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卫华: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是个好东西?
汪卫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讲师
苹果是好东西,金钱也是好东西。苹果、金钱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家无需定义即有共识,都知道我们所指的是什么。民主则不然,即便就最严格的“民主政治”而言,民主也包含了不同时代人类社会建构出来的不同政治制度,既包括直接民主,也包括代议制民主(按照某些西方学者的分类,代议制民主还可以区分出“威斯敏斯特式民主”与“共识型民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定地批判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同时又肯定社会主义民主或曰人民民主。民主是政治学上最具争议的概念,人们对民主理解上的分歧远远大于国光苹果与红富士或者黄香蕉之间的差别,也远远大于人民币与美元、英镑之间的差别。既如此,要说“民主是个好东西”,首先得闹清楚:“民主是个什么东西”?
如按字面理解,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由此很容易形成一个简单的“三段论”:1、广大人民群众是好的;2、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以,3、民主是个好东西。反之,一些人、个别人是坏的;独裁是一些人、个别人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以,独裁是个坏东西。
但,谁是“人民”?怎么“当家作主”?就算“人民”是好的,人民不是同样可能被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欺骗、蒙蔽,被政客煽动吗?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支持本国主要用强制的手段,让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接受自己的所谓民主制度,哪国人民好,哪国人民坏?柏拉图早已指出,民主制度是将感情置于理智之上的统治,如果民主不能防止“好的人民”被人欺骗利用,或者好心办坏事,又怎么能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呢?
苹果是好东西,因为苹果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有益于人体健康。金钱也是好东西,因为金钱是一般等价物,可以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便利经济交往。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不取决于所谓“统治者”是谁或者其人数的多寡,而应当看此种政治制度是否有助于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政治领域的核心词是权力。绝对权力绝对腐败,这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今中国政治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民主可真是个好东西了!
不过,民主的程序可以把少数专制独裁者送上政治舞台,希特勒不就是典型么!今天台湾岛上数百万选民拿一个民选的、贪腐无能的“政治无赖”无可奈何,这出活报剧不是生动地说明民主并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遏制腐败吗?选举并不能导致分权,相反,“选民的意志”同样可能为集权提供口实。权力不可能靠公民权利来制约,权力只能以权力来制衡。政治上,立法、行政、司法等公共权力互相监督、相互制衡就是法治的核心。纠缠于领导人如何产生,这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治”的改革思路。邓小平同志早已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现代代议制民主的本质是以选举的方式产生领导人,卢梭讲过:“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只要一个民族举出了自己的代表,他们就不再是自由的了,他们就不复存在了”。代议制民主不是什么保障人民主权的政治制度,而是议会主权。民主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制度,从来就不可能是人民当家作主。自由与公民权利保障、西方自由民主制的稳定,都是法治的结果,而不是变换统治者的结果。现代西方自由民主制如按照西方政治传统的源流划分,属于典型的“混合政体”,民主,只不过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无论直接民主还是代议制民主,民主的核心就是“多数决”。在西方以社会集团分化为特点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民主程序较之于街头运动、阶级对抗、暴力革命乃至类似美国南北战争这样的内战而言,当然是降低冲突代价、维护社会秩序的更加文明的“好东西”。但无论是社会阶级分化还是利益集团分肥,西方民主制度之中的政治竞争始终是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竞争、博弈、妥协,政治参与始终是以社会集团为单位的参与。民主政治是组织起来的社会集团之间的竞争,而非孤立个人之间的竞争,更不是“民与官争”!
如果这个社会原本不是集团分化的社会,民主的移植必天然地创造出来虚假的社会分化、集团对抗。“操作”不出经济利益上的集团分化,就必须人为夸大语言、民族(种族)、宗教、地域甚至“蓝绿”的差别。民主化的结果可以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无关,可以与一个社会的普遍文化水平无关,但注定与一个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特点密切相关。不顾社会基础“民主化”的结果,不是以民为本而是夺权为本,不是调和矛盾而是激化矛盾,不是解决冲突而是制造冲突。
苹果是好东西,可苹果对糖尿病人就是坏东西。金钱是好东西,但到了赌场,金钱一定是坏东西。“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客观事物尚且如此,何况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民主即便是个好东西,难不成总是个好东西?
苹果是好东西,不过苹果放久了就得烂,谁也没法儿崇拜苹果。金钱是好东西,但金钱如果成了人们头脑中的“普适价值”,那就叫“拜金主义”!民主只是一种政治制度,必须有特定的经济基础、时代背景和社会结构作为支撑。现实中的民主也必须与其它人类社会的制度建构,尤其是法治相配合,才能有效运转。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有效维护公民的人权与自由。这一切都有赖于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果简单地把民主奉为普适价值,幻想“整体解决方案”,那么就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意识形态,使其脱离了政治制度的含义。这就不是政治体制改革而是意识形态改革的问题了。
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文明多样性当然包括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如果我们不接受“拜金主义”,我们同样不必被“拜民主主义”束缚住政治上的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