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全面反思三十年内外政策的长篇小说--《省委大院》出版
2010年八月,历经几个月的出版磨难,我的长篇小说《省委大院》终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上市了,感谢我的编辑王婷婷,没有你的斡旋,这样的书只能是胎死腹中,永远没有和读者见面的机会。
感谢有勇气出版我的作品的作家出版社。
更多的是感谢命运,感谢苍天,似乎冥冥之中,你在帮助我,成全我,让我的心血没有白费。
因为这是一部有太多挑战的书,有太多未知数的书,它凝聚了我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命运的思考,是敢于屡越雷池的书,是需要勇气和良知,有“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大无畏的精神,才能写成的书。
不,它不仅仅是书,它还是我的命!
这是一个书生,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在这个无助的世界上,能够做到的极致!
毛主席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
孙中山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我是一介书生,能够做的就是敲打手中的键盘,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汇聚成河,走鲁迅曾经走过的路。
先生已经说过,“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以下是精彩选读:
到赵老家里聊天时,赵老也提醒他说,要做好到省里去工作的准备。马上就要到2000年了,作为跨世纪的党的高级干部,中央到时候将会考虑,选派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各个地方任职,为十六大的召开提前布局。三年后,换届的时间就要到了,到时候,从中央到地方,将有一大批干部的年龄到限,要离开目前的领导岗位,而像你这样,到时候年龄在四十七八岁的中青年干部,将会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出任省部级的正职。你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地方省级的职位阅历,你别看你当了八年的副部长了,那只是在条条部门的工作经历,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要想再往上走一步,没有省级干部的经历,在块块上再工作一段时间,到时候你就会很被动。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迅速离开北京,选择到省里工作去。中组部就是派给你的是西部落后地区,哪怕是西藏或者青海,条件就是再艰苦,你也不能有丝毫的犹豫,马上给我启程。眼睛不要老是盯着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以为只有到了那里,基础好,容易快出成绩。那是偏见,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我们共产党人,从宣誓的那一天起,就下定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的决心。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值得,就在所不惜。像我这一代人,都是读着毛主席的书长大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我们是为人民的事业,再怎么做,都是有意义的。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国家经济发展得很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前所未有,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我这个老头子虽然不过问政治了,但通过读书、看报,和老年人聊天,我也知道,现在的社会暴露出的问题,并不少,有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加以注意。有些现象往严重方面说,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危险,非常尖锐。还是当年小平同志说得好啊,发展起来后,问题并不会少,甚至比不发展问题更复杂,更难以解决。今天的中国,比着改革开放前,物质产品是丰富了许多,老百姓吃的穿的,可供选择的余地是更大了,但假冒伪劣也更猖獗了,黄赌毒又开始泛滥了,工人农民的日子,有的是提高了,但也有许多人,又一夜之间,打回到原形了。前些天我和一个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将军聊天,他说了一句顺口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又说了社会上的许多事情,五花八门啊,有下岗的工人没地方挣钱,抢劫杀人的;有下岗女工从事卖淫的;有黑煤窑、黑砖窑为了发财,草菅人命的,这些令人发指的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实在是令人深思啊。