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生产、消费、分配

火烧 2011-08-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生产、消费、分配的经济演变,指出资本主义向消费主义转型的必然性,强调社会主义分配模式的重要性,并分析福利制度的局限与改革方向。
我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经济学,但这不妨碍我对经济问题有点自己的看法,也不妨碍这些个看法是客观正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欢迎经济学家莅临批评指导。

经济学以及经济运转的几大要素,由先前的资本、生产、分配,逐渐转变为生产、消费、分配。这是因为资本——过去的劳动积累(财富的积累)过于厚实,不再有稀缺意义,也相应的失去了它的‘皇权’;这一点我们在股市上就可以看得清楚。有些人把‘生产管理’划归于‘人力资本’,这种划法是陈旧的、不科学的,人为地扩张‘资本’意义的,其目的在于维护传统、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

这个变化是客观的!生产不再受‘资本制约’只受‘消费制约’。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好的‘项目’,资本不是问题。而衡量此项目的好与不好,就看它的市场潜力、消费群体,难道不是这样吗?资本主义应该过渡到‘消费主义’,而我们没有看到这个社会制度形式的变化,为什么?这就是既得利益者——资本家们,在尽其所能的护卫他们的等级特权、优势、价值观、制度;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原因: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致使人们在诸多文化因素考察中、在资本精英占据话语权的状态下,资本主义文化还占有统治地位。旧的事物掩盖着新事物的壮大,不过总会有一天会展现出它们真实的力量对比的。

说这个有什么意义?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完全可以重新考虑‘资本主义’的定位,把它视为过气的、已经没有多少生命力的事物。这么说,资粉们肯定不乐意!欢迎资粉们提出反驳。

那么,‘分配’是什么?在新的生产运作当中,‘分配’占有何等地位,敢于‘生产’、‘消费’并列?这就是后资本主义、或曰‘社会主义’(如果你不愿意使用社会主义这个名讳,也可以用消费主义、分配主义,纯经济词汇),不过我觉着使用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很贴切,也很有文化底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随着社会生产的技术进步,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满足于社会生产的‘就业’越来越少,这是必然的。人们(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有意识的回避这个问题,他们采取了‘JDP""""的生产统计方式,而不再用‘生产率’的计算方式,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换个方式描述:‘按劳分配’这个原则,早就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因为社会无法达到‘分配劳动时间’的目标,而劳动被一部分人的技术掌握所垄断,其他人怎么办?没了这些人的‘存在’,所谓的‘消费主义’又能在哪里?这使社会进入了一个‘窘境’:劳动生产率大大的提高,一个劳动工人的劳动可以供给无数人的生活消费,而实际消费增长不可能与生产效率同步提高,社会无法巧妙地分配劳动时间,劳动就业呈反比例下降,失业人口逐渐壮大。

如何破解这个‘窘境’?福利制度应运而生。说到底福利制度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动的社会制度,它既提高了‘人的自由度’,也提高了‘国家的自由度’!这个双向‘自由度’的提高,表明了这个自由的低级化,也存有无穷的后患,因为‘人的自由’依赖于‘国家的自由’,一旦国家丧失了效力,人的自由也就不再存在,因此我们判定这个自由是假的,国家社会主义的。

如何把国家意义的福利制度转化为社会意义的福利制度,这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在真正的实现了为人服务的社会存在,意味着人类进入了走向自由的快车道。也就是说,与之社会化生产相匹配的社会化分配形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来说是重大的利好!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回避它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