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是谁剪断了与社群关联的纽带——读《无缘社会》

火烧 2015-04-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日本‘无缘社会’现象,揭示老龄化、少子化导致的孤独老死问题,关注无缘死者群体命运,引发对社会联结与未来养老的思考。

他们年事已高却无依无靠,有的看似还有些亲人但事实上却又无人可依。日本每年有32000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

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不回家乡;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的遗骨认领布告,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日本每年有32000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

《无缘社会》这本书是日本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的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本书一开始,节目组通过追踪一名“在途死亡者”发现,这名年过七旬的死者并非政府公告里所说的“姓名不详”,他真名叫大森忠利,来自秋田,是原本三男三女的六个兄弟姐妹中的第三个男孩。他的人生轨迹简单乏味,枯燥的打拼历程充满艰辛。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等到的却是难以为继的养老金。为此,他不得不继续外出工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贫困愈发严重,身边的亲人逐渐远离而去。由于多年没有来往,当他客死外乡后,那些原本有着血缘或亲缘关系的人,断然拒收他的遗骨。此节目播出后,“无缘”一度成为日本社会的年度关键词,很多人根本就未曾设想,这些原本鲜为人知群体的命运多么坎坷。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国家,然而,社会的老龄化也给该国带来深重挑战。大森忠利的遭遇是日本社会老龄化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正因此,在这些节目播出后,引发日本30~40岁年龄层观众的担忧,害怕自己未来也会步“在途死亡者”的孤寂悲惨命运。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3年日本总务省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日本65岁以上人口为3186万人,占总人口的25%。

虽然本书描写的是日本社会的现实,但笔者相信,不仅日本社会的许多读者,还包括作为近邻的中国读者,对于本书描写的这个特殊群体并不陌生——他们年事已高却无依无靠,有的看似还有些亲人但事实上却又无人可依。年轻时,他们尚可凭借自己力气吃上一口饭,过上还算正常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逐渐下滑直至最后丧失,他们终被挤出正常社会蜗居社会一角,直到悄无声息地消失。

某种意义上,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正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事实上,就当前我国社会中暴露的一些现象来看,同样令人倍感惊悚。“空巢现象”近年来已成热门话题。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社会老龄化的话题其实也不新鲜,笔者最为关注的是,日本这些“在途死亡者”不少年轻时原本“有家有室”,那时的他们生活虽不富足,但仍可勉强度日,到底是谁一刀刀剪断了他们与原来社群关联的那些纽带,导致他们老无所依呢?是亲情的势利,是社群的冷漠,是他们性格的孤僻,是生活的沉重负荷……还是所有这些问题的综合叠加呢?

一个不得不引人思考的现象是,无论日本还是中国,虽然社会经济在发展,社会保障全系日益健全,但原本承担主要社会关系纽带的旧有社群作用逐渐淡化,用以替代的新社群关系并未能有效补位。当人类关系的第一纽带——亲情的温暖逐渐冷却,再多的物质又怎能弥补“无缘”群体精神上的那些孤独创伤呢?比如,我们身边的许多“空巢”老人对物质援助的渴望并不强烈,真正强烈的是渴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