸。
压抑官员寻租冲动
对贪腐官员来说,他们天然有着“卖”和“买”的冲动。因为他们只有在买卖之中,才能寻租。最适合卖的就是土地和国有股权。因为这两宗物品,标的金额大,涉及法律复杂,行政审批的权力很大,特别适合从中牟利。所以,大凡中国贪腐官员,在卖地和卖股权方面特别积极,近年揭发的很多大案都是和土地交易腐败以及MBO(管理层收购)问题有关。贪腐官员除了卖地卖股权,还都热衷于投资,盖大楼、盖广场,上马大项目。如此热衷的道理也是同样,因为通过搞大项目,贪腐官员又能雁过拔毛、上下其手,获取腐败的收益。
解剖房地产业狂热暴涨之谜,就会知道,贪腐官员一日不严厉整肃,地方以及部门打着改革幌子的盲目扩张冲动就一日不能遏制,中国经济的危机因素,就会越来越多。腐败势力在中国日益嚣张,某些群体对腐败行为不以为耻,甚至有“学者”鼓吹这就是市场经济,这是严重颠倒黑白。事实上,对任何健康和有尊严的国家而言,有两个基本观念是相通的,那就是爱国和反腐。中国政府唯有透过反腐,才能排除中国经济的隐患。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