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5-2)
网络时政文摘(2010-5-2)
神州遍地短命桥 政绩工程露原形
彷建世博场馆 贫县穷奢极侈
抢票 动武 毁物 国人世博失控
中国应壮大信用评级机构
新《三国》未播先赚近亿
.........................................
神州遍地短命桥 政绩工程露原形
东方日报
内地近年到处都在铺路造桥,但工程质量堪忧,湖南、湖北两座投入使用不满十年的大桥,近期分别出现坑洞、裂缝而沦为危桥,必须紧急维修。这些「短命桥」和「水货桥」当初兴建时都是风头甚劲的政绩工程和献礼工程,如今豆腐渣原形毕露,暴露出具中国特色GDP增长的致命弱点。
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株洲段一座立交桥近日出现开裂,裂缝多达十馀处,最长裂缝达几米,其中一条从桥身裂到桥墩,专家鑑定已达到二级危桥程度。另一条横跨长江天险的武汉白沙洲大桥引桥段也出现三百平方米的「大坑小洞」,专家认定係施工质量差所致。
京港澳高速道和武汉白沙洲大桥都曾是「国字号」或「省字号」工程,投入大、工程紧,施工方为赶工期「献礼」,偷工减料,粗製滥造,本来三个月的工期压缩到一个月,本应打十根桩地基只打六根,工程虽然在披红挂綵的庆典中按时投入使用,为官员赢得了面子,但付出的是质量代价和安全使用期的大缩水。
武汉白沙洲大桥通车至今多次大修,这次就是在大修三个月后被发现桥身遍体鳞伤。当地政府为掩饰工程质量问题,竟将原因归咎于车流量大。这一辩解不值一驳,一九五七年建成通车的第一座武汉长江大桥至今安然屹立,还未出现质量问题,难道建成不到十年的新大桥,承载量反不及五十多年的旧桥?更讽刺的是,武汉市长曾为新大桥质量拍胸担保,岂料大桥质量寿命比其任期还短。
赶工献礼 偷工减料
湖南株洲是豆腐渣工程的多产地,去年五月十七日,当地一座在建的立交桥轰然倒塌,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这次再有立交桥被发现多处裂缝,证明事件决非偶然和孤立。人们有理由怀疑当地公路桥樑普遍存在质量陷阱、安全隐患,须知株洲位于京港澳高速道的中心,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一曾经高挂桥樑工地的标语已成为历史。建筑质量所以大幅下降,一是因为当政者GDP挂帅,铺路造桥、圈地盖房是粉饰政绩的最佳手段,即使豆腐渣造成路陷桥塌,只要不死人,照样可化腐朽为神奇:建桥是GDP,桥塌后拆桥也是GDP,重建大桥又是GDP,连环造政绩,何乐而不为?二是官商勾结腐败氾滥,内地近年揭发的腐败大桉,九成以上发生在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监管当局普遍失职,只要开发商送钱送礼,「优秀工程」自会送上门来。
坑洞裂缝,处处危桥。几年前重庆有座彩虹桥因武警在桥上走正步,引起共振而倒塌;湖南凤凰彩虹桥未竣工就已垮掉;广东九江大桥被船撞垮后,当局竟称「不关桥事」。讽刺的是,四川地震时,一座建于三十年前的大桥,三十吨炸药也炸不掉。看来,还是要套用邓小平的话,「不管新桥旧桥,不倒才是好桥」。
彷建世博场馆 贫县穷奢极侈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侵犯版权 亵渎世博
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前夕,江苏省阜宁县也正在大兴土木,建造一座结构、色调和外形都和世博会中国馆相似的建筑物,引来挥霍公帑打造形象工程的质疑。
阜宁是苏北贫穷县,仍有大批民众尚未脱贫。当局斥巨资建山寨版世博场馆,理所当然受到民众勐烈抨击。当地网友踢爆,这座山寨版「中国馆」用了六百多吨优质钢材,还佔用大片良田,但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用途。
面对民众的强烈质疑,当局竟然表示,凡是中央没有禁止的,都是可以做的;这个凋塑是应群众要求建设的,目的是参与上海世博,弘扬世博文化精神,展示阜宁新形象。
中央真的「没禁止」吗?多年来中央一直三令五申,不得兴建各种豪华楼堂馆所,近年又一再重申,不得搞形象工程。但阜宁当局却顶风而上,挥霍巨资兴建这个毫无实际用途的山寨版中国馆,还拿「中央没禁止」来做挡箭牌,实在令人难以容忍。
侵犯版权 亵渎世博
所谓「弘扬世博文化」更是无稽之谈。本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谁会跑到数百里外的阜宁参观?阜宁又能拿出甚么供来客观赏?难道全国各地都要像阜宁那样彷建世博场馆,才叫做参与盛事?事实上,阜宁彷建世博场馆,已有侵犯版权之嫌,建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山寨馆,不但没有弘扬世博文化,反而是亵渎了世博文化。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阜宁当局声称,山寨版世博中国馆是应群众要求兴建的。但是当局无法说出,究竟有多少民众提出要求,其要求又是以何种方式表达。很明显,顺应民意是假,强姦民意才是真。
其实阜宁发生这种事情并非偶然。近年内地接连主办各种大型国际比赛或活动,当局把这些活动视作展现国力的良机,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地方政府也争相搭顺风车,大兴土木建场馆。例如,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深受好评,各地就出现了不少山寨版鸟巢建筑。这次上海主办世博,很多地方也蠢蠢欲动,如果阜宁当局的劣行没有被及时踢爆,各地很快就会出现大批山寨版世博展馆。
说到底,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寨版中国馆和山寨版鸟巢,都是地方当局的形象工程,他们以宣传奥运、世博等为藉口,不顾当地实际条件和需要,浪费民脂民膏兴建各种山寨工程,作为他们为官一任的永久标志。可惜,这种工程根本毫无形象可言,反而成为这些庸官劣吏的耻辱标志。
抢票 动武 毁物 国人世博失控
上海世博昨正式开园,国人首先粉墨登场,上演一场「丑态全集」。数以万计游客涌往中国馆索取预约券,场面失控,派券警员遭围抢,有警员被推倒在地,又被人箍颈。抢票期间有民众跌倒、对骂、打架,抢不到票者推倒花盆及垃圾桶发洩。工作人员怒喊「你们不要再让中国人丢脸!」网民慨叹「这是发生在所谓伟大的文明古国吗?」
大批游客到中国馆参观。 (美联社图片)
大批游客到中国馆参观。 (美联社图片)
「冲呀!」「大家不要挤,慢点慢点,不要跑……」世博园区昨早九时甫开园,守候多时的民众立即抢闸开跑,希望取得中国馆预约券。当局吸取试运行的经验,改用人手派发中国馆预约券,但又担心游客哄抢,索性派出穿上制服的警员负责派发,但一样控制不了秩序。
「不要再让中国人丢脸!」
游客一见手持预约券的警员,即一哄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伸手抢夺。被围警员大叫:「不要抢!守点秩序!」但游客未有理会,继续推撞,最终将其中一名警员推倒在地。警员好不容易站起来,但随即又被人箍颈扯衫,平日威风凛凛的警察,此刻狼狈至极。有警员持券派发未几,看见人群开始失控,随即掉头逃离。
抢票期间,有老人被推倒在地,有人连假髮亦被扯甩,游客互相对骂,推撞,甚至打架。有游客连不是派券的工作人员亦不放过,包围他要求派券,工作人员连番解释但仍未能脱困,情急下大声责斥:「你们不要再让中国人丢脸!」但游客未有理会,继续包围他并指斥当局安排失当。
英国馆外大排蛇饼,逼满排队游客。 (新华社图片)
* 英国馆外大排蛇饼,逼满排队游客。 (新华社图片)
凌晨出门排队 进不了中国馆
十分钟内,所有预约券就被抢光。抢不到票的游客愤而推倒花盆及垃圾桶发洩,有游客指凌晨已出门到场排队,但亦未能取得预约券,满腔怒火:「我五点钟就来了,排在前面几个,都没拿到预约票。」有游客则质疑当局扣起大部分预约券:「我进园是九点零三分,这个预约券就没有了,你说这个算甚么?」中国馆每日只发放五万张预约券,但大部分是分给旅行社,故昨日可以进到中国馆的,大部分都是团体客。
当局估计昨有廿万游客入场,除中国馆逼爆外,日本馆、美国馆等亦要排上最少三小时。由于人太多,游客均只能走马看花,有参观完美国馆的游客表示:「不看挺遗憾,看过更遗憾。」他解释,因为展馆内人头涌涌,「逛得很不爽」。网民对于世博开园首日即变成国人丑态展大感丢脸:「让人失望的国人!太丢中国人的脸了!」
本报综合报道
龙吟大地:中国应壮大信用评级机构
本文重点
* 中国商业银行吃大亏
* 美国金融霸权难撼动
希腊财政危机恶化,尤其是美国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家评级机构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降级后,希腊局势更是每况愈下,希腊总理甚至宣称,国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希腊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很多教训,特别是美国评级机构的致命性一击,更给北京敲响了警钟。
希腊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多,虽然希腊政府财政长期作假,值得谴责,但美国评级公司落井下石,也是原因之一,亦让外界更加领略评级机构的威力。事实上,信用评级是通过对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评价,引导金融资本投资和经济决策,直接关係到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并影响一国信贷市场利率及汇率形成,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它的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
中国商业银行吃大亏
一九九七年,美国穆迪宣布对日本四大券商之一的山一证券降级,直接导致其股价狂跌和倒闭,美国美林公司乘机接管了山一证券,以极小的代价成功进入日本证券市场。今次从希腊危机可以看出,评级机构的所作所为不仅关係到一国的金融安全,甚至决定了一国的社会政治稳定。
目前全球市场上的评级业务,基本被美国这三家评级机构垄断,它们代表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经常通过其拥有的绝对话语权影响和操控国际资本市场,协助美国企业和政府攫取经济和政治利益,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评级机构的肆意妄为,包括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均提高了警惕,设置门槛限制它们进入本国。但在中国,美国评级机构却跑马圈地,把持了信用评级的话语权。
中国信用评级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有四家全国性的评级机构,但当中三家已被美国评级机构通过併购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控制。美国评级机构一家独大,已使中国付出惨重的代价。当年中国商业银行谋求海外上市之际,美国标准普尔宣布将中国十三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使海外的战略投资者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中国商业银行的股票,从这两年的情况看,西方投资者在这些投资中大发其财,总数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标准普尔当初一挥刀,中国银行业随后便大出血。
美国金融霸权难撼动
美国金融霸权之所以难以撼动,不仅在于强大美元,还在于美国控制了投资银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服务机构,垄断了几乎所有的金融话语权和标准。中国要想在国际金融新格局中佔据一席之地,不仅要打造世界性的银行,还要培育可与美国相抗衡的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但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决策层至今未能吸取教训。
冯海闻
新《三国》未播先赚近亿
耗资1.6亿 逾10国购播映权
【明报专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央视于 1995年首播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大家应该耳熟能详,15年后,新版《三国》将于今晚在内地4个卫星电视首播。这部耗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的电视剧,製作费号称中国史上最贵,而且未播先轰动,冠名费及广告时段早于3月已预售一空,总额已超过8000万元。
新版《三国》由「五星东方」等多间影视製作公司联合投资製作,导演高希希称,全剧95集的製作费高达1.6亿元,是内地迄今製作费最高的电视剧。该剧演员阵容鼎盛,加上画面运用高科技特别效果,其中,战争戏和特技製作耗资最高,共有3场大型战役和70多场中型战争,仅特效就花了1000多万元,因此从构思到拍摄都一直受到舆论关注。
每集首播价120万
新版《三国》于2008年9月开拍,今晚将在江苏、安徽、天津、重庆四家卫视首播,首轮播放的每集价格为120万元,但因五星东方公司属安徽卫视旗下,故有指安徽卫视实际只花了4000万元购买该剧首播权。然而更重要的是,新版《三国》被指是「会生金蛋的鹅」,安徽卫视广告中心负责人透露,此剧播出期间的广告早在3月底已预售一空,保守统计广告收入总额超过8000万元,加上1000万元的剧集冠名费,安徽卫视最少盈利6000万元。
除了吸金能力厉害外,新版《三国》还有望创下中国电视剧海外发行纪录,高希希称,不单东南亚地区,还有巴西、阿根廷、意大利、波兰、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购买了新《三国》播映权。而为隆重其事,催谷宣传,安徽卫视从今日至6月15日改名为三国卫视,以配合这部年度大戏的推出。
爱情戏加重 对白古怪
有看过试影会的人表示,对比起央视的旧版《三国》,新版《三国》剧情有很大调整,节奏明快之馀,曹操亦不再是奸角,另外爱情戏分加重,特别是孙策和大乔、周瑜和小乔、吕布和貂蝉以及刘备和孙尚香这四段爱情。
不过,新版《三国》也有被诟病之处,例如场面过分血腥,凡杀人镜头画面几乎都有特写,鲜血四溅;对白改以半文半白的现代形式,但不乏古怪语,好像诸葛亮说「天天向好,蒸蒸日上」等,令人诧异。
明报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